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推進垃圾分類,為魅力長清減負,長清城管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2020年長清城管將構建“法治立基、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加快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制約短板,力爭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居民有害垃圾、裝飾裝修垃圾、建築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促使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相關企業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0%以上。

長清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

  完善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將居民有害垃圾以及學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實驗室產生的危險廢物和農藥包裝廢棄物等全部納入全區危險廢物處置範疇;推動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專業化、規模化,鼓勵危險廢物綜合性處置單位建設區域性收集網絡、貯存設施;加強危險廢物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利用和處置等全過程監管體系;依託“互聯網+”,逐步完善危險廢物電子轉移聯單,加強危險廢物流向監控。針對居民生活源的有害垃圾,配齊有害垃圾收集車輛,佈設有害垃圾收集點、收運線路、收運時間,並向社會公佈。

長清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

  推進裝飾裝修、建築垃圾終端處置體系建設。按照裝飾裝修垃圾產生量,各街鎮結合各自轄區實際,2020年6月底前,佈設裝飾裝修垃圾收集點,並建立收集運輸體系。2020年年底前引導建築企業對可再生利用的建築垃圾、裝修裝飾垃圾進行循環利用。

  推進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資源化終端處置建設。健全完善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收運隊伍,以街鎮為單位定時、定點收運大件垃圾,第一季度街鎮轄區內所有單位、小區收集覆蓋率達50%,第二季度覆蓋率達70%,第三季度覆蓋率必須達100%;合理設置園林綠化垃圾、大件垃圾破碎站點或集中資源化分揀處置點,推進園林綠化垃圾與大件垃圾資源化利用和消納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園林綠化大型枝幹垃圾與大件垃圾協同處置體系,對於資源化利用可行性不高的季節性園林綠化落葉,進入其他垃圾焚燒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

長清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

  推進易腐垃圾分類處置。從大型農貿市場、果蔬批發市場、大型餐飲單位(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學校、社區中選擇有代表性的點位,引進有實力、有業績的企業,開展易腐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力爭到2020年底前,三星級以上賓館、就餐人數在3000人以上的餐飲場所產生的餐廚垃圾採取就地處理,大中型餐飲單位開展聯合就近就地處理。

  提高可回收物分類回收能力。加強對可回收物按照廢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電子產品、其他等進行分類,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利用上門回收、智能回收、互聯網+回收等多種方式,推動可回收物規範化、專業化、清潔化、高值化;將可回收物送鋼鐵、造紙、塑料加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等企業循環利用。

長清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推動者、踐行者

  增配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設備。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設備要符合密閉、機械化作業要求,顏色、標識統一規範;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分類要求,結合產生量、投放頻次、投放方式,指導、督促責任主體合理配置標識準確、數量充足的投放設施,在運輸過程中不得混裝混運。城市新區開發、舊城改造以及新建住宅小區、新建(改擴建)集貿市場等,充分考慮垃圾分類要求,同步規劃、 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垃圾分類設施;有條件的新建住宅小區、集貿市場可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易腐垃圾就地處置設施。對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採取定時、定點、定人的方式收運,並建立分類統計臺賬和數據統計體系,加強示範社區(村)的建設,打造高標準垃圾分類模式。探索試點“定時定點+預約收運”的垃圾不落地、不混裝收運體系,力爭6月底前各街鎮至少完成兩處試點,年底前逐步減少或取消現有的生活垃圾收集桶,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學校、醫院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相關企業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0%。加強示範社區(村)建設,打造高標準垃圾分類模式,力爭2020年10月底均達到精準“四分類”全覆蓋的標準。

通訊員:石瑤、董林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