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養育孩子,並不只是物質上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的精神世界充裕。很多家長因為家裡經濟的原因,無法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從小就變成了留守兒童。

這就是社會,家裡沒錢不能讓孩子過上好日子;外出打工卻無法待在孩子身邊,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即使外出打工也會帶著孩子,哪怕過得苦一點,也不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很多人總覺得孩子離不開媽媽,忽略了爸爸的存在意義。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但並不是每一個爸爸,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明燈。一些越無能的爸爸,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孩子總是不自信。

老張一直無所事事,妻子在外面工廠打工,一年也只回來幾次。還好兒子非常優秀,高考的時候考上了一個很好的大學。

但老張總是給兒子灌輸一種"咱們家沒有錢,老爸沒本事,以後所有的一切你都要靠自己"的思想。兒子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周圍同學們都是有錢人,自己卻連學費都是打工賺來的。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父親老張每天的生活就是和村裡人閒聊,每次孩子回來,老張就給孩子說:"以後我就指望你了,我老了以後你就得養我"孩子的生活費和學費,一直是靠自己兼職賺來的。

平時非常辛苦,下課後就得跑去兼職,學習成績總是不穩定。可老張沒想到,孩子最終竟然選擇了自殺,就是因為期末考試成績不太好。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孩子面對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有家庭的壓力。孩子覺得自己不能失敗,認為家裡將來要依靠自己,因為成績下滑最終產生自殺的想法。老張總是給孩子無形中施加壓力,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最終釀下苦果。

很多家長們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讓孩子變得自卑。尤其是這三句話,千萬不要經常掛在嘴邊,會讓孩子將來變得沒出息!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第1、 你怎麼這麼笨,將來絕對是個沒出息的人

給孩子講題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變得暴躁起來,因為孩子實在是太不開竅了。家長們總是處在爆發的邊緣。

再加上和別的小孩一對比,家長們會習慣性的罵孩子:"你這麼笨,將來怎麼可能有出息,真擔心。"這樣的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他們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自我厭棄。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第2、 經常告訴孩子家裡沒錢

很多人總說金錢不是最重要的,但金錢真的能讓人變得自信。家裡條件穩定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是非常開心的。但家裡不太富裕的孩子,他們被錢財所束縛。

有的家長想要孩子變得自信,但有的家長卻總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很窮的樣子。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因為沒錢而變得自卑。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第3、 有事情找你媽去

沒能力的父親,在孩子有事情時,只會讓孩子找媽媽。長此以往,孩子遇到事情後不願意告訴父親。和父親產生隔閡,無法和父親相處。

很多父親總是忙著事業,讓妻子操勞家裡的內務,覺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小事上。但成功的男人,他們往往會更愛自己的家庭。而不是成為一個"賺錢工具",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成為真正的一家之主。

爸爸越是無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嘴邊,教出來的孩子也難有作為

大人們總是認為孩子必須服從自己,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永遠是小孩。不要讓孩子成年以後,依然會因為家庭經濟而自卑。

父親存在的真正意義,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各位家長們,你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經濟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