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股預晒一季報 亞太藥業成唯一虧損

伴隨2019年年報行情,多隻個股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亮相A股。據Wind統計,截至3月16日,兩市共有56股預報了2020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除了尚不確定盈虧狀況的宜通世紀(300310)外,逾七成個股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喜。經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花園生物等8只個股預計今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最大降幅在50%以上。相比之下,亞太藥業成為目前唯一一隻預計2020年一季度業績虧損的個股。

七成個股一季報預喜

據Wind統計,截至3月16日,在已披露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的56股中,除宜通世紀外,逾七成個股一季報預喜。

經Wind數據統計,按照業績預告類型劃分,業績報喜的公司分為預增、略增、續盈、扭虧四種類型,其中預增股有21只,略增股13只,扭虧股為1只,續盈股共有4只。也就是說,目前共有39只個股預計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喜,佔目前明確2020年一季度經營狀況公司數量的比例約70.91%。

Wind顯示,從預告淨利潤上限來看,有13股預計2020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在1億元以上,包括崑崙萬維、湯臣倍健、遊族網絡、姚記科技、同花順、贊宇科技、克明面業等。前述13股中,崑崙萬維預計2020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數額最高,約6.02億元。

淨利潤增長率這一指標更能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據Wind統計,以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統計口徑,有22股預計2020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在50%以上,包括長盈精密、樂心醫療、同和藥業在內的14只個股預計2020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更是在100%(含100%)以上。

增幅最大的當屬奧飛數據。據奧飛數據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7030萬-7310萬元,歸屬淨利潤最高增長幅度為413.59%。

按照Wind行業劃分,39股2020年一季報業績預喜的公司分別來自醫療保健、信息技術、日常消費、工業等七大行業。經統計,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為15股。同和藥業、博雅生物、陽普醫療、樂心醫療等4股則屬醫療保健行業。

8股業績最高預降超五成

經統計,包括碩貝德、花園生物在內的16股則預計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憂。

具體來看,預計2020年一季報業績報憂的16股中,分為預減、略減及首虧三種類型。經Wind數據統計,按照預告淨利潤同比下降最大幅度為統計口徑,這16股2020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幅度均在10%以上。佳士科技、貝仕達克、智動力、元力股份、安科瑞、光莆股份、宏達電子7股預計2020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同比最大降幅在10%-30%(含)區間。北陸藥業則預計2020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最大降幅為40%。

陽穀華泰、花園生物、漢宇集團、潤禾材料、碩貝德、石大勝華、隆利科技、亞太藥業8股2020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預計同比最高降幅則超過50%(含),佔目前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憂公司的數量比例為50%。其中隆利科技、石大勝華預計2020年一季度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最大幅度則在八成以上。

業績報憂的16股中,多數個股均表示業績下降受疫情影響。隆利科技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300萬-1000萬元,同比下降65.51%-89.65%。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隆利科技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公司及相關產業鏈復工延遲,並且復工後員工到崗率大大降低,產能嚴重不足,公司成本佔比上升,對公司的生產和經營造成負面影響”。花園生物亦在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物流不暢,本期維生素D3產品售價同比下滑,使公司利潤下降。

從上市板來看,預計2020年一季報業績報憂的16股中,石大勝華為主板上市企業,亞太藥業為中小板上市企業,其餘14股均為創業板企業。

亞太藥業現虧損

2020年一季報業績報憂的16股中,亞太藥業的業績表現最差,也是目前唯一一隻預計2020年一季度業績虧損的個股。

亞太藥業從事的主要業務為醫藥製造業務,包括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的客戶為醫藥商業、配送企業及醫療機構。數據顯示,亞太藥業預計2020年1-3月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1500萬至-2500萬元。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亞太藥業稱“公司計提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溢價收益、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計提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增加;紹興濱海新城新建的‘亞太藥業現代醫藥製劑一期、二期項目’部分生產線已投入生產,相應折舊費用、水電氣及人工工資費用增加;公司失去對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控制,本期未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公司一季度銷量有所下降,致使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

自2019年遭遇子公司失控的尷尬之後,亞太藥業陷入“多事之秋”。作為曾經的盈利功臣,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反倒成了亞太藥業的業績“拖油瓶”,亞太藥業2019年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則鉅虧逾20億元。

中國證監會以亞太藥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為由,對公司及上海新高峰原實際控制人任軍進行立案調查。同時由於公司已失去對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的控制,且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無法恢復正常經營,從事CRO業務的核心人員等相繼離職,公司的CRO業務出現停滯。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亞太藥業證券事務代表進行採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證券事務代表不在,暫時不方便接受採訪”。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相關問題會幫忙轉達,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前,還未得到亞太藥業證券事務代表的相關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