《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藍色茉莉》是伍迪·艾倫執導的影片,凱特·布蘭切特在片中擔綱女一號。影片2013年7月26日在美國首映,獲得了無數讚譽。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影片中凱特飾演的茉莉,原本是住在紐約曼哈頓的上層階級婦女,後來突然遭遇丈夫自殺、生意破產、繼子出走,無處安身的她,只能來到舊金山,投奔毫無血緣的妹妹金吉。影片圍繞著茉莉,講述了她落魄前後大相徑庭的人生境遇。

凱特·布蘭切特在片中展現了近乎完美的演技,把一個神經質的、虛榮自負、可悲又可憐的女子演繹得惟妙惟肖。凱特也憑藉此片問鼎第86屆奧斯卡,捧回了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片中,伍迪·艾倫運用了非線性敘事的方法,採用大量插敘,把女主茉莉破產前後迥然相異的生活展現在銀屏上,通過對比,讓人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從高處跌落的茉莉那種窘迫、潦倒和尷尬的處境。


在影片頻繁出現的正敘插敘中,格外觸動我的,是埋藏更深的一種對比:真假與虛實。這一次,伍迪·艾倫沒有設置絮絮叨叨的旁白,而是讓虛幻與現實、真相與假想不斷交叉,編織了一個夢碎的故事,繼續著他對人生和人性弱點的審視和嘲諷。

影片中,茉莉說:“午夜盛開的茉莉花,天黑了才有生命力。”是的,天黑了才好做夢,可是夢終究會醒的。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這個夢,看看茉莉虛實鏡像下的真假人生。

一、 跌落谷底:沉迷往日舊夢,無法面對眼前現實

影片一開場,茉莉穿著優雅的香奈兒套裝,坐在飛機頭等艙裡,飛往舊金山投奔妹妹金吉。一路上,她自言自語一般,跟同坐的女士喋喋不休地述說著自己的人生。她第一次提到了《藍月》,說那是跟丈夫哈爾初相識時,正在播放的歌曲。

從茉莉的穿著,LV旅行箱以及給司機的小費上,看不出這是一個遭遇落魄的女子,她依然保持著自稱“揮霍成性”的習慣,哪怕她已經窘迫的無處安身。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茉莉踏進妹妹金吉那簡陋的公寓時,影片出現第一次插敘:茉莉和丈夫哈爾在看房子。房子寬敞明亮,對面就是中央公園。鏡頭接著又轉回現實,茉莉帶著沉迷的微笑,坐在妹妹家的小床上自言自語:

“茉莉是我改的名字,之前的簡奈特太平淡了……”

茉莉在跟妹妹金吉和她的朋友相處中,時常表現出遊離的精神狀態。她的眼睛茫然地直視著不知所謂的前方,沉入自己的虛構之中,彷彿繁華的往昔又來到了眼前,她用這種方式來逃避難以面對的生活。

當金吉的朋友給她推薦牙科診所的工作時,她感覺受到了侮辱。她驕傲地表示:“我想重回學校,我希望取得學位,我無法忍受沒有意義的工作。”儘管此時的茉莉已經一無所有,可她依然竭力維持著她的虛榮和優越感。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有個成語叫“自欺欺人”,出自《朱子語類》。意思是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用在茉莉這裡,再恰當不過。她不斷沉迷於往日風光,還不斷編織著明日的幻夢,用種種幻想把自己從真實的令人難堪的世界中抽離出來。這種真與假的對撞,讓茉莉時時處於崩潰的邊緣。

很多觀眾厭惡茉莉那致命的虛榮,但是對於茉莉而言,虛榮是她的保護色,也是她與世界鏈接的唯一方式,而這正是在她過去的生活中學會的。茉莉口中令她保持優越感的往日繁華與完美是真的麼?隨著劇情的進一步推進,又一個關於真假的事實被殘忍揭開。

二、 往日美夢:華美假象下,實則千瘡百孔

茉莉落魄之前,過著衣香鬢影寶馬香車的生活,每日高朋滿座觥籌交錯。丈夫哈爾事業成功,繼子丹尼在哈佛求學,她的人生像鍍了金邊一樣的閃閃發光,令偶爾造訪的妹妹金吉夫婦歎為觀止。然而,這份看似完滿的幸福真的那麼篤定嗎?

① 愛情的真與假

哈爾在兒子的生日宴會上,特意選了一支曲子,那是他跟茉莉初遇時正在播放的《藍月》。茉莉感動於他的用心,哈爾說:“我是和茉莉這個名字相愛了。”他是真的愛她,還是隻貪戀她如名字一樣優雅的外貌和氣質呢?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茉莉認識哈爾的時候,還在波士頓大學讀人類學。一個偶然的機會兩人在葡萄園相遇。哈爾對茉莉的美貌一見傾心,而事業有成的哈爾也讓茉莉心動不已,她放棄了學業,在還差一年就畢業的時候選擇了輟學,嫁給了哈爾。

哈爾給了茉莉錦衣玉食的生活,並維持著人前的恩愛。背後的真相如何呢?影片中有一個細節,哈爾問茉莉:

“你有沒有什麼想要的?說來我買給你。你什麼都不要操心,讓我寵著你。”

茉莉生日的時候,他送給她昂貴的手鍊,說的是:“這是給你的獎勵。”他不讓她瞭解他的生意,他待她,與其說是夫妻,不如說更像寵物。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在“寵著”茉莉的同時,是哈爾不斷的出軌。妹妹金吉在街上偶然看到哈爾跟一個漂亮的女人熱吻,她善意地提醒茉莉。然而,茉莉不以為意,說完全不可能。茉莉真的那麼信任丈夫嗎?未必。正如金吉所言,她可能不願知道,她喜歡視而不見。

丈夫的生意是否正當,行為是否不忠,茉莉選擇了不去深究。她編織和虛構美好夢境的方式,在那時就已經開啟。她設法讓自己活在一種看似繁華和完美的設定之中,並以此來維繫她的優越感和虛榮心。因為這二者,是她生命唯一的價值和意義。

凱特精彩的演技,把茉莉塑造的彷彿總在夢遊之中,她竭力迴避那些可能會打破幻夢的一切。觀影時,我注視著這個優雅美麗的金髮佳人,感覺她如同活在一隻巨大的氣球裡,磕磕絆絆地想要脫離地面,漂浮在若即若離的虛空之中。所以,茉莉害怕真相,因為真相是一根尖利的針,只需“啪”的一下,一切瞬間破碎。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可哪裡有永久的夢境?茉莉的幻夢因為哈爾的再次出軌徹底崩潰。因為這一次,哈爾跟她坦白了。他說自己愛上了一個法國小保姆,要跟茉莉離婚。現實擊碎了虛幻,茉莉不得不面對真實時,她的精神失控了。

她立刻衝動地告發了哈爾,從此她的世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徹底坍塌了。哈爾被抓後在獄中自殺,生意宣告破產,繼子丹尼從哈佛輟學,鍍了金邊的生活碎了一地,茉莉一無所有,只剩下一身甩不掉的債務。

伍迪·艾倫安排的這次真假虛實的對撞,讓虛幻的美好被一擊而碎。這也是劇中最為殘忍的一次破碎,茉莉賴以生存的優越感竟如此不堪一擊。

② 財富、友情的真與假

茉莉的丈夫哈爾所從事的光鮮職業背後,其實是一場資金詐騙,他用別人的錢構築起自己的奢華生活。他一度是人人追捧的社會精英,連哈佛大學也邀請他去做演講。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他被兒子丹尼視為偶像,他教導兒子說:一個成功的人,要去做慈善,要學會跟他人共享,去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而當真相大白人設坍塌時,是多麼的諷刺。他不但毀掉了自己的人生,也給兒子的心靈造成重創。丹尼無法接受同學的眼光,不得不從哈佛退學,逃去了陌生的異鄉。

茉莉貌似完美的婚姻,如同建立在沙堆之上,一陣海浪就會打垮;哈爾驕人的財富也如同海市蜃樓,不知道哪陣風就會吹得煙消雲散。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除了這些,還有圍繞在茉莉身邊那些虛假的友情。當茉莉問起閨蜜哈爾是否有外遇時,親暱的閨蜜立刻說出了一連串的名字,急切的神情讓人很難不懷疑她是否有幸災樂禍的居心。

當茉莉落難,她身邊那些有錢的貴婦們,唯恐避之不及,沒有一人向她伸出援手。不得已之下,她只能去投奔向來鄙視的妹妹金吉。茉莉後來曾說:“我和那些我所謂的朋友不同,她們都沒有靈魂,只知道花錢。”這就是茉莉和她的朋友們之間的塑料花友情,看似親密實則相互鄙夷,如同五彩的泡泡,一戳即破。

小老頭伍迪·艾倫用這樣的真假虛實對比,又一次不動聲色地對人性和上層社會的浮華虛榮做了辛辣的嘲諷。

三、 轉機出現:謊言編織的幻夢,無法換取真實人生

破產後的茉莉,迫於生計只好去牙科診所打工,並開始學習電腦準備做室內設計師。這也是影片中,茉莉第一次直面自己的人生。如果故事這樣續寫下去,茉莉的人生很可能會迎來新的轉機,但是伍迪·艾倫顯然並不想這樣做。他再次給了茉莉一個虛幻的夢境,然後又一次舉起了那根尖利的針。

事實上,這並不是伍迪·艾倫的殘忍,而是茉莉在性格驅使下的必然。這讓我想起《安娜·卡列尼娜》出版後,很多讀者寫信去質問托爾斯泰,為什麼要讓安娜去死?托爾斯泰說:“不是我想讓安娜死,是她自己走向鐵軌的。”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茉莉在新環境裡嘗試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已經無法適應艱難生活的她,很快就放棄了掙扎。她託電腦班的同學給她介紹“合適的男人”。然後,在一個派對上,著裝優雅談吐得體的茉莉,很快就斬獲了一位英俊的外交官德懷特。

茉莉迅速啟動了她的虛構模式,給自己編造了一個適合做外交官妻子的完美人設,並很快贏得了德懷特的傾心。德懷特帶她去看房子,這是片中她第二次跟男人去看房子。房子建在海邊,寬敞優美,茉莉即將得到一個她夢想的家,如同當年哈爾給她的一樣。那個美麗的夢,似乎又要回來了。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而在好事將近,德懷特帶她去挑選結婚戒指時,跟前妹夫的偶然相遇,揭穿了茉莉的謊言。德懷特把她丟在路邊,憤然離去。茉莉編織的嶄新的夢,再次破碎。

觀影時,彈幕裡很多“茉莉是個說謊精”的評論,可在我看來,不如說她是個寧願活在夢裡的人。她輕輕跳過那些不堪的細節,一心編織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它是虛幻的。所以她才會理直氣壯地說:“我是篩掉了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編造了一些話……可人人都會粉飾自己不是嗎?”而她篩掉的那些細節,恰恰是她需要直面的事實。她看似輕鬆的跳過,無異於在給自己的人生不斷刨坑。

四、 茉莉的悲哀以及帶給我們的思考

茉莉和金吉是沒有血緣的姐妹,她們都是被領養的孤兒。茉莉從小就聰慧美貌,這讓她得到了養父母的寵愛,也給她埋下了過於倚重天賦姿色的禍根。她瞧不起妹妹金吉,認為她們的人生軌跡很不一樣:“金吉總是很隨性,而我則是完美女生。”而這個完美女性,最後卻淪落到要去接受平庸妹妹的恩惠。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茉莉人生的墜落,是什麼造成的?她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又是什麼呢?

沒有正確的追求,只等待男人的救贖是人生巨大的風險

茉莉在學校曾是門門功課全A的學生,但在還差一年就完成學業的時候,她選擇退學嫁給哈爾,原因是“我不知道將來做什麼?正好哈爾出現了。”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猜想,茉莉的功課全A,應該是用來維持一個完美女生的標準,而不是出於明確的對事業和人生的追求。

她對人生幸福的希望和追求,一次次都寄託在了男人身上。就像她嘲諷妹妹時所說:

“你總是選擇失敗的男人,所以你住在這樣的地方,生活總是沒有起色。你就不能找個好的男人,把你帶出這個洞穴嗎?”

正是這種等待被拯救的心態,讓她在青春正好時失去了自己的前程;又讓她在可以重新爬起來時,再次失去了有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看到茉莉的人生際遇,我總是反覆想起西蒙·波伏娃的那段名言: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伍迪·艾倫用茉莉這個人物,精準地詮釋了這段話的含義。美貌聰慧的茉莉,被鼓勵著滑了下去,等到發覺被生活愚弄時,她甚至已經連面對的勇氣都失去了。這何嘗不是對那些不想自己奮鬥的女性一次結結實實的警示呢?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不敢直面真實的人生,就只能被真實不斷擊垮

魯迅先生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茉莉一直在逃避所有的真相,直到人生逼得她不得不面對。無論是丈夫的出軌,還是丈夫的欺騙毀了妹妹本可以改善生活的機會,她都選擇視而不見。等已經跌落到底層,無法不面對艱難的生活時,她已經失去了真實活著的能力。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她不斷自言自語描述著往日繁華虛幻的夢,用僅存的那點虛榮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心。在虛幻中浸淫已久的茉莉,已經混淆了真假虛實的界限,她不願也不敢讓真實成為生活的本質。她遊走在精神崩潰的邊緣,需要不斷地編織一個美夢,並先自欺而後欺人地相信著它。真是讓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

茉莉的人生,正應了茨威格那句: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影片中有兩個普通的小人物頗值得一提,一個是妹妹金吉,一個是茉莉的繼子丹尼。生活在底層的金吉,一直被茉莉瞧不上,但是她卻沒有看到,金吉敢於直面生活並隨遇而安的勇敢和坦然,還有不計前嫌收留她的善良和真誠。

繼子丹尼跟茉莉一樣,也是從高處突然跌落。由原來的精英家庭,成為詐騙犯的兒子,錦衣玉食變成身無分文,他的世界也一樣覆滅了。但在經歷過一段自暴自棄的人生之後,他終於接受了自己的生活。在一家小店鋪賣音樂設備,還結了婚,有了深愛他的妻子。

金吉和丹尼,構成了茉莉的反面。他們選擇了勇敢面對人生的艱難和真實,雖然沒有獲得光鮮的生活,但也踏實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幸福。而這,才是人生的正面。只有直面真實的人生,才能獲得真正的救贖。

五、 寫在最後

活在虛幻裡的茉莉,始終未能走出這場虛幻。在被德懷特拋下後,她仍然高傲地昂著頭,對妹妹說:

“我要搬出去,德懷特就像我預想的那樣,讓我搬去和他一起住。我們會結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藍色茉莉》:貴婦落魄記,何去又何從?


影片快結束的時候,失魂落魄的茉莉穿著出場時那件白色的香奈兒外套,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在路邊一張長椅上坐下。這時,鏡頭由遠及近,給了茉莉一個臉部特寫,此時《藍月》再度響起。茉莉喃喃自語道:“在葡萄園的時候,放的就是這支曲子。我之前記得歌詞的,現在都不記得了。”

我特意去查了《藍月》,歌詞是這樣的:

藍色的月亮啊,你看到我獨自站著。

心中沒有夢想,也沒有我自己的愛。

……

你聽我祈禱,

讓我在乎的人出現在我的眼前,低語說“我愛你”,

當我看過去時,月亮變成了金色。

無夢、無愛的女子,期待一個男子出現,帶她逃離藍色的憂鬱,從此看見了金月亮。可憐的茉莉啊,這歌詞忘了就忘了吧,因為當你第一次聽到並信奉它的時候,就已經錯了。

片尾,茉莉含著一絲微笑,望向遠方……真希望她能從虛幻的夢中醒來,去尋找一個雖艱難卻真實的未來。




用心碼字,向上生長。歡迎關注 ,看更多情感故事。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