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多數影院已關門,美國人卻仍絡繹不絕趕往電影院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爆發和蔓延,不但令大量新片宣佈撤檔,歐洲的電影院也被迫關門歇業。

西班牙在上週五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後,所有影院隨即停業;德國則有部分城市已關閉了電影院;

捷克、丹麥、挪威、波蘭和希臘等國,都已關閉所有影院;而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愛爾蘭則規定每場觀影人數不超過一百人。

法國政府也宣佈限制100人以上的集體活動。不過,法國影院聯盟仍抱有一絲幻想,宣佈全國影院週末會繼續開門營業,僅規定每個放映廳的入場人數不超過一百。

目前,歐洲國家僅有英國尚未採取相應措施。

歐洲多數影院已關門,美國人卻仍絡繹不絕趕往電影院

不過,在好萊塢的大本營美國,即便疫情同樣愈演愈烈,上週末影院卻還是照樣開門迎客。

只是為了應對疫情,上週末每家影廳最多隻允許售賣一半座位的電影票,結果多數影院其實都沒有達到這個上限。

不過,即便數額大幅下跌,但還有票房就說明只要影院不關門,始終會有勇敢無畏的美國人民去看電影。

歐洲多數影院已關門,美國人卻仍絡繹不絕趕往電影院

那麼,明明電影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能看,又為什麼有觀眾敢於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跑去電影院?對此,3月15日的《紐約時報》也專門做了報道,讓我們看看仍堅持在“第一線”的普通影迷都是怎麼想的:

週五下午,芝加哥地標影院,66歲的退休工人邁克·多諾萬看的是獨立電影《第一頭牛》,他說自己平時就愛看電影,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能正常營業,這一點我很高興,因為我也沒別的事情可做了。我是個超級影迷,這就是我的生活。”

週五下午,紐約AMC影院,瑪麗·約翰遜帶著五歲的女兒入場觀看《1/2的魔法》。

“學校已經停課了,興趣班也取消了,平時她每週五在學校裡都有快樂星期五的活動。所以我決定我們自己來過母女倆的快樂星期五。”她說自己並不認為看電影能有多危險,“去市區人多的地方的話,我倒是會有一點點擔心,但看電影的話,我覺得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週六下午,曼哈頓AMC影院,格溫女士和妹妹一起來看《第一頭牛》,她們說預感有很多人都不敢來看電影,所以估計人流會很少,才決定來的。“

歐洲多數影院已關門,美國人卻仍絡繹不絕趕往電影院

“情況我們都掌握了,但我們覺得,下午場人會比晚上少,所以就來了。也不能整天就圍著疫情轉。”不過,觀影過程中有觀眾咳嗽的時候,姐妹倆說她們還是著實緊張了一把。

週六下午,明尼蘇達州某影院,84歲的泰圖夫婦來看《我仍然相信》,他們取消了下月的遊輪出行計劃,但出來看電影,還是覺得應該沒什麼問題。

“我們入座後,先是用酒精擦了一遍座椅,然後就一直在觀望,看到有人入場,就祈禱他最好坐的離我們越遠越好。結果全場也就十個人,互相間隔都至少有三十米了。”

週五晚,新澤西州南奧蘭治市某連鎖影院,53歲的馬丁夫婦看的是新片《喋血戰士》。“我們還是和平時一樣過日子,不會害怕,但也做好了保護,車裡有乾洗手液,回家用肥皂洗手二十秒,別的就是一切照常了。我們今晚就是不想待家裡,就是想要出門做點什麼。”

歐洲多數影院已關門,美國人卻仍絡繹不絕趕往電影院

週五下午,紐約某藝術影院,71歲的退休工人琳恩·謝曼特意來看1935年拍攝的老電影《三樓怪客》(The Passing of the Third Floor Back),全場共23名觀眾。

“我就是喜歡看這些黑白老電影,我沒辦法終日坐在家裡。就我個人而言,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危險,哪怕我這個年紀照理說比較容易中招的。”

讓我們向這些死忠影迷致敬!遺憾的是,他們的這項生活方式恐怕即將難以為繼。

截至發稿,紐約市長白思豪和洛杉磯市市長埃裡克·加希提已相繼決定各自城市中的電影院,必須自本週二(3月17日)起關閉,相信之後跟進的城市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即便影院可以繼續開門,新片也快供應不上了。

隨著《007:無瑕赴死》《花木蘭》《新變種人》《愛情鳥》等大製作紛紛改檔或撤檔,從本週開始,已經再無一部大規模上映的新片了。接下來,要直到4月10日才會有環球影業的《魔發精靈2》(Trolls:World Tour)這一部大片,當然該片也很可能在本週宣佈撤檔。

你對美國人民冒死看電影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歡迎關注我們的“牛魔王子說電影”頻道,每天閱讀有趣的電影娛樂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