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1年至1956年在同濟大學測量系學習,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測量製圖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1988年至1997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光榮退休。

寧津生院士曾擔任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中國分會委員、國際大地測量協會中國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測繪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成員及《測繪學》總顧問和綜論組主編、《辭海》編輯委員會委員和分科主編、國際大地測量協會學術雜誌《大地測量手稿》和《大地測量公報》編委、全國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湖北省高等學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家委員會測繪地理信息類專業認證試點工作組組長等職。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是該領域著名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國天文重力水準的理論、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當時由蘇聯專家為我國設計的天文重力水準佈設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訂後的我國《天文重力水準測量細則》,作為我國重力測量實際作業的依據和標準。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確定相對大地水準面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其成果為確定我國大地水準面提供了一種新方法。80年代中後期,他重點研究全球重力場的逼近理論,由他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項目和國家測繪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建立了我國當時階次最高、精度最好的WDM89(180階次)和WDM94(360階次)地球重力場模型。近10多年,寧津生院士投身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研究,先後完成了“地理世情監測的戰略研究”、“測繪科學與技術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研究”等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為國家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出版專著、合作編著、翻譯出版教材和外文文獻1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主持和參與完成的“全國及省市地區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準面的技術研究及實施應用工程”和“海洋測繪和內陸水域監測的衛星大地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分別榮獲2004年度和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或參與完成的“重力場數據的多尺度分析技術及其應用”、“衛星測高學理論與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地球重力場精細結構及我國大地水準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場模型研究”、“整體大地測量”、“大地測量學科發展戰略”、“地球形狀及外部重力場”等項科研項目,其研究成果及其相應的著作、教材等分別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教材、圖書獎。

寧津生院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我國測繪高等教育傾注了畢生心血。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10餘載,擔任國家測繪局、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兩委會”主任近30年。他認真貫徹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積極倡導推動以育人為中心的測繪教育教學改革,主動面向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拓寬調整測繪專業辦學方向。在他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期間,學校的辦學方向和教學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兩委會”的推動下,我國開設測繪本科專業的學校,已從原來的30餘所,發展到至今近159所,還有200餘所高職高專學校設置了測繪專業,為推動中國測繪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贏得了測繪教育界高度讚譽。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從教60餘年,他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深受師生愛戴。他主講《地球重力場》專業課30多年,每次上課前,他都要重新備課,在講義中增加學科前沿知識和技術最新發展。1996年,寧津生院士提議“院士同上一門專業基礎課”,得到了測繪領域院士們的積極響應。1997年9月,《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每年武漢大學新生入學時,寧津生院士都會主講《測繪學概論》的第一堂課。作為課程組組長,每年他都要組織修改完善課程內容和大綱。六院士同上一門課,執著堅守二十年,贏得了廣泛的讚譽。《測繪學概論》被稱為“最奢侈的基礎課”,該課程實現了價值引領和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樹立了典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北日報等進行了深度報道。《測繪學概論》課程榮獲2017年度“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寧津生院士主持完成的“面向信息化的測繪工程專業改革及系列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獲得2009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他帶領的教學團隊榮獲2019年度武漢大學第十一屆“傑出教學貢獻校長獎”。他指導和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其中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我國測繪和地理信息領域的中堅力量。寧津生院士80壽辰時,被學生們尊稱為“大地之星”。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對我國測繪教育事業影響重大,成就深遠。他先後榮獲“湖北省優秀教師”、“全國測繪行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荊楚好老師”、“湖北省師德標兵”、“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感動中國測繪人物”、“測繪地理信息傑出成就獎”、“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寧津生院士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在測繪教育和研究領域辛勤耕耘60餘載,他嚴謹求實、銳意進取、樂於奉獻、甘當人梯、扶持後學,為我國測繪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博學儒雅、厚德載物,體現了一名模範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展現了一位優秀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

悲痛!今天,武漢一巨星隕落!

寧津生院士的一生,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無限忠誠的一生,是為我國測繪教育事業發展嘔心瀝血的一生。寧津生院士的逝世是武漢大學的巨大損失,也是我國測繪教育界和科學界的重大損失。我們一定要學習、繼承和發揚寧津生院士為人為學為師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精神,為把武漢大學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寧津生院士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