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是概念還是風口

疫情期間,“全民宅”引發旅遊新需求,全民足不出戶觀天下,與喜歡的景區來場雲約會,

武大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VR”全福遊、全景故宮、全景兵馬俑、數字敦煌給了宅在家中的人民群眾新的旅遊體驗。

2020年2月8日,重慶市文旅委推出了線上文旅服務,在線圖書館、在線博物館、在線遊鄉村、在線聽解說,足不出戶就能“雲遊重慶”。3月10日,以“重慶小哥哥王源喊你雲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為主題的線上旅遊活動。

2020年2月19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某音,發起話題“雲遊江西待花開”,曬出手機裡來江西旅遊的存貨,共賞贛鄱的好山好水好春光,待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再一起相約暢遊江西

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是概念還是風口

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是概念還是風口

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是概念還是風口

2020年2月2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8大博物館在某寶直播平臺迎來1000萬線上客流,相當於法國盧浮宮一年的線下客流量。

2020年3月1日,1388歲的布達拉宮走進某寶直播間,史上首次線上開播。在短短1小時內,布達拉宮吸引近百萬網友線上“雲遊”,收穫點贊數逾88萬。

2020年3月16日,武漢大學聯合眾多平臺,包括新華社、中國移動、某寶直播等,開啟線上5G“雲賞櫻”模式。

疫情下“雲賞櫻、雲遊重慶、雲遊江西……”雲旅遊是概念還是風口

一、雲旅遊改變了什麼?

1、旅遊是一種消費行為,改變了消費方式

中國人講究窮家富路。旅遊的消費行為使得消費水平攀高。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的消費具有明顯的揮霍傾向,哪怕是一生節儉的人,一旦身在旅途,大多表現得慷慨大方。這是個人在自身責任約束鬆弛在消費領域的表現。

雲旅遊將線下消費搬到了線上,在直播平臺就可以實現人、貨的交接,另外,消費場景也從旅遊景點變成了直播平臺。

2、物質攝取降低

旅遊者是客居異地,除了眼看、耳聞、鼻嗅、口感之外,還有手拿的傾向,如遊客用刀刻寫到此一遊,像動物圈定範圍一樣,物質攝取大大降低,暴露了旅遊者的固有佔有慾

依託現有的雲旅遊技術,僅能讓遊客有觀看的感覺,且感覺不深,如武大雲賞櫻,網友的評論:“如果不是有風,我都看不出來他是動態的,還以為是拍的畫呢。”

3、旅遊的特徵(異地性和暫時性)不再突出

旅遊的突出特徵是異地性和暫時性。異地性指的是旅遊活動的發生要以行為主體的空間移動為前提。旅遊的暫時性是指旅遊僅是發生在旅遊者人生時間波譜中某一時間段的行為。

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書本需要重新修訂。應該更上新形勢的變化,起碼加上雲旅遊的概念。

Ø 直播平臺可以足不出戶,改變了異地性。

Ø 直播平臺可以無限次播放,改變了暫時性。

4、生活方式的改變

旅遊的是發生在自由時間的行為,在此時間內,人們從事積極的休閒活動,如文化學習、體育鍛煉、文化娛樂、培養愛好、社會交往等等,從旅遊的活動構成看,旅遊是生活的休閒片段,旅遊者在目的地停留,除了吃喝拉撒睡這些滿足生理需要的活動,所有其他活動幾乎都是休閒行為,包括觀光、遊覽、社會交往、看電視、聽廣播、閱讀看報、與人聊天、室內消遣、體育鍛煉、看演出節目等

雲旅遊之後,大家可以足不出戶進行旅遊,線上與其他遊客交往,與主播互動,線上購物等等,

雲旅遊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雲旅遊”是消費者宅在家的時候所催生的一種新的娛樂方式,未來可能衍生成生活方式。

“雲旅行”既是一種心靈寄託,也是一個“種草”的過程。馬蜂窩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大量旅行愛好者進入馬蜂窩搜索高質量遊記,相關關鍵詞搜索熱度分別上漲73%和71%。 同時,在電影、新聞中出現的景點、車次也都是搜索熱門,比如湖北黃石天空之城景區和電影《囧媽》中的K3列車。

飛豬數據顯示,一週多次“雲遊”的用戶比重越來越高,3月份飛豬直播的場次比2月上漲了超100%,單場最高觀看達到750萬。目前最受雲遊客青睞境外目的地是曼谷、東京、普吉島。在境內,杭州、重慶、成都是大家雲遊最多的城市。

5、職業的改變?導遊變主播

雲旅遊的真正實現,將導遊直接變成了主播,手拿攝像裝配,將眼前的美景通過網絡傳給遠在他鄉的遊客。也許會是一種新的導遊形式。

二、雲旅遊會實現嗎?

1、技術難題

一是智力支持,最難的是智能系統軟件的開發。當今旅遊系統管理和查詢軟件都非常滯後,難以實現雲旅遊對系統軟件的要求。二是資源整合,包括政府資源和企業資源、產業鏈上下游以及與相關產業如銀行之間的資源整合。三是對雲旅遊本身的管理。

2、中國人愛熱鬧

中國人的趨眾心理強,人是社會屬性的動物,抱團互助彼此愉悅,是社會群體中普遍現象。"愛熱鬧"是民間對"群體事件"感興趣的通俗語言表達。有這樣的一個笑話,如果有人抬頭望天一分鐘,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他一起看。例如中國大媽搶馬桶蓋,搶黃金都是愛熱鬧的體現。

旅遊大多是群體行為,線上雖有熱鬧,但更加劇了國人衝到線下一探究竟的渴望。

3、 “雲旅遊”更多的是分享,有助於營銷,但線下的體驗感不可替代

雲旅遊相當於新時期的毛遂自薦,如果做好營銷是雲旅遊的關鍵。

攜程網發佈調研結果顯示,85%的用戶疫情過後仍會繼續今年旅行計劃。“疫情過後,人們更迫切需要透口氣。”

山河如此多嬌,走過至暗時刻,旅遊業一定能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