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苦丁茶樹有著較強的抗逆性,長速快,根部發達,適宜種植在丘陵地區。種植地選在水源豐富、水質和土壤無汙染、方便灌溉、交通和水電便利、土壤為紅壤或黃壤的地塊為宜。然後將土壤深翻35 cm,挖好種植溝,種植溝深度應控制在48 cm。種植溝底部放入適量的稻草,施入充足的土雜肥,再適當覆土,提高土壤的肥力。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2、繁殖方法

每年10月份前後,苦丁茶果實成熟進行採收。種植戶將果肉搓乾淨取出種子,用清水搓洗種子,清除種子上的果肉與黏液。然後挑出乾癟種子,將優質種子陰乾。再使用溼沙層積法,打破苦丁茶的休眠。然後再將種子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育苗床中進行育苗。定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11 月到次年2月。定植時要注意控制好株行距,以密植矮化栽培為主。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3、適時定植

在幼苗主幹直徑長到大約0.8 cm、高度為28 cm時,選擇無病蟲害、葉片多且完整、根部生長能力強的幼苗作為定植苗。然後將定植苗移栽到定植大田中,每株幼苗之間的株距、行距控制在1.5~2 m。在定植後,要注意澆定根水,提高定植幼苗的成活率。如果定植後出現死苗現象,那麼種植戶要及時補苗,保證齊苗。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4、田間管理

在定植後,要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定植苗成活之後,適當追肥,以複合肥為主,促進苦丁茶樹幼苗的生長。不過要控制好施肥量,在苦丁茶樹幼樹期,種植戶還可在行間適當套種花生等作物。等到花生成熟採收之後,還可將植株埋入土壤中作為綠肥。不僅能夠多增加一份收入,還能夠降低苦丁茶樹的種植成本,加快苦丁茶樹的生長速度。成樹期適當増施複合肥。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注意事項

5.1 土壤

土壤的整體質量對茶樹的生長有著很大影響。要想種植出優質的苦丁茶,那麼種植地的選擇就是基礎。不管是質地、酸鹼度、溫度、溼度等,都會影響苦丁茶樹的生長。在種植苦丁茶樹時,種植土壤的可耕作層要保證土層厚實鬆軟、土壤結構完整、土壤肥力充足、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有著較強的通透性與保水保肥能力。苦丁茶樹適宜生長在中性環境中,因此土壤的pH 值要保持在5~6左右。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2 溫度

溫度對苦丁茶樹的生長會造成很大影響。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如果超出苦丁茶樹的適溫範圍,那麼會壓制苦丁茶樹的生長,降低產量、質量。正常情況下,苦丁茶樹生長的適溫範圍在25℃左右,最高不可超過34℃。如果溫度超過最高種植溫度,苦丁茶樹的生長速度將會下降,甚至會停止生長。生長溫度也不宜過低,低於10℃,根部會停止活動。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3 水分

種植苦丁茶樹時水分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生長要素。如果茶園澆水不足且溼度過低,對苦丁茶樹的生長非常不利。茶園每月的降水量要保證有100 mL以上,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降水量,種植戶要及時澆水,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然後還要適當調整茶園內的空氣溼度,適合苦丁茶樹生長的空氣溼度在85%左右。如果溼度不足50%,就會降低茶葉產量,對品質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種植苦丁茶樹時,種植戶需要提前規劃好排水和灌溉系統。根據茶園地形進行合理佈局,認真做好道路、水溝、水管、龍頭等設施的排布。茶園的灌溉系統一般都是採用噴灑方式,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而且噴灑灌溉方式更利於茶葉的生長。在茶葉的生長過程中,種植戶需要經常灌溉,但每次的灌溉量都不要很大,地表土壤有一定的溼度即可。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4 養分

為了促進苦丁茶葉的生長和再生長,種植戶需要適當進行追肥。剛栽種不久的茶樹需要在春季追施一次腐熟農家肥,而兩年到三年的苦丁茶樹則需要增加追肥量,保持在一年兩次左右。當然還需要適當追施氮肥。而三年以上的苦丁茶樹,一年需要進行4次追肥,其中包括基肥、春肥、秋肥、冬肥、葉面肥

5.5 光照

苦丁茶樹喜光、不耐強光,也有著較強的耐陰性。茶樹中有90%左右的幹物質都是通過茶樹自身的光合作用形成的。苦丁茶樹生長也需要一定光照,光照不足的話,枝條發育明顯不良。如果苦丁茶樹光照充足,葉片厚實有光澤,品質會更好。種植戶需要根據季節控制好光照強度及時間。例如在夏季的時候,要控制好中午的光照強度,適當遮光,保證苦丁茶樹正常生長。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6 密度

苦丁茶樹栽種的密度也是種植戶在種植時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合理的種植密度對茶葉的產量和質量有益。如果栽種密度過大,容易出現茶葉發育不良、受光不均等問題。苦丁茶樹栽種的密度以行間距2 m、株間距1 m為宜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7 防凍

苦丁茶樹的抗寒能力很強,在大雪天也不會死亡,但這並不代表它不怕凍。在苦丁茶樹的幼樹期,種植戶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溫工作,否則苦丁茶幼樹容易被凍傷,這會對茶樹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在寒潮來臨時,種植戶可以在茶樹周圍鋪放一些保溫材料,比如稻草,這樣可以起到保溫、防寒的效果。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5.8 修剪

修剪的目的是使苦丁茶樹有良好的樹勢和寬闊的採摘面,培養具有矮、壯、寬、勻的茶蓬,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適於機械採茶和提高採茶的工作效率。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修剪幼齡茶樹一般採用“以採代剪”方法,年終進行平剪培養樹冠。具體做法是持續反覆地打頂採摘。定剪的高度與次數應根據茶樹品種特性而定。具體的修剪方法是:第一次定剪應在苗圃期進行,即當茶苗長至20 cm高時,採取摘心打頂,促其分枝;種植當年在植株高達到30 cm 以上,採去25 cm以上的頂芽梢和較長的側芽梢,

一年進行多次,到年底重霜結束後在30~35 cm 高處平剪,株高未達到30 cm的不剪。種植後第二年同樣對各輪新梢進行打頂,年終重霜結束後在上年剪口處提高15~20 cm平剪或蓬面最寬的高度處平剪。第三年則在上年剪口上提高6~8 cm平剪。以後隨著樹齡的增加,修剪提高的高度應逐年減少。當樹冠高度達到60~70 cm、蓬面寬度達60 cm 以上時,可按壯年茶樹修剪方法進行。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壯年期的修剪可分為輕修剪和深修剪兩種。輕修剪採取冬剪和春茶後修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茶樹品種搭配較好,肥水條件較好,長勢較好和勞力充裕的地區,為了多采制春茶,一般在春茶採摘後及時進行輕修剪。對品種較單一、茶園面積大、春茶開採期比較集中的茶場,應有計劃地採取一定比例面積,實行冬季修剪與春茶後修剪相結合的方法延長採茶季節,減輕第一輪茶採摘和加工的壓力,提高春茶質量。

當樹冠面出現很多雞爪枝,芽葉瘦小,以及莢葉多,產量明顯下降的茶樹,要剪去樹冠上部10~15 cm 的一層枝葉或在80 cm 高度處進行平剪。應結合施重肥,做到花生麩肥與複合肥結合施,使樹勢恢復健壯,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宜在秋茶結束後立即進行,以利明年春季苦丁茶樹早生快發。

苦丁茶樹種植技術,提高春茶質量,值得參考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