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用“平安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破题

大通用“平安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破题

近年来,大通县从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来破题,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大通化实践,在智慧治理、共建共享、法治保障等“大平安”理念下建立一系列长效治理机制,形成了民富民安并进、和谐发展共赢的良好社会局面。

群众参与,触及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稳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县、乡镇“五室一平台”建设率达100%,村(社区)“三室一平台”建设率达90%。全县划分网格358个,落实网格员1291名,基本实现“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工作格局,向上不断地传递信息,向下打通服务群众的渠道,网格员就此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继续推进乡镇“红袖标”“蓝马甲”巡防、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护卫巡逻机制,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农村户户联防、社区楼栋单元联防,构建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良好工作格局。有了这些载体和渠道,吸引了更多群众参与到矛盾化解、参事议事、社会帮扶等方方面面,推动平安建设、基层治理成为“社会大合唱”。

建章立制,打赢治理创新“阵地战

实施打造“一个指导中心+三级调处平台+四化信息系统”为基本框架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通模式”,建立县级指导中心1个,乡镇、村社调解组织331个,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1个,调解专家库30个,确定调解员1385名,诉调对接联络员360余名,实现了各领域、各行业调解组织全覆盖。以全县36个村为示范村,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基层民主、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自治建设体系,组织学法、引导用法、带动守法的法治建设体系,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以评述德的德治体系建设,以开展“五无”(无访、无讼、无邪、无毒、无案)为目标的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目前完成率80%以上。

数据支撑,赋予社会治理智慧“因子”

投资1250万元持续推进实施“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在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50套、公共安全视频监控15个,违停抓拍70套,红绿灯30套、人行灯14套,建设雪亮小区1个,并将部分学校、医院视频监控与公安大数据实现了联网应用。实施“互联网+阳光信访”工程,20个乡镇搭建在线调解信息平台,邀请相关专家律师视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2019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31起,调处化解2300起,调处率98.6%,年内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