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干部就越要上"

既当疫情战区的指战员,又当“后勤兵”,陈定迎跟全国广大基层干部一样,舍小家顾大家,把防疫战场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考场,全天候坚守岗位,战斗在一线。

【特写镜头】

到溪北村临时劝返站、长林检测点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到县直有关部门研究安置区、军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等工作,参加留隍镇及紫琳学院建设有关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潮客小镇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陪同县委主要领导到溪南村调研……

梅州市丰顺县的居民,只要打开丰顺电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在“新时代·新足迹—书记、局长去哪儿了”板块中就可以看到陈定迎的日程安排。作为丰顺县留隍镇党委书记,自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陈定迎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从1月24日开始,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党委书记陈定迎跟全国广大基层干部一样,舍小家顾大家,带领留隍镇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把防疫战场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考场,全天候坚守岗位,战斗在一线,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表率、树信心。

雷厉风行,冲在战疫第一线

丰顺县留隍镇地处梅州、潮州、揭阳三市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总面积428平方公里,是全梅州市面积最大的乡镇,人口近11万,外出乡贤众多,村落极为分散,致使疫情防控的任务重、压力大。

走进留隍镇,随处可见道路边防疫宣传横幅悬挂在醒目位置,大喇叭每天不间断用接地气的潮汕话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除夕前一天上午,在梅州市开完抗击疫情的动员大会后,陈定迎下午回到留隍镇,开始部署疫情期间的工作,“现在是全民总动员”。

“其实早在村民陆续回村过年时,镇里就已开始着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西洞村党支部书记周凤妹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陈定迎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议,部署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防控要求,迅速发动全镇干群8000多人投入到防疫一线,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强大合力,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部署到位、防控到位。

“每天白天要关注统计数据,因为数据随时都在变化。到了晚上要进行研判以及数据的上报,这成为我近期的工作常态。”陈定迎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即便是现在疫情有所缓解,还是马虎不得。”

按照“外防输入”的防控要求,陈定迎敏锐意识到:留隍镇多条道路与揭阳、潮州相通,带来了疫情输入风险,他开始在多个路口设置检疫点。

“上级只要求在两站一场一港口设置检疫点,留隍没有这些站点,又不是省界,没必要这么大动作吧。”有干部提出疑问。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必须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陈定迎坚定地表示,从1月26日开始,留隍镇自我加压,率先设置了6个与潮州、揭阳等交界路段的疫情防控临时检测点,派驻由镇干部、派出所、卫生院、综合执法队和村干部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每天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值守,对进入留隍镇人员车辆进行登记、体温测量,并做好劝返工作,牢牢守住了全镇疫情防控的大门。

为了能及时掌握全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动态,确保防控部署落地落实,陈定迎始终以战时状态扛牢扛实责任担当,坚持“白加黑”“5+2”工作方法,高效运转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他白天“跑现场”督导工作、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晚上汇总信息、分析研判,以细之又细的工作要求,及时查缺补漏,做到清晰全镇疫情防控工作。

留隍镇干部小郑告诉《南方》杂志记者,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间驾车里程数是往月的4倍多,在一次下乡支援的途中,陈定迎的小车发动机“罢工”了,一直打不着火。他紧急借了一辆车,保证下乡的任务顺利完成。

“越是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干部就越是要上,任务重不紧要,关键是要把防控工作做到位,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陈定迎说。

防控得当,缓解物资紧缺

在驻港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丰顺,陈定迎从一名基层民警做起,多年的历练让他更懂得群众想什么、要什么。

在当地老百姓的眼中,他是一位“硬核”书记,虽退伍多年却仍保留着军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作风—每天7时起床,晚上9时后才能下班,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又能注意细节。

防控物资紧缺是普遍性难题,陈定迎首先关注到了这一问题。

为有序保障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需求,陈定迎既是留隍战疫战区的“指战员”,又是“后勤兵”,他知道全县的防控物资非常紧张,为了不增加防控物资保障压力,他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发动热心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助力留隍战疫。

“除夕那天我接了一晚上电话,很多乡贤主动联系我,想给家乡捐款捐物,我很感谢他们。”在陈定迎的努力下,众多乡贤和群众纷纷慷慨解囊,防疫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防疫一线。

目前,留隍镇已募集资金230多万元,以及一大批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基本实现了防疫物资“自给自足”。

“当好乡镇干部,能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才算合格。在原则问题上能担当,在具体问题上能灵活,同时还要有心怀一方土地的诚挚感情。”陈定迎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虽然对下属要求严格,陈定迎却也有铁汉柔情的一面。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陈书记不单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还十分关心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辛苦贡献。”一名镇干部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陈书记还在饭堂下厨,为留守在镇里的干部做饭炒菜,给我们露了一手!”

真干实干,“有关民生的先复工”

“老乡,春耕开展得怎么样?疫情防控力度还可以吗?”3月5日下午,陈定迎奔波在留隍镇黄砂田、庶溪、茶背等村,检查督导疫情防控、新农村建设、卫片违法图斑整治、茶背工业园规划建设、春耕等工作。

“我们县的定位是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虽然现在没有游客,我们也结合防控工作,对复工复产做了部署和安排。”陈定迎介绍,“确实比较紧迫的、牵涉到民生的工作,先复工复产,例如春耕工作。”

目前正是复工复产的重要时期,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2019年3月上任以来,陈定迎带领班子成员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以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全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为契机,通过深入到全镇各村走访调研,结合留隍的历史底蕴、山水景观、客潮文化、资源禀赋,优化提升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留隍发展布局。

短短一年时间,进城大道加铺了沥青、潮客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挂牌启用……一批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

“现在我镇发展任务很重,但受疫情影响,工人还没到位,影响了工作进度。”陈定迎焦急地说。

留隍镇在建项目比较多,由于很多施工人员还没有到位,在建工程只能暂停。为有效解决项目建设的用工问题,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陈定迎想了很多办法,积极引导本地的工匠就近就业。大工程做不了,那就局部先动起来;人员实在不够,就先做好前期工作。

“总之就要先动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陈定迎坚定地说道,“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动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加快推进古善堂修缮工程、宋代古镇一期项目、军塘湖湿地公园和红岽山文化公园以及东留农贸市场、韩江东留段堤岸综合整治工程等多项重点项目,做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

【记者】石静莹

【通讯员】郑木水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0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