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擴容哪裡走?

深圳東莞聯手打造109平方公里科學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大批頂尖院士領銜的科學家,各類大平臺、大機構、大企業等高端科技創新要素加速向

松山湖科學城集聚。

東莞突然宣佈!松山湖科學城來了!

_

據東莞市政府官網消息: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表示,松山湖中子科學城正式更名為松山湖科學城,其面積也由原來的53.3平方公里優化調整至90.52平方公里,整體涵蓋松山湖和大朗、大嶺山、黃江一園三鎮具有戰略價值的相關區域。

當前,東莞市政府正積極聯手中科院共建松山湖科學城,加快推進中子科學城規劃建設,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港深落馬洲河套地區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投資超2000億,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_

而同時,2020深圳政府工作報告稱:北部重點建設世界一流的科學城,打造城市北部中心和都市田園新名片。2020年光明區政府確定:以“主陣地作為”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加快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區.

光明科學城中心區位於深圳北部,是深圳未來城市綜合開發價值極高的區域,是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關鍵節點。

光明科學城vs南山科技園,圖源:買房之前

光明科學城佔地約99平方公里,約等於9個南山科技園,總投資額約是南山科技園的34倍,被定義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

光明科學城 效果圖

攜手深圳,共建190平方公里科學城

_

自此,松山湖科學城攜手深圳光明科學城

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一個190平方公里的科學城騰空出世

值得注意的是,據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曾在2019兩會時透露,將在莞深之間打通一條隧道,讓兩個片區的人流、車流和物流往來更加便利,松山湖科學城將與光明科學城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高地。

中子科學城與光明科學城直線距離僅7公里,目前已啟動設計,將推進“中子科學城—光明科學城快速通道”建設,該通道規劃為雙向六車道,長度約12公里,建成後,東莞松山湖和深圳光明,即將面臨的是與過往數十年發展完全不同的產業和人口的集聚

國之重器磁極效應,松湖高企與人才齊聚

_

_ _

1、“國之重器“散裂中子源

_ _

中國散裂中子源作為“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二大科學裝置之首,是我國迄今為止單項投資規模最大的大科學工程,這項“國之重器”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脈衝型散裂中子源的國家

_ _

2、中子源“姐妹花“裝置——南方先進光源

_ _

2019年9月25日,在中國散裂中子源投入運行一週年之際,南方先進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動工,選址臨近中國散裂中子源園區,預計2021年完工

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

南方先進光源與散裂中子源堪稱國家大科學裝置“姐妹花”,其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亦不容小覷。“散裂中子源和同步輻射光源組成大科學平臺集群,將發揮‘1+1>2’的研究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

_ _

3、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_ _

2019年12月17日,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與錢學森實驗室聯合舉辦的“第二次太空探索實驗科學委員會會議暨新時代航天發展研討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在東莞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順利召開,並揭牌成立“太空材料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作為全省首批四個重點實驗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自2018年掛牌以來,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已引進18個產業化科研團隊,招引了“雙聘”和全職人員共390人,其中10位兩院院士、30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項目規劃圖

未來,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將吸引16萬-18萬的就業人口,12萬-15萬的居住人口。據初步估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高素質人才約佔就業總人口的80%。因此,該區域也將構建適宜創新、吸引全世界人才棲居的高品質社區,提供功能複合創新服務和生活服務,以及適於交往的公共空間和國際化的配套設施、環境品質。

2020,東莞將再一次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面對這樣的機會,你是否躍躍欲試,想安家松山湖?500米松山湖科學城,置業當在松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