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很多時候,我們對家人、朋友、上司等等,覺得有許多話不得不說。明知道這些話說出口,必定讓人不愛聽,但是我們本著為了對方好,“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結果呢,非但沒有得到對方的感激,反倒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槽糕。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我們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在向他人建議或者評價的時候,不一定都要用逆耳之言,也可以用順耳之言。

據《列子》記載:春秋時,晉文公重耳率大軍攻打衛國。有些大臣知道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卻又不知該如何阻止這場戰爭。大臣公子鋤沒有上朝直言相勸,而是在行軍的路上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他的鄰居在路上遇見採桑女,頓而起了愛慕之心。就在他暗暗打採桑女歪主意的時候,回頭一看,卻見一男子正在挑逗他的妻子,這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話雖然沒有講破,但公子鋤所講故事的喻義已經十分清楚了。你想去佔衛國的便宜,也許人家正在打你的主意呢?晉文公恍然明白了公子鋤的用意,於是掉轉頭率軍回國。果然,晉文公還沒有回到晉國,別的國家正開始攻打晉國的北部邊境了。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短短一段故事,沒有幾句話卻消弭了一場戰爭,也保全了自己的國家。

如果公子鋤直言進諫,說不定會因為逆耳之言觸犯晉文公。結果,非但不能阻止這場戰爭,若是惹怒了文公,恐怕公子鋤連自身性命都難保。而他通過個故事, 曲折迂迴地表明自己的想法,讓晉文公恍然大悟,自覺地停止攻打衛圍。由此可見,向他人提建議,出主要是為了幫助對方改正缺點,避免失誤,如果語言選擇不當,出發點再好也不能達到目的。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遭到別人直言不諱的反對,而且言語尖銳,哪怕對方是好意,恐怕都會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會引起反感、厭惡乃至憤怒情緒。其實這只是一個人正常的反應。大多數人平常都是聽著順耳的話,突然被人批評,怎麼會聽得進去。然而,有些人對這個問題認識不足。他們覺得,只要主觀願望是為對方好,於是不看場合,不顧戰話對象感受,白特有理,弄得對方很難堪,結果事與願違。

我們都有這種經歷,我們並不是不願意聽別人批評,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評。有時,我們還真希望有人來指正自己。我們看書請教別人,我們做了事情、說了話、寫了文章、自己不會或不敢下判斷,這時候我們何嘗不希望有人能出來告訴我們哪點好,哪點有待改進。有的時候,我們因為別人能夠忠實地、大膽地指出我們許多錯誤而對他感激涕零,念念不忘。可是,有些批評我們聽了卻覺得難受、委屈和氣憤,感到自尊心、自信心都大受打擊。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至少在聽者看來。忠言,首先是建立為了對方好,真心希望對方能夠改正某個缺點,或者勸說對方不要做出某個錯誤的決斷,同時還要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是否能被對方所接受。你的忠言,只有被人聽進耳,記人心,領會得越深,別人才會覺得你說的是“忠言”。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讓“忠言”不在逆耳

讓忠言不再逆耳,於人於己,都是大有益處的。提意見的目的是為了讓聽意見的人接受,然後加以改正。如果意見不能被接受,那就失去其意義了。所以,說話的首要任務是讓對方接受。如果順耳忠言更易被接納,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另外,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地位高的人對這種自尊心的維護就更明顯一些。但無論什麼人在被劈頭蓋臉地臭罵時心情都不會好,雖然由於涵養不同而表現的方式不同,但大都會產生牴觸情緒。心有牴觸又怎麼會心平氣和地接受建議呢?通過運用說話的藝術,把逆耳的話說得順耳,效果就明顯不同了。當然說話的藝術不僅只是語氣柔和,態度好,言辭不過激,更重要的是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所在,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利害關係,使聽意見的人能夠明白並接受。逆耳的未必都是忠言,利用說話藝術更好地幫助人們及時改正錯誤,那才是真正的“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