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克里姆林宮

每當人們到現代歷史中有許多輝煌的成就屬於斯拉夫人的姓氏時,就會產生許多疑問,斯拉夫民族是怎樣形成的?為何稱之為斯拉夫?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斯拉夫人發源地

最新考古學的材料表明古代斯拉夫人的發源地在第聶伯河、維斯瓦河流域即今天的波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境內。當時也不叫做“斯拉夫人”而是維內德人、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

公元一至二世紀,羅馬歷史學家普林尼已經在史書中提到了維內德人,其中以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志》最為著名。塔西佗提到的維內德人,居住在喀爾巴阡山脈東南到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地區。斯克拉文人居住在西起薩瓦河、東到德涅斯特河、北抵維斯瓦河的地區。安特人在第聶伯河與德涅斯特河流域之間。

公元六至七世紀,斯克拉文人發展迅速並向巴爾幹半島遷移。

五至六世紀是一個尚武的時代,由於民族遷移引發的佔端頻繁,維內德人、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的部落同盟,開始對拜占庭進行掠奪。他們雖然武器落後,只有盾和標槍,但是,作戰時勇猛頑強、靈活機智。

隨著外部世界對維內德人、斯克拉文人和安特人的瞭解愈深,那麼維內德和安特人的稱謂逐漸被斯拉夫所代替。那麼斯拉夫是斯拉夫人的自我稱謂,來源於斯拉夫語CΛOBΛ,即說話和語言的意思,斯拉夫就是斯拉夫人自認為相同的人。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巴爾幹半島區域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征戰,斯拉夫人幾乎佔據了整個原來由君士坦丁堡控制的巴爾幹半島。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8-9世紀斯拉夫人分佈圖

到了公元七世紀,斯拉夫人已經分成了東、西和南三支,西部斯拉夫人的第一個國家薩莫位於今天的波希米亞,持續了大約35年,據說是由一個法蘭克商人於623年建立的。約在公元830年時,大致在原薩莫國土上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國家大莫拉維亞。西部斯拉夫人的另一個早期國家是波蘭,該國初建於十世紀後期,史稱大波蘭公國,梅什科當選為大波公國的第一任大公。

南部斯拉夫人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國家是保加利亞王國,公元680年定都普利斯卡,國王是阿斯巴魯斯。這個國家是由來自亞洲的突厥族保加爾人和斯拉夫人共同建立的,後保加爾人被斯拉夫人所同化。南部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二個國家是塞爾維亞王國,850年時建立,費拉斯蒂米爾為開國元勳。

與此同時,東部斯拉夫人在東歐平原建立起一個早期的封建國家,當代人稱它為羅斯。羅斯最初可能是居住在羅斯河一帶的古斯拉夫部落的總稱,因羅斯河而得名。傳說羅斯人的首領叫做基伊,他在第聶伯河右岸建立的都城叫做基輔。到九世紀初幾乎半數的東斯拉夫部落以基輔為中心實現了聯合。此時,建立東斯拉夫人國家的條件已經成熟。

九世紀中葉,羅斯部落間互相爭鬥不休,最後互相妥協,他們派代表渡海到瓦良格人那裡,請他們來管理和統治。東斯拉夫人稱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日爾曼部落為“瓦良格人”。瓦良格人的首領留裡克接受邀請,到諾夫格羅德當了王公,加冕之後他把自己的親信派到各地,向居民徵收貢賦。留裡克的繼承者奧列格在882年南下征服基輔,並把統一國家的中心移到這裡,這一年被認為是基輔羅斯的建國之年。

瓦良格人把他們的管理方法也帶到了這塊土地上,這是一種完全依賴貢賦的方法。這一時期羅斯對拜占庭的貿易和戰爭促進了羅斯本身經濟的發展和拜占庭文化對羅斯的滲透。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瓦涅河畔的聖主滴血大教堂

十世紀末,在羅斯與拜占庭關係中的一件大事,便是羅斯接受基督教為國教。

957年,基輔大公伊戈爾的貴孀奧麗加前往君士坦丁堡拜訪拜佔廷皇帝。奧麗加是接受基督教的第一個基輔大公,她還讓自己的兒子斯維亞託斯拉夫也皈依了基督教。斯維亞託斯拉夫的兒子費拉基米爾當上了基輔大公之後考慮將基督教為羅斯國教,並娶拜占庭的安娜公主為妻。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東正教壁畫

拜佔廷帝國信奉的基督教,主張政教合一。帝國皇帝就是最高政治首腦,也是最高的宗教首腦。教徒們被要求敬畏上帝同時崇拜大公。接收基督教是羅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共同的宗教把羅斯與拜占庭緊密地聯繫起來。隨著大批拜佔廷神父的到來和羅斯的基督教化過程,拜佔廷文化湧入羅斯。

在羅斯接受了基督教以後,羅斯已經就被納入歐洲文明之中。但是在1054年,基督教會發生東西教會的分裂以後,歐洲文明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使用拉丁文為主的西方羅馬天主教文明和以使用希臘文字為主的拜占庭東正教文明。隨著拜佔廷東正教神職人員的大批到來,拜佔廷文化湧入羅斯。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聖瓦西里大教堂

最先在羅斯得到傳播的是拜占庭的宗教藝術,到處建起了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到十一世紀,眾多蔥頭式的圓頂在羅斯的天空下金光閃閃。

羅斯統一文字的使用也是與接受基督教密不可分的。羅斯接受基督教後,一種在希臘字母基礎上創造的文字所翻譯和編撰的文獻、以及宗教著作被引入羅斯,同時傳入羅斯的還有標點符號,書寫材料如獸皮紙、墨水、顏料的製造技術以及書籍的裝訂技術。這些都對羅斯積累文化知識、發展民族語言起到了推動作用。採用統一的文字後,羅斯人自己編寫和創作的歷史、宗教、政論、文學作品也大量湧現。

基輔羅斯的政治制度,並沒有依照拜占庭的模式形成中央集權。基輔大公把土地分給封邑王公,對於大公之位的繼承問題,也沒有明確的制度,因此到十二世紀時基輔羅斯已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公國。

十一世紀中期以來,頻繁不斷的封建戰爭對經濟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十字軍東侵,引起世界貿易主幹線的改道,又使羅斯特別是基輔喪失了往昔的有利地位。但對於羅斯來說,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1206年,在亞洲的腹地,一個蒙古國家誕生了,於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蒙古人的征服以最為迅猛和激烈的方式,突然登上了世界舞臺。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蒙古人進軍圖

​1223年5月,蒙古軍同羅斯軍決戰於卡爾卡河畔,結果羅斯人戰敗,蒙古人進軍伏爾加河東岸。123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軍侵入羅斯東北部,接著又佔領費拉基米爾,並向諾夫哥羅德進軍。1240年,率軍攻佔了基輔,並準備遠征西歐。1242年遠征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在捷克戰敗後,率軍返回伏爾加河下游,建立起一個伊斯蘭教國家,金帳汗國,定都薩萊,從此開始了蒙古對羅斯長達240多年的統治。金帳汗國對羅斯的統治只保留各公國的封建政權,給各王公頒發封造,即治理公國的證書,各公國必須向金帳汗國稱臣納貢,並負擔軍役。金帳汗自以為這樣一來統治很得意,實際上,反抗蒙古人統治的鬥爭不斷髮生。蒙古入侵後,羅斯經濟遭到了破壞,十四至十五世紀羅斯經濟逐漸恢復,並進入發展階段。

經濟的發展要求政治統一,逐漸強大的莫斯科公國成為完成統一的中心。莫斯科周圍農業發達,莫斯科河河運便利。在過境貿易中,不僅可以徵收大批捐稅,而且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城市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成了莫斯科公國的首都。莫斯科大公在領導羅斯爭取獨立和統一的過程中,按照蒙古的方式發展其軍事、稅收、土地和政治制度。十四至十六世紀,農奴制度和專制制度逐漸形成。

十四到十六世紀是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逐漸形成的時期,羅斯在莫斯科的領導下,爭取獨立和統一的過程,加強了它的東方化趨勢。為了生存而進行的鬥爭,要求集中一切力量,於是形成了絕對服從君主和忠於東正教的信仰的社會意識,而莫斯科的大公和沙皇不但繼承了金帳汗的絕對權力,而且還將全部領土或者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同時作為控制軍事領導力量和建立政權基礎的手段,軍工領地制和勞役制開始興起,逐漸形成了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終於成為對羅斯國家歷史發展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

1328年,莫斯科王公伊凡·卡利達從金帳汗那裡得到了費拉基米爾及全俄羅斯大公的冊封,他一面賄賂討好金帳汗以獲取信任,一面用武力和徵稅削弱其他公國,他的那些繼承者們也如法炮製,使得莫斯科公國的勢力不斷增長。在伊凡三世統治時期,羅斯最終擺脫了外族奴役的羈絆。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俄羅斯留裡克王朝首位沙皇 伊凡四世

瓦西里三世完成了東北羅斯的統一,此時,羅斯的疆界已是北達白海、南到奧卡河、西抵第聶伯河上游、東至烏拉爾山脈分支,面積為230萬平方公里,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形成。瓦西里三世死後,伊凡四世繼位。1547年伊凡四世舉行加冕典禮,自稱沙皇。

留裡克王朝的歷史仍在前進,我們繼續守望。下一篇我們讓我們先去看看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帝國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