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就是責任” 成都大邑教育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延期開學以來,成都市大邑縣教育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線上教學。積極響應市教育局“停課不停學”號召,在教育科、中小學教育研究室的指導下,全縣學校組織教師開展多樣的線上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居家自主學習,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做到居家而不誤學。

實地調研

積極開展戰“疫”保學工作

期間,大邑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鄧蔚在縣教育局領導楊文學、顧劍波、文毅的陪同下,走進潘家街幼兒園、大邑中學、南街小學實地調研戰“疫”保學工作。鄧蔚詳細瞭解學校(幼兒園)開展的相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學校(幼兒園)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細化環節管理,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確保復學後校園安全健康。

成都市、大邑縣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實地檢查指導安仁鎮學校、潘家街小學、南街小學、大邑中學疫情防控工作。執法大隊詳細查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兩案九制”、防疫物資儲備等情況。要求學校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科學宣傳。

同時,大邑縣教育系統黨工委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羅瑾帶領德育藝體教研室、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走進南街小學,實地指導以“踐行初心使命,築牢生命屏障”為主題的《教育關注》電視欄目拍攝工作。大邑縣沙渠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中瓊到大邑縣龍鳳小學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校長趙小剛彙報了環境消毒、物資籌備、線上教學等疫情防控工作。王中瓊對學校防疫工作給予肯定,要求學校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復學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戰”

“宅”家活動豐富有趣

“一雙公筷,健康常在”。在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大邑縣 37 所中小學同步開展的“舌尖上的防疫戰”之“我參戰、我推廣、我踐行”雲上主題班會,通過線上會議把文明、健康的用餐理念傳遞給全縣的學生、家長和教師,達到自覺踐行“公筷公勺”的目的。

大邑縣王泗學校工會通過微信平臺組織教師開展“居家特色廚藝大比拼”活動。酸菜魚、熊掌豆腐、青花椒魚、草莓蛋糕……教師帶動學生在線慶祝“三八婦女節”,用親手製作的美食讓“宅家”過的有滋有味。期間,大邑縣潘家街小學少先隊大隊開展了“我為生活添‘綠色’”植樹節活動,引導學生做綠色的播種者、傳道者、守護者。

“宅”教不“窄”育

“五育並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停課不停學,宅家學素養”。大邑縣教育局積極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工作,各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適度調整,確保學生“宅”家學習效果不打折。實驗中學以“數”說疫情為主題,組織學生收集新冠肺炎疫情數據,製作“疫情變化表”,加深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大邑中學開展生活自理、行為自律、人格自立的“三自”育人模式;韓場學校、董場學校、新場學校、金星學校、花水灣學校、出江學校、悅來學校師生認真按照網絡教學作息時間表進行教學,各學科教師不僅精心備課、提前候課、答疑解難,還為學生策劃多樣的趣味活動;王泗學校“宅”教不“窄”育,線上文化學科教學與音、體、美、勞教育同步並舉,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南街小學“因科制宜”,紮實開展“五育並舉”菜單式居家樂學系列活動。

防疫期間,南街小學、敦義小學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帶頭做好延期開學線上教學工作。下沉年級、班級,加入到班級 QQ、微信“學習群”,每天瞭解線上教學狀況,及時總結學習輔導情況,提出優點,指出不足。

線上“線下”全覆蓋

教育教學、各類輔助不留死角

全縣各學校線上教育教學積極開展的同時,各類輔助工作也同步展開。潘家街小學分學科開展以“如何提升線上教學的有效性”為主題的雲端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龍鳳小學組織教師深入村(社區)為家庭經濟困難、暫時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孩子“送教”上門;沙渠學校在抓實疫情防控、線上教學、復學準備的同時,引進“築渠引水”“吹沙鍊金”的“文化石頭”,著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安仁鎮中心幼兒園推薦繪本,助力孩子“宅”學樂趣,引導“親子”共讀共享;蔡場中心幼兒園教師“雲家訪”、高山小學教師“上門家訪”,拉近了與孩子、家長的距離;悅來中心幼兒園成立疫情防控心理輔導小組,研究制定心理疏導方案,做好學生、家長心理輔導。

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求各學校繼續認真落實線上教學“全面覆蓋、全員參與”,提升線上教學的有效性,做好學生心理輔導,消除疫情帶來的焦慮、煩躁、乏味、孤獨、抑鬱等情緒,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王宋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