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關鍵時刻,我們黨員幹部就越要上"

既當疫情戰區的指戰員,又當“後勤兵”,陳定迎跟全國廣大基層幹部一樣,舍小家顧大家,把防疫戰場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考場,全天候堅守崗位,戰鬥在一線。

【特寫鏡頭】

到溪北村臨時勸返站、長林檢測點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到縣直有關部門研究安置區、軍塘湖溼地公園規劃建設等工作,參加留隍鎮及紫琳學院建設有關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潮客小鎮項目規劃建設工作,陪同縣委主要領導到溪南村調研……

梅州市豐順縣的居民,只要打開豐順電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在“新時代·新足跡—書記、局長去哪兒了”板塊中就可以看到陳定迎的日程安排。作為豐順縣留隍鎮黨委書記,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陳定迎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從1月24日開始,梅州市豐順縣留隍鎮黨委書記陳定迎跟全國廣大基層幹部一樣,舍小家顧大家,帶領留隍鎮黨員幹部奮戰在防疫一線,把防疫戰場作為守初心擔使命的考場,全天候堅守崗位,戰鬥在一線,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作表率、樹信心。

雷厲風行,衝在戰疫第一線

豐順縣留隍鎮地處梅州、潮州、揭陽三市交界地帶,地理位置特殊,總面積428平方公里,是全梅州市面積最大的鄉鎮,人口近11萬,外出鄉賢眾多,村落極為分散,致使疫情防控的任務重、壓力大。

走進留隍鎮,隨處可見道路邊防疫宣傳橫幅懸掛在醒目位置,大喇叭每天不間斷用接地氣的潮汕話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

除夕前一天上午,在梅州市開完抗擊疫情的動員大會後,陳定迎下午回到留隍鎮,開始部署疫情期間的工作,“現在是全民總動員”。

“其實早在村民陸續回村過年時,鎮裡就已開始著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西洞村黨支部書記周鳳妹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陳定迎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議,部署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和縣委的防控要求,迅速發動全鎮幹群8000多人投入到防疫一線,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強大合力,做到認識到位、宣傳到位、部署到位、防控到位。

“每天白天要關注統計數據,因為數據隨時都在變化。到了晚上要進行研判以及數據的上報,這成為我近期的工作常態。”陳定迎告訴《南方》雜誌記者,“即便是現在疫情有所緩解,還是馬虎不得。”

按照“外防輸入”的防控要求,陳定迎敏銳意識到:留隍鎮多條道路與揭陽、潮州相通,帶來了疫情輸入風險,他開始在多個路口設置檢疫點。

“上級只要求在兩站一場一港口設置檢疫點,留隍沒有這些站點,又不是省界,沒必要這麼大動作吧。”有幹部提出疑問。

“當前疫情形勢嚴峻,我們必須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陳定迎堅定地表示,從1月26日開始,留隍鎮自我加壓,率先設置了6個與潮州、揭陽等交界路段的疫情防控臨時檢測點,派駐由鎮幹部、派出所、衛生院、綜合執法隊和村幹部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每天24小時三班倒不間斷值守,對進入留隍鎮人員車輛進行登記、體溫測量,並做好勸返工作,牢牢守住了全鎮疫情防控的大門。

為了能及時掌握全鎮的疫情防控工作動態,確保防控部署落地落實,陳定迎始終以戰時狀態扛牢扛實責任擔當,堅持“白加黑”“5+2”工作方法,高效運轉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他白天“跑現場”督導工作、瞭解情況、解決問題,晚上彙總信息、分析研判,以細之又細的工作要求,及時查缺補漏,做到清晰全鎮疫情防控工作。

留隍鎮幹部小鄭告訴《南方》雜誌記者,由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駕車裡程數是往月的4倍多,在一次下鄉支援的途中,陳定迎的小車發動機“罷工”了,一直打不著火。他緊急借了一輛車,保證下鄉的任務順利完成。

“越是關鍵時刻,我們黨員幹部就越是要上,任務重不緊要,關鍵是要把防控工作做到位,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陳定迎說。

防控得當,緩解物資緊缺

在駐港部隊退伍後回到家鄉豐順,陳定迎從一名基層民警做起,多年的歷練讓他更懂得群眾想什麼、要什麼。

在當地老百姓的眼中,他是一位“硬核”書記,雖退伍多年卻仍保留著軍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作風—每天7時起床,晚上9時後才能下班,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又能注意細節。

防控物資緊缺是普遍性難題,陳定迎首先關注到了這一問題。

為有序保障戰疫一線工作人員的物資需求,陳定迎既是留隍戰疫戰區的“指戰員”,又是“後勤兵”,他知道全縣的防控物資非常緊張,為了不增加防控物資保障壓力,他採取各種方式,大力發動熱心鄉賢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助力留隍戰疫。

“除夕那天我接了一晚上電話,很多鄉賢主動聯繫我,想給家鄉捐款捐物,我很感謝他們。”在陳定迎的努力下,眾多鄉賢和群眾紛紛慷慨解囊,防疫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防疫一線。

目前,留隍鎮已募集資金230多萬元,以及一大批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基本實現了防疫物資“自給自足”。

“當好鄉鎮幹部,能做到‘心裡裝群眾、腦中有宏圖、手中有方法,腳下接地氣’才算合格。在原則問題上能擔當,在具體問題上能靈活,同時還要有心懷一方土地的誠摯感情。”陳定迎告訴《南方》雜誌記者。

雖然對下屬要求嚴格,陳定迎卻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

“在今年的疫情期間,陳書記不單放棄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還十分關心幹部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辛苦貢獻。”一名鎮幹部告訴《南方》雜誌記者,“陳書記還在飯堂下廚,為留守在鎮裡的幹部做飯炒菜,給我們露了一手!”

真幹實幹,“有關民生的先復工”

“老鄉,春耕開展得怎麼樣?疫情防控力度還可以嗎?”3月5日下午,陳定迎奔波在留隍鎮黃砂田、庶溪、茶背等村,檢查督導疫情防控、新農村建設、衛片違法圖斑整治、茶背工業園規劃建設、春耕等工作。

“我們縣的定位是國家級的旅遊度假區,雖然現在沒有遊客,我們也結合防控工作,對復工復產做了部署和安排。”陳定迎介紹,“確實比較緊迫的、牽涉到民生的工作,先復工復產,例如春耕工作。”

目前正是復工復產的重要時期,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

2019年3月上任以來,陳定迎帶領班子成員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目標,以建設特色小城鎮和全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為契機,通過深入到全鎮各村走訪調研,結合留隍的歷史底蘊、山水景觀、客潮文化、資源稟賦,優化提升發展思路,科學謀劃留隍發展佈局。

短短一年時間,進城大道加鋪了瀝青、潮客文化廣場投入使用、第二人民醫院門診樓掛牌啟用……一批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正有條不紊推進。

“現在我鎮發展任務很重,但受疫情影響,工人還沒到位,影響了工作進度。”陳定迎焦急地說。

留隍鎮在建項目比較多,由於很多施工人員還沒有到位,在建工程只能暫停。為有效解決項目建設的用工問題,不影響項目建設進度,陳定迎想了很多辦法,積極引導本地的工匠就近就業。大工程做不了,那就局部先動起來;人員實在不夠,就先做好前期工作。

“總之就要先動起來,辦法總比困難多。”陳定迎堅定地說道,“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的部署要求,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推動企業復產、項目復工,加快推進古善堂修繕工程、宋代古鎮一期項目、軍塘湖溼地公園和紅崬山文化公園以及東留農貿市場、韓江東留段堤岸綜合整治工程等多項重點項目,做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

【記者】石靜瑩

【通訊員】鄭木水

【文章來源】《南方》雜誌2020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