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區教育局:及早安排復課後課堂教學工作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的網絡教學和復課後的課堂教學有效銜接,使學校各項教研教學活動儘快步入正軌,朔城區教育局出臺了《關於全區中小學校網絡教學與復課後課堂教學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堅持“絕不落下一個學生”的基本原則,統籌安排,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在做好線上線下有效銜接平穩過度的同時,助力推進復課後教學工作正常有效開展。該局主要採取以下六項措施,及早安排復課後課堂教學工作:

一是認真分析學情,細化教學安排。各校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靈活參照全區統一教學進度,根據教情、學情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本校教學計劃,必要時可“一班一策”。針對各種原因沒有參加網上學習或參加網課學習效果差的同學,把缺課補上、把“夾生飯”燜熟,加大對學困生的幫扶力度,絕不落下一個學生,確保每名學生較好掌握已學知識時,再進行新的課程教學。

二是有效整合內容,梳理知識框架。各校要整合各學科內容,梳理知識框架,使其進行有效銜接。同時,可以適當打破班級教學界限,以年級採取分層教學、二次教學、混搭式教學等,幫助學生做好從疫情網上學習到復學課堂學習的有效過渡。

三是繼續兩線並行,提高教學質量。各校要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勢,運用好網絡教學的有效成果,在符合實際學情的前提下,真正讓網絡優質資源豐富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疫情結束後,局教研室組織教研員開展的心理疏導課和家校共育講座將轉入長效機制,採取線上微課、熱線服務與線下課堂、講座“兩線”同步運行,繼續為全區廣大學生及家長提供服務。

四是加強心理輔導,鼓勵主動學習。各校針對疫情期間造成的學生出現 不適,要在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習方式重塑過程中,放緩步子,注重落實,帶動學生重新進入主動學習狀態,恢復到正常的課堂學習狀態中。特別是對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的學生,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增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協調家長多做多疏導孩子、鼓勵關心孩子的工作。

五是注重德育融合,促進素質提升。各校要結合學科教學,講解抗疫期間湧現出的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蹟,將學科與防疫知識相結合,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又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責任擔當教育。

六是開展豐富活動,創新學習形式。各校要深入貫徹我省課改精神,將學科課程知識通過“活動”與自然、社會的具體實踐對接起來,使書本知識得到適當延伸,積極探索情境教學、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本網:王真雲

通訊員:王平堂 楊豔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