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一、疫情过后,我们需要进行职业发展反思

最近,网上有一个话题引起人们热议,

“疫情过后,体制内工作会更抢手吗?”相信在长达2个月的超常假期里,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大家多多少少都考虑过这个问题。

体制内的暗暗庆幸早已上岸,以前还不理解为什么爸妈那么希望自己找一份有编制的稳定工作,一场疫情却让自己忽然意识到体制内的好处,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没工资,不用担心还不上房贷车贷……

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没有上岸的也暗戳戳表达了对体制内工作的羡慕,毕竟同样是在家待业,人家工资一分不少,自己却不行。

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一场疫情,让很多原来瞧不起稳定工作的人们改变了对体制内的看法,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还是一份稳定的生活对生活有保障。然而,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的,能力、人脉、机遇,你至少拥有其一。

那如是今天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从长远来看,在面对不确定风险时,体制内的工作就真的可以确保安全稳定、万无一失吗?

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2 只有培养风险意识,才可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其实在本次疫情中,有一群例外之人在默默闷声发大财,那就是新媒体运营者(俗称小编)。广大民众被困在家中无法复工,每天在刷新闻、追剧、吃饭中度过;这反而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去创造新闻、小视频、文章供大家浏览。

可见,疫情并不是影响大家收入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看到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像上文提到的新媒体运营者,他们就是看到了互联网、在线办公的大趋势,随时随地,只要有网,就可以创造价值。

所以,与其思考疫情之后是不是要换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当前的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如果不能该如何做出改变。因为,未来的不确定事件太多了,如果今天为了一次疫情重新选择进入体制,未来就有可能因为体制改革(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丢掉饭碗。只有与时俱进,才可能在每一次的突发事件中,从容应对。

其实,不确定才是当今世界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面对未知的不确定,关键并不在于某一次的选择,而是顺应趋势的每一次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调整收入模式,为未来可能的风险做准备。

所以,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培养出风险意识。我们要意识到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并提前进行相应准备(比如有足够的存款、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样当危机降临,我们也可以比大多数人从容应对。

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3 最大可承担风险观,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前面提到,这次疫情带来的危机感,值得每个人好好思考当前的职业。那如果我思考过后发现,自己假如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很难应对未来可能在中年失业、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罹患重病等方面出现的风险,这让我很焦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既然前面说了,当前互联网行业正在飞速发展,那为了避免以后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放弃现在的工作,涌入互联网行业呢?

当然并不是,由于每个人背景、能力、过去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最优改变方向也并不一样。我们在做出改变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时风险时,也要尽量避免这一改变带来的新的风险。

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三句投资名言:“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三条秘诀,反复强调,就是一条:避免风险,保住本金。这一秘诀和我们的常识恰恰相反,我们以为股市发财靠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然而,这位当今世界公认的“股神”却持有和一般人恰恰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投资靠避免风险。

他还说过:“我试图购买出色到傻子都可经营的公司股票,因为,迟早都会有个傻子来经营。”在做投资选择时,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个公司是傻子来经营,那自己是否可以承担这一选择带来的后果;如果判断后,发现这个公司达不到这一标准,那么这将不是一个好的投资。

由此可见,面对风起云涌、变化莫测的股市,股神巴菲特持有的是一种最大可承担风险观,在进行决策行动时,先设定损失底线,考虑自己最大可以接受失去什么,在这一范围内,再想办法增加收益。这一观念把风险控制在可忍受范围内,这样即便最后失败,也不会给自己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疫情过后,换一份体制内工作?最大可承担风险,帮你做出最佳选择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此次疫情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换工作为例,我们可以先经过以下思考:

  • 第一,在进行最终决定前,先思考一下(如果换过的工作并不顺利),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 第二,它一定会发生(新工作有很多自己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自己无法胜任需要重新找工作)。
  • 第三,问自己是否承担的起(自己能否接受接二连三的换工作)?
  • 第四,两种可能。
    • 如果是,就立刻行动(那就去投简历找新工作了)。
    • 如果不是,就要考虑
      • 调整目标(如先找一份与理想职业接近,但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逐步实现职业转换);
      • 寻求外界帮助(如报班参加专业培训,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新工作所需技能);
      • 如果改变带来的风险大于保持原状可能遇到的风险,那就选择放弃(如暂时保留原岗位,并默默为新岗位积攒知识和能力)。

经过这4步思考,相信我们做出的决定一定是当前看来,最安全可行的选择。

总之,危机有时也是一种转机。21世纪,是各行各业迅速更新迭代的时代,只有直面风险,才能降低风险。希望大家都能培养风险意识,掌握科学的风险应对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