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多縣:“黨建+”夯實鄉村振興“動力源”

稱多縣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找準組織與鄉村振興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著力以黨建引領夯實鄉村振興“動力源”,不斷建強基層組織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黨建+產業”,促進產業興旺發達。稱多縣堅持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用好農村綜合改革、土地規模經營、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資源,總結推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模式,以點上突破促進面上提升。以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民”的模式,進一步完善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等特色產業規劃,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通過自籌自建、眾籌共建、引入資本參建等方式,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農副產品直銷店,支持本土產業,創建農牧業品牌,增強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和經營,促進產業興旺發達。

“黨建+人才”,促進人才安家落戶。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稱多縣堅持重心下移,引導推動幹部人才向基層流動,破解鄉村人才資源短缺問題,堅持就地孵化本土人才和“築巢引鳳”引進外來人才並重,通過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幹部到基層幹事創業,著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年輕幹部,讓鄉村成為優秀人才幹事創業的樂園,並從農村實用人才、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役軍人等人員中發現有能力、有思路、有幹勁的優秀人才,注重培養、交付任務、壓實擔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同時,積極為人才提供幹事創業的平臺,讓他們有用武之地,充分發揮其工作能力,針對人才出臺相關的優惠服務事項,提升人才的滿意度,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黨建+生態”,促進生態和諧宜居。稱多縣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積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委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退牧還草的治理力度,持續做好巡護執法、生態監測、審批監管、聯防聯治等,使我縣域內“黑土灘”快速得到有效治理,植被迅速恢復,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狀況得以控制,有效改善草地生態系統的惡化狀況,確保自然資源安全,促進生態和諧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