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了不起的我》2、思維進化,世界從此不同



能夠聆聽何需閱讀

點擊上方藍色標識讓曉書童說給您聽




解讀《了不起的我》2、思維進化,世界從此不同



上期節目我們聊了“行為的改變”,而驅動行為的底層程序是每個人的心智模式,今天我們在上期節目的話題上更進一步,聊一聊行為的背後,心智模式的進化。

一件事情怎麼影響我們,並不取決於事情本身,而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同樣是半杯水,有的人焦慮因為在他們看來只剩半杯水了,而有的人開心,因為他們看到的是還有半杯水。同一件事情,有的人習慣從外部找原因,有的人往自身探求,這就是心智模式的差異,它是我們慣有的組織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因為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它當然就塑造了我們完全不同的情緒,覺得還有半杯水的人當然表現得更加積極。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罔顧事實來安慰自己,讓自己感覺良好,那不就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嗎?所以好的心智模式僅僅只是帶來好心情還不夠,它還要能夠引發有效的行動。

心智模式分為種,一種是積極的成長型心智,引發探索與變化,另一種是防禦型心智,引發防禦和靜止。

今天這期節目我們想說的是,怎麼儘可能的讓自己從防禦型心智轉換到成長型心智,我們先來看防禦型心智有哪些表現,在其中我們一定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僵固型思維


防禦型心智的第一種表現,僵固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的提出者,德韋克教授因為這個貢獻,獲得了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獎金比諾貝爾獎的要高很多,在頻道里我們也曾送過她的書《成長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作了一個實驗,給孩子們做智力測試題,做完之後誇獎一部分孩子聰明,誇獎另一部分孩子努力。結果在接下來的實驗中,被誇獎聰明的孩子不願意選擇更難的題目,反而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對難題抱有興趣。

這裡誇獎聰明與努力,就激發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誇獎聰明暗含的觀點是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解不出難題只能證明你不聰明。孩子們如果接受了這一點,那他就會努力維護自身聰明的形象,注意力會從外界事物,轉移到自我的關注上,太過於重要和脆弱的自我,這是僵固型思維的最大特點。

而表揚努力暗示著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努力可以發展自己的能力,這些孩子自身沒有包袱,就把目光聚焦到了努力本身上。

僵固型思維的人會覺得努力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完成,說明自己能力不行,他們把所09yj有外界的批評都當做是對於自身的否定。

僵固型思維的本質是一種防禦型心態,他的注意力始終在關注怎麼維護“我很強”這個自我形象上,這極大的妨礙了我們的學習和進步。

回想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表現自己很能幹,怎麼去證明自己是對的。把自我放下,這是突破僵固思維的關鍵。我們總是很在意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不是聰明,我是不是能幹。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特性,而只是我們與環境互動方式的外在表現。

真實的互動方式,是世界向我們提出問題,我們努力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自我得到豐富。

我們經常會反思,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別人會怎麼看我,我做的好還是不好,這些反思都讓我們成長,可是如果脫離了與世界真實的互動方式,把目光全部都聚焦在自我身上,發展反而停滯了。無論我們得到的評價是聰明,能幹還是懂事聽話,無論這評價來自父母、師長、領導還是愛人,都會讓我們死守著一個僵化的評價停滯不前。

所以,不要太執著於自我,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本就不重要,我們怎麼跟真實的世界進行互動才重要。


應該思維


第二種典型防禦型心智叫做應該思維,其本質在於拒絕接納真實的世界,反而試圖讓真實的世界臣服於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規則,二者發生衝突的時候,表現出怨恨、憤怒、焦慮或者沮喪。

有一位年輕人因為職場焦慮找陳海賢諮詢,年輕人剛換了工作,周圍的人都很友善,只有一個同事除外,他去請教問題,這位同事表現出了一種傲慢,這讓年輕人很生氣,暗下決心要超過這個同事,對這個同事的表現就異常的在意,如果同事表現好,年輕人就會很沮喪,甚至見到這個同事都會緊張的地步。

這個例子中的年輕人,就抱有兩個應該思維。首先,他覺得所有同事都應該對他好,而有人表現出傲慢的時候,就令他不高興。另一個,既然同事不尊重他,他就應該超越那個同事。就像是童話故事中好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會戰勝壞人一樣。而當現實與頭腦中的應該發生衝突的時候,焦慮就產生了。

我們當然不應該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喜歡自己,但是難道我們也不能想著要超越別人嗎?當然不是,而是要分清願望和應該的區別,二者本質的不同是能不能容忍現實與想象的差別。

如果是願望,我們當然允許它落空,而應該卻是必須的,只能是這樣的,那結果不如意的時候,焦慮也就在所難免。

理解了應該和願望的區別,年輕人也知道自己想要“超越同事”這是願望而不是必須。這個願望為什麼可以不必須達成呢?因為他自己的價值不需要通過這個同事認可;因為就算沒有超越同事,自己也有進步,年輕人說出了這些原因,他也就從應該思維中解脫了出來。

允許願望落空,不是讓自己放縱。很多時候,越是認識到有些路走不通,越是會尋找別的路,越是接受現實,越能利用現實去實現自己的願望,而不是在焦慮和憤怒中與現實賭氣。

區分願望和現實,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走出應該思維的關鍵。我們當然要接受這個世界不是為自己設計的,宇宙也根本不在乎我們的喜怒哀樂,世界就是存在很多的不公平,人生也就是有諸多的苦難與不如意。

放下對於世界的主觀設想,就像是孩子最終要長大,放下對於童話世界的執念一樣。


絕對化思維


最後一種典型防禦心智叫做絕對化思維。

絕對化思維其實是我們作為生物的一種生存機制,它善於總結規律,把自己所受到的傷害抽象化,然後擴大防禦範圍,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舉個例子,年輕人小A剛剛參加工作,來到一家創業公司,由於公司剛起步,他每天都起早貪黑,因為老闆壓力也很大,對員工也是非常挑剔,小A經常捱罵,工作半年,小A被開除了。

這件事情,如果對小A的傷害比較小,他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在這家公司工作。如果防禦範圍擴大一點,他可能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創業公司工作。如果再擴大呢?他會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市場環境下的公司工作,可能去考個公務員。再擴大呢?他可能覺得自己不適合工作,那他可能會當一個啃老族。

從一家公司不適合自己,到創業公司不適合,再到所有工作有不適合,思維方式就越絕對化,防禦範圍就越大,自我活動的空間也就越小,情緒反應也就越強烈,他的生活,就這樣逐漸靜止了。

對挫折的絕對化,就是絕對化思維的本質。

我們一生要經歷很多的失去,拒絕和失敗,如果我們接納這些痛苦,他們就會慢慢過去,如果我們陷入到對它們無休止的防禦,防禦本身不僅不能消解痛苦,還會讓我們失去當下的生活。絕對化思維的問題就是為了防禦可能的危險,把生活封閉在真空中,從而失去了從真實世界中獲得療愈的機會。

以上便是三種防禦心智模式的典型表現形式。僵固型思維,防禦的是我們內心完美的自我形象,應該思維,防禦的是我們腦海中已有的規則。絕對化思維,防禦的是可能發生的傷害。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用抽象的思維方式,阻斷我們與真實世界的互動。


解讀《了不起的我》2、思維進化,世界從此不同


無限遊戲


我們這個世界存在著兩種遊戲,一種叫有限遊戲,有明確的規則,明確的起點和終點,玩家的任務就是在這個給定的規則框架中成為贏家或者輸家。還有一種遊戲是無限遊戲,他並沒有明確的勝負,玩家最重要的目標是讓這個遊戲能夠繼續下去。

擁有防禦型心智的人,就是把人生當做了有限遊戲,挫折就是最終失敗的結果,所以想盡辦法避免失敗和犯錯。可我們的人生其實是無限遊戲,失敗不是終點,只是遊戲的過程而已。不管我們遇到什麼,遊戲都在繼續,我們要做的,是從暫時的失敗中積累下游戲經驗,給自己加滿血,點好技能,強化裝備,然後重新出發。


創造性思維


如何從防禦型心智向成長型心智轉變呢?陳海賢給出了三個切實可行的技巧,非常實用。

第一目標導向的創造性思維,關鍵詞是“目標”。

陳海賢自己有段時間一直都有拖延的毛病,為了治好自己的拖延症,他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拖延症再見》,後來他的拖延症舊病復發,他本來打算再寫一本《拖延症再見2》,可他的症狀突然消失了,為什麼?

因為他要開始準備付費音頻課程“自我發展心理學”,這就是他一個很重要的未完成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之後,滿腦子都是這件事情,讀書收集資料,他的生活立即就變得緊張有序。如果沒有這個目標,哪怕他有再多克服拖延症技巧,他都承認並不奏效。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應該向那些成功的人學習,他們很努力,所以我們也要很努力。但這中間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他們根本就不關心自己努不努力這件事情,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這件事情本身上,而努力僅僅只是自發的一種狀態,是創造活動的副產品。而當一個人沒有這樣的目標,那麼他只知道努力就是對的,努力就成為了目的本身。

於是,我們買了很多書,卻很少翻開,我們辦了健身卡卻從來不去,我們制定了很多的計劃,卻從來沒有認真執行。

我們更是像在表演一場叫做努力的行為藝術,用擺出努力的姿態,滿足自己心裡應該努力的想法。

另外,創造性思維把事情分成了兩部分,一邊是我們想要完成的目標,另一邊是我們所面臨的現實,二者之間的肯定是存在差距的。

比方說,我們有繼續讀書深造的願望,但是經濟上不允許,我們該怎麼辦?這很現實,沒辦法,我們承認現實中的無奈。一般人會想,我現在連錢都沒有,談什麼讀書深造,於是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目標。而創造性思維的人會想:我想要深造,現在沒有錢,那我怎麼實現目標呢?有錢是達成目標的條件,ok,那我先去掙錢。而在掙錢的時候,心中的目標一直都在,他明確的知道自己現在為什麼要這麼做。

創造性思維是用目標來思考現實,先想我要什麼,再想現實如何,環境能給我提供什麼,然後想辦法彌補目標和現實之間的鴻溝。

有年輕人問馮侖:“我想創業,可是沒錢怎麼辦?”馮侖說:“創業都是先有夢想,然後找錢來實現夢想,有錢去創業就不叫創業了。”


控制兩分法


進化為成長型心智的第二個技巧,叫做“控制兩分法”。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是專注精進,後半句則是順其自然。這是保持積極上進,且內心平靜的法門。

有一個博士生,他需要發表一篇論文才能畢業,他很焦慮,因為他覺得論文能不能發自己決定不了,他既不知道實驗數據是否理想,也不知道導師會不會有空幫自己改文章,更不知道編輯的態度會如何。這些擔心確實都是實情,這種不確定不可控的感覺的確令人焦慮。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所有不可控的事情背後都有可控的成分。比如,多做幾次試驗會有更大的幾率得到理想的數據,他多催幾次導師,導師更可能給出反饋。這些都是他能做的事情。

控制兩分法並不複雜,它執行起來困難是因為我們總是去想一件事情重不重要,而不是去思考這件事情我能不能控制。

這當然也很正常,但是這樣會讓我們聚焦去擔憂最終的結果,而不能聚焦在當下的行動。

這個是一個很明顯的BUG,需要指出。我們要刻意的告訴自己,就算它很重要,那又怎麼樣呢?就算我成天擔心它,我依然沒有辦法控制它的結果。不應該任由它引發焦慮,破壞自己的行動力。

其實之前說的僵固型,應該和絕對化思維的問題都在於沒能區分哪些是我能控制的。僵固思維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無法控制的聰明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能控制的努力上;應該思維試圖用頭腦中的規則去控制無法控制的世界,必然焦慮怨恨;絕對化思維把我們的控制範圍不斷擴大,又讓我們因為挫折,放棄掉那些原本可以控制的東西。


解讀《了不起的我》2、思維進化,世界從此不同


正念思維


從防禦型心智轉變到成長型心智的最後一個技巧,叫做正念思維。

陳海賢接受正念培訓的時候,老師說:“我們的心無時無刻不是浮的,念頭不斷的升起,這些念頭把我們帶離此時此地。為了讓心安頓下來,我們需要一個焦點,在這個焦點上保持足夠長的時間,就會變得專注。而一專注,我們就是事情之中了。”

正念思維強調專注當下,強調此時此刻。便於理解陳海賢也稱它為“近的思維”,與之相對的就是“遠的思維”。

近的思維是關注正在發生的,事實的,近的事情。而遠的思維則關注想象中的、抽象的,遠的事情。

我們經常會說:這一切有什麼用?我為什麼總是倒黴?我根本就做不到。你看,一切,總是,根本。這些關鍵詞都是概括和抽象的,典型的遠的思維特徵。所以我們在說話思考的時候,儘量使用描述性的語言,而不是評價性的語言。

比如說我們看完一部電影,好的評價多半是劇情緊湊,演員演技好,情節吸引人之類的。我們總是習慣於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想法和評價把所看到的東西給封裝起來,不要這樣,只是認真的去看眼前所發生的事情,不要急著把它封裝起來,結果反而會看到更多。

假如我們評價說這位媽媽控制慾很強,她的孩子很聽話,其實就已經不自覺的把她們放在了一個難以改變的位置上,所以陳海賢會用描述性的語言,這個媽媽在諮詢師裡指著女兒說你不準這麼做,女兒低著頭一言不發。相比之下,在這樣的描述中,隱藏著更多的信息與可能。

再有,我們提問的時候需要問具體的問題而不是抽象的問題。

經常有人來諮詢陳海賢:陳老師,我很內向怎麼辦?我容易緊張怎麼辦?我有拖延症怎麼辦?提出這些抽象的問題,我們以為自己是在解決問題,其實根本不是。

面對抽象的問題,陳海賢會回答說,你很內向,和人打交道會緊張,那你遇到哪些人會緊張,遇到哪些人又不會呢?你在什麼場合會緊張,在哪些場合又不會呢?他這麼問的目的,是希望諮詢者能用近的語言描述生活,緊張並不是因為內向,這個原因太遠了,只有看到自己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才能發現我們能控制的那個部分,找到它進而找到出路。

以上,便是向成長型心智轉變的三個切實可行的技巧。目標導向的創造性思維,思考行動的控制兩分法和直面現實的正念思維。


順應與同化


在節目的最後,依然是對之前內容的反思。

剛才我們說了很多限定自己思考的應該思維,那我們說的這些會不會提供了另一種規則,塑造了另一種應該思維呢?不應該有應該思維,這或許本身就是一種應該思維。

在這裡陳海賢說,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知識都只是局部的知識,當然也包括這本書在內。當我們明白,在這些知識之外,還有很多未知空間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被已知所束縛。

心理學大師米紐慶說,確定是改變最大的敵人,有彈性的思維,總會有不確定的部分,這也為改變留下了空間。

我們的思維應對環境有兩種方式,一種叫做同化。就是用我們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去理解新發生的事情,把新發生的事情加以裁剪,讓其符合我們原有的認知模式。

當我們同化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感覺所有的事情都是已知的,它們不過就是在重複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話說,陳海賢在一學期的授課之後,有位同學說,老師你所說的就是積極樂觀嘛,我早就知道了。其實這不是陳海賢講的東西,是這位同學腦海中已有的東西,他把整整一學期的課,全部塞進了積極樂觀的固有認知裡,然後說自己早就知道了。

知道自己不知道,其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陳海賢自己也曾經犯過這個錯誤。當年他讀了一些哲學書籍,後來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想,這不就是某某哲學流派的思想嗎?無非就是改頭換面而已,沒啥新鮮的。

一次,他跟一個同學聊天,他說,我們學的東西背後就是一些建構主義哲學的思想,這些思想我早就知道了。正在他有些小得意的時候,同學開口說,我學習到了新的東西,估計你沒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強化你原有的東西罷了。

這真是當頭棒喝,驚醒了他。從此之後,陳海賢每次學習新東西,都會努力把原有的東西放下,就算要聯繫自己已有的知識,也會努力看到其中的差異。

這也就是另一種適應方式,叫做順應。

如果同化是改變事物來符合我們頭腦中的認知,那順應就是改變自己的認知來適應新的事物。承認自己不知道,承認自己只掌握局部的知識,會不斷的讓新東西進來,不斷的改變我們的自身。

順應相比於固守已知的真理當然要更加痛苦,因為需要要面對思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可是我們需要迎接這樣的不確定性,改變由此發生。

多給自己一些問題,而不是答案。這些問題會讓我們去探索,去體驗,去發現新的東西。這樣會經歷很多痛苦,因為過去堅信的東西會被不斷的被推翻,可我們也一直在進化,變得更有趣,更深刻而複雜。


總結


今天我們在上期節目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講了行為背後的心智模式的改變。心智模式分為積極的成長型心智和消極的防禦型心智,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讓自己從防禦型心智向成長型心智轉換。

首先、介紹了防禦型心智的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僵固型思維,過於關注自我,一切行為都是在維護“我很強”的自我形象。把自我放下,其實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我們與真實世界的互動方式才重要。

第二種、應該思維,拒絕接納真實的世界,試圖讓真實的世界臣服於自己的想象,二者必然衝撞,進而引發焦慮與怨恨。我們需要區分願望和應該,這是走出應該思維的關鍵。放下對於世界的主觀設想,接受它的客觀真實,就像是孩子最終要長大,放下對於童話的執念一樣。

第三種、絕對化思維,這是生物的生存機制,把自己受到的傷害抽象化,然後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擴大防禦範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挫折與痛苦是生命中的必然,接納它們,它們就會過去,無休止的調動防禦,不僅不會消解痛苦,還會關閉生活的大門,失去從真實世界獲得療愈的機會。

我們的人生是無限遊戲,沒有明確的規則和的勝負,失敗當然也不是終點,只是過程中的一部分。無限遊戲總會繼續,我們要做的是從暫時的失敗中積累經驗,整裝出發。

其次,我們給出了從防禦型心智轉變到成長型心智的三個實用技巧。

第一、以目標為導向的創造性思維。明確的目標是激發行動力的前提,我們要的努力,堅持,不拖延,都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我們實現目標路上的副產品而已。現實和目標之間肯定存在差距,正視它,用目標思考現實,明確自己要什麼,環境能提供什麼,然後想辦法彌補現實與目標之間的鴻溝。

第二、思考行動的控制兩分法,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不糾結我們無法控制的。這是保持積極且內心平靜的法門。我們的思維有一個嚴重的BUG,總是去想一件事情重不重要,而不思考我能不能控制。明確的指出這個BUG,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能控制的事情上,不讓不可控的事情引發焦慮,破壞我們的行動力。

第三、直面現實的正念思維,又稱之為近的思維,讓我們關注正在發生的,真實的事情,而不去關注那些想象中的,抽象的,遠的事情。儘量用描述性的語言,記錄事實,而不是用評價性的語言,把看到的一切都用自己的態度給封裝起來,這樣我們能夠看到更多。也不要提出那些抽象的問題,而是要回歸到真實的場景之中,具體的事件過程當中,我們才能從中找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進而找到出路。

最後,我們對心智模式的轉變進行了反思,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都只是局部的知識而已,包括這本書在內。明白我們知之甚少,明白未知無限,自己才不會被已知束縛。

思維應對環境有兩種方式:

同化,用我們已知的觀念去理解新發生的事情,然後把新的事情加以裁剪,讓其符合我們原有的認知。所有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不是新知識,而是強化我們原有觀念的材料。

順應,改變自己的認知來適應新的事物,放下自己已知的,承認自己不知道,新的東西就會不斷的湧進來,讓自我不斷的改變。

順應當然要比同化痛苦,因為我們需要面對固有堅信的坍塌,面對思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可這讓我們能有所改變,變得更加有趣,複雜而深刻。

這期節目的內容並不那麼容易理解掌握,我推薦所有想要遇見更好自己的同學去閱讀原書。《了不起的我》在微信公眾號和喜馬拉雅音頻內都有連接,方便同學們直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