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定下“壓扁病毒流行曲線”基調,原理是什麼?

全球抗疫定下“壓扁病毒流行曲線”基調,原理是什麼?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防控疫情趨向緊張。在情況最為嚴重的意大利,一些醫院已經滿負荷運轉,缺乏足夠的醫療人手和物資,無法接診新病人。這使疫情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惡化。

儘管全球各國抗疫的措施不同,但大都遵從一個基本目標:使病毒流行曲線趨於平坦(即“壓扁病毒流行曲線”)。這正是為了避免出現這種醫療資源擠兌的狀況。

這個目標將如何實現?它是否真的有效?下面將帶來詳細解答。

病毒流行曲線

在流行病學中,流行曲線是一個按疾病發病日期記錄的暴發病例數的圖形描繪,它能提供有關暴發的詳細信息,包括傳播模式、暴發規模、異常病例、時間趨勢、暴露和/或疾病的潛伏期等特徵。

一種病毒的流行曲線可能呈現如下圖,類似正態分佈,在達到峰值後緩慢下落:

全球抗疫定下“压扁病毒流行曲线”基调,原理是什么?

(圖源:CDC)

具體而言,不同的暴發類型可能導致不同的曲線形狀。

全球抗疫定下“压扁病毒流行曲线”基调,原理是什么?

(圖源:北卡羅來納州公共衛生防備中心)

需要明確的是,流行曲線並不是一種對於多少人將會被感染的精準預測,而是一個用來模擬病毒傳播的理論數字。

“使流行曲線趨於平坦”即意味著通過特定措施(如社區隔離)使得新增病例速度控制在一個醫療系統可以承受的速度,避免疫情失控。

全球抗疫定下“压扁病毒流行曲线”基调,原理是什么?

(圖:有無“社交疏遠”的樣本流行曲線差別)

根據病毒的感染率,曲線呈現出不同的形狀。這可能是一條陡峭的曲線,在這條曲線中,病毒呈指數級傳播,病例總數在幾周內飆升至峰值;在病毒感染幾乎所有可能感染的人之後,病例數也會呈指數級下降。

流行曲線上升得越快,地方衛生保健系統超載的速度就越快,將導致新病人無法得到收治、醫院缺少物資等嚴重狀況。

另一方面,更平坦的曲線假設最終感染的人數相同,但時間更長。較低的感染率意味著壓力較小的衛生保健系統、更少的醫院就診次數和更少的病人被拒之門外。

公共廣播科學節目《科學星期五》(science Friday)的總監Charles Bergquist為這個思路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就如辦公室的洗手間。

“你工作場所的衛生間只有這麼多隔間。如果每個人都決定同一時間去,那會產生問題。如果需要上廁所的人數相同,但時間分散為幾個小時,那就沒問題。”

如何使曲線趨於平坦?

在新冠病毒的防治上,由於目前還沒有疫苗或特定的治療藥物,要使這條曲線變平,唯一的辦法就是集體行動。表現在具體措施上,即是隔離,減緩病毒傳播。

繼中國之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也開始建議所有的美國人都要勤洗手,當他們生病或懷疑自己可能生病時要自我隔離,並立即開始“社交疏遠”(本質上是儘可能避開其他人)。

為了遵守規定,美國許多州暫時關閉了公立學校,許多企業建議員工儘可能在家工作。

3月15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未來八週內,50人以上的所有活動都應該取消或推遲。

歷史經驗

那麼,“使流行曲線趨於平坦”的努力能起作用嗎?我們可以返回到1918年,看看當時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

據稱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首次爆發是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繼而傳播到歐洲乃至全世界。流感病毒通過鐵路、客輪等交通到處傳播,席捲全球,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不過,也有不少地方有著成功的防疫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爾灣的一個社區是一個成功例子。當地居民關閉了學校,禁止公眾集會,並封鎖了通往村莊的主要道路。

澳大利亞當局也採取了果斷措施。所有來自其他國家的船隻抵達澳洲都須接受長時間隔離觀察。這些有效措施產生了效果。當歐洲國家在1918年夏天就“淪陷”時,澳大利亞的病例到了1919年初才出現。

費城托馬斯·傑斐遜大學的人口健康研究員Drew Harris則以當時美國的費城和聖路易斯做對比以說明情況。費城的市政官員無視了傳染病學家的警告,當地還舉行了一次數十萬人聚集的大規模遊行;聖路易斯卻迅速實施了社會隔離策略,政府關閉學校,限制旅行,鼓勵個人衛生和社交疏遠。

從結果來看,最終費城有約16000人在6個月內死亡,而聖路易斯僅有2000人死亡,佔費城死亡人數的八分之一。

以史為鑑,歷史上發生的數次瘟疫已經給人類以不少歷史經驗與教訓。如今,面對一種全新的未知病毒,人們更應加以重視,採取果斷措施,切實進行預防與收治。歷史已經證明,放任自流、蒙起腦袋當鴕鳥的態度將會讓人類付出巨大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