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01


這部影片,依稀記得是初中升高中的階段,在電影頻道的佳片有約時間段看的,那是週六的晚上,我一個人在二樓的客廳裡看電視……


記憶像是模糊的虛妄的影子,勾勒出一場一場華麗的夢,而我像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看那交織的光影,看那寂寞的瘋長,淺淺淡淡的敘述……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這部電影,是以13歲的布萊妮,在一個夏天的午後,誤會了管家兒子羅比意圖對姐姐塞西麗婭不軌為始,造成羅比和塞西麗婭一生幸福被毀,而自己一生贖罪的故事……


那時候十五六歲的我,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並不比電影裡13歲的布萊妮成熟多少……


那時候的我們,傻氣,幼稚,說一不二,非黑即白,對於得不到的東西,要麼就不在意,要麼就毀掉,容易走極端……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13歲的少女布萊妮也是這樣,她情竇初開,敏感自尊,小小年紀就能創作劇本,時常陷入自己的胡思亂想之中…


而少女又是過於早熟的,對於和她們一起長大的羅比,她心中早已埋下了愛的種子……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在10歲、11歲時那年的夏天,在水庫游泳的那個夏天,她撲通一聲跳了下去,她要證明他愛她,於是她不惜用性命來試探,她覺得愛就是他會跳下來救她,他果真跳了下去,一點點的靠近,然後抱緊她,把她拖出水面,這是他們一生中唯一最近的一次……


被救上岸的她巧笑嫣然,她以為自己勝利了,她以為她用生命來告白得到了回應,但她卻忽略了羅比上岸後的憤怒,那是對她生命的關切而非愛……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所以當她從玻璃窗裡看到姐姐塞西麗婭,從噴泉裡起身在羅比面前上演溼身誘惑,而羅比眼神迷離,她幾乎以為這就是她看到的真相了,嫉妒在她心裡瘋長……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可她卻沒看到羅比用手掌去撫平噴泉裡的一池漣漪就像撫平自己的內心一樣,也沒看到之前塞西麗婭拿著花瓶去噴泉邊接水只是想和羅比說幾句話,更沒看出兩人相互喜歡卻不敢道明……


我們看到什麼,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02


直到那一封信,那封送錯了的信,那封羅比給塞西麗婭的露骨的道歉信,震撼衝擊著布萊妮的心…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直到她又在圖書室看到羅比和塞西麗婭的纏綿……


有什麼在崩塌,而又有什麼在復甦。


是痛苦在心裡炸開,然後上溯到舌尖迸出苦澀腥甜,又順著喉管回溯到心臟,滋生出濃烈的毒藥,將血液燒的焦灼……嫉妒,愛而不得,恨,不停的交織……她不理解他了,她只想毀掉他……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所以布萊妮和勞拉討論,認定羅比是色情狂,她覺得這才能解釋的通她看到的真相!


所以當表姐勞拉被強,布萊妮第一時間就認定是羅比做的!


她孤注一擲,百般奔走,指正著內心勾勒出來的真相!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Yes! I saw him !”她複述著這句證詞,更像是在複述一句自白。


半夜,她被羅比絕望又憤怒的呼告驚醒,她起身跑到窗邊,看到警署正推搡著羅比上車,而塞西麗婭掩面哭泣……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隨著汽車越駛越遠,她的心開始顫抖,她漸漸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她漸漸又不明白自己做了什麼……


是啊!她怎麼能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她全憑自己的想象在做事,全憑自己的無知在做事,全憑痛苦的推動在做事!


為什麼會這麼痛呢?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是愛而不得驕傲受損的痛,是嫉妒戕害的痛,更是不知道如何去愛的痛!


我該以何種方式去愛你,你才能永遠的記住我,你才能永遠的回應我,我的痛苦才能永遠的停止?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她也許只是想讓一切停下來!


所以————她親手將自己的所愛之人,送上了斷頭臺。


得不到就應該毀滅嗎?不,這只是布萊妮,這只是她,和她一樣類似的每個人,一個不敢愛之人,一個渴望愛之人,一個不知道如何去愛之人,最歇斯底里也最絕望的燃燒!


如果佛渡不了眾生,那就讓魔渡眾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去愛,那就恨吧,那就焚燬一盡吧!


可這樣能好一點嗎?原來不能!痛依然存在,變成了空落落的不見底的洞。


03


而隨著年歲的漸長,二戰爆發,羅比參軍,姐姐塞西麗婭也和家裡斷絕來往做了護士……布萊妮漸漸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嚴重性。


所有的痛苦,都化作了悔恨,她只想贖罪,被劍橋大學文學系錄取的她,於是去做了軍隊護士。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她幻想有一天會救治到羅比,她幻想有一天她會碰到姐姐,並對她說聲對不起!


可戰爭的殘酷,時代的巨輪,深深從姐姐和羅比之間碾過。戰爭的勝利總是伴隨著戰爭的巨大傷亡,羅比死在了撤離的前一天,而塞西麗婭死在了被炸燬的洪水地道中……史詩般壯麗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能拯救數以百萬的士兵的希望,卻拯救不了一對戀人重逢的期翼……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而布萊妮,用一生的力量,一生的懺悔,完成了自己最後一部小說《贖罪》,姐姐和羅比,在小說裡有了幸福的結局。


老年的布萊妮說,這是她最後的善意。


她的良心不肯放過她,做的事就要認,或者說她終於明白,她要以這樣的方式去彌補,她要以這樣的方式去成全,她要以這樣的方式去愛。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我們當然有理由責怪布萊妮說的這麼晚,但我們也應該有理由去理解一個人真心的懺悔,因為真正不值得被原諒的是那對通姦之後又堂而皇之結婚的男女。


如果由愛衍生的恨是原罪,那放下愛是不是一種解脫和救贖,也是不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愛的方式呢?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當我們直面自己的罪的時候,便是我們獲得救贖的時候。


所以我也覺得布萊妮是值得被原諒的,因為愛的反面從來不是真正的恨,愛就是愛,或高尚,或自私,或純白,或虛幻,或可怖,或沉默……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布萊妮是多麼可憐,她不過原來就是一個不懂如何去愛之人!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所以,我們也如此心疼並敬佩塞西麗婭,對羅比此志不渝的愛,以及她信任不已的愛的方式,她能分辯出那封錯誤道歉信裡羅比的真心,更能看清布萊妮對羅比的指證只是布萊妮腦子裡的胡思亂想。


她對他的愛,就像他們兩個在圖書室她先說出口的那句誓言,就像那個夏天,她穿的那條飄逸的綠色長裙,那抹綠,是她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火,點燃了她和羅比可歌可泣的愛情。


所以我們會為塞西麗婭在餐廳握緊羅比的手而落淚,為塞西麗婭坐著紅色的19路公交車漸行漸遠而羅比小跑著追趕而落淚,更為在撤離的前幾天,羅比站在電影熒幕前對著塞西麗婭的幻影說: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而落淚……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我們日常問什麼才算愛啊?我覺得擁有愛的能力才能算愛吧!


我時常會想,為什麼在那麼殘酷的戰爭和誤會面前,賽西麗婭和羅比彼此能那樣深刻的感知對方呢?


是因為他們愛的能力,愛彼此的方式,給了對方足夠的安全感吧!


愛就是愛,他們的愛忠貞,堅韌,美好……


所以即便毀滅,也給人無限的希望和感動,乃至救贖。


贖罪:愛的反面,從來不是恨


是啊!無論天地如何變遷,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從來都不會被恨,被毀滅,被絕望拯救。


真正的救贖之心,不正是一顆有愛之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