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必要在農村建房嗎?有何建議?

吳冠秀


個人認為還是有必要再農村建房的

一、現如今農村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和留守兒童居多,他們沒有退休金之類,那麼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種地和乾點零活補貼家裡開銷。

二、如果現在都搬到城裡住首先要買房吧?但是現在我們縣城房價也不低,我是90後目前都付不了首付,就算有的家庭能買起或付得起首付,但是靠什麼維持生計,中年人可以找份工作但是中年人一般都是上有老人要侍奉下有小的要看護,而且我們縣城消費也不低。本來我也想讓孩子去縣城上學的 可是公立學校要房產證 私立學校學費太貴而且還要學習好的,學習差的還不接收。所以我們目前正在努力掙錢在縣城付個首付 讓孩子也受到高等教育。


鄉村莎姐


導讀:【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小伊】這幾年雖然在城市定居,但是每年也會回農村居住一些時日,如果有人問我現在還有必要再農村建房嗎?我會堅定地回答:“有必要”,我大學是土木工程專業民建方向,希望有些建房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

一、為什麼說有必要在農村建房子?

我農村老家的房子四五年了,去年翻修了一次,加了一個彩鋼屋頂防止屋頂漏水,以我自身的經歷來告訴你為什麼要在農村蓋房子:

  • 1、父母在農村安享晚年。我父母如今60歲了,在幫我帶孩子,父親在旁邊打零工,母親在家做飯收拾房子,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雖說這樣的生活在年輕人看來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兩位老人來說不一定使他們想要的生活。他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已經適應不了城市的生活,有時候還是想回農村安度晚年。過兩年孩子大了,如果父母的身體健康允許,我覺得他們會農村或許使他們想要的生活,等他們身體不允許或者想回城裡了再接他們回城市生活。

  • 2、回農村過春節或者省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雖然現在定居城市,但是親戚朋友很多都在農村,每年都會回去一段時間。特別是春節的時候,城市裡沒有“年味兒”,每年都會陪父母回老家串親戚,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房子,用父母的話說:“不是一兩天,住別人誰家都不合適。”有時候老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也是,我們需要回去幾天,在別人家住總歸不太好,但是農村也沒有酒店或者旅館,實在不方便。但是如果有自建房,住起來也就自在了很多。

  • 3、自己退休後回農村養老。我雖然現在在城市上班,但是年老退休後還是想回農村養老,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我有農村人的傳統思想“落葉歸根”。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城市裡都是“鋼筋水泥”的城市,在城市住在高樓裡,始終沒有農村“腳踏實地”的感覺。況且我一直覺得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年老的時候還是想輕鬆一些,回農村種花種菜養養小動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結:回農村的前提就是老家有房子,如果回去住別人家,畢竟他們也都是一家人,忽然闖進他們的生活,給他們造成不便不說,自己也沒有家的感覺,這就是我想在農村建房的原因。


二、關於農村自建房的一些建議

因為我自己本身在建築行業從事工作,以後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想在農村老家自己設計建造一所房子,以下是我對農村自建房的一些建議:

  • 1、專業團隊設計圖紙。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村人也都富起來了,很多人在村裡花幾十萬或者百萬建房子,但是建好之後“難看還不實用”,比如說(1)層高太高,外觀不好看,內部不好裝修,空調降溫和升溫很難;(2)進深太大,屋內空蕩蕩的顯得冷清。我建議農村人也要找專業設計團隊根據自身需求設計一套“專屬”建築圖紙,不僅會漂亮很多,而且也更實用,說不定還會省錢。

  • 2、專業的施工團隊。首先我並不是說農村的施工團隊不好,大多數農村的施工團隊有豐富的“經驗”,也正是所謂的“經驗”阻擋了他們的革新,他們十多年可能只會蓋那一種房子,甚至很多施工團隊看不懂圖紙。我們村曾經有些施工隊蓋一米多的時候發現牆歪了,也有人建好了發現留的樓梯位置太小,樓梯歪歪斜斜就是上去了,頗有“藝術感”。

  • 3、房子裝修。如果說建築結構是房子的內在,那麼裝修就是體現房子的外在美,建築裝修往往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在農村建好房子後裝修一下會讓房子更漂亮。

小結:在農村人心裡可能會覺得花錢花圖紙完全是浪費錢,我倒是不這麼覺得,我認為建築圖紙設計的好,不僅漂亮實用,也會節省很多材料和人工,降低成本。我知道農村攢錢蓋房子不容易,那麼既然蓋了,為什麼不蓋一個既好看又實用的小洋樓呢?

結語: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在農村老家自己設計施工建“小洋房”安度晚年,你覺得怎麼樣呢?歡迎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為作者親自獨立撰寫,今日頭條首發,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伊人間


在農村建房我認為可行,現在像我們文山市的農村,入村道路全部硬化,電通水通。生活還是很方便的,村裡的大多數人家都有了小汽車,摩托車,到鎮上採購物質,小孩讀書,到鎮衛生院看病也行。

在本村建房,起碼宅基地很便宜,也就是辦證需要幾百塊錢。像我的老房子翻新,建二層半380平米,佔地160平米,二十萬左右可以建成毛坯房,簡裝修在25萬左右。門口100米長圍牆6萬元,院子200平方以前已經硬化。

下面就是買點沙發,家用電器,太陽能等生活用品2萬元。

綜合以上,預算53萬元。就可以達到現代化生活水平,居住面積和空氣質量那是讓城裡人好不羨慕。

我們村離鎮車程3分鐘,離文山城車程50分鐘。

我認為如果在農村收入穩定的話,或者在城裡工作苦錢,週末可以回老家度假的人群。在農村建房很划算。回老家,鄉親聚一聚吹吹牛聊聊天,生活也是很愜意的。

這樣大的房子,在文山市裡沒有300萬可買不下來。






七都利農


如果要是條件允許的話,是可以建的。 現在農村和城市的道路已經基本沒有區別了,首先非常感謝國家把水泥路修到每一戶門口,讓我們農村人從此不在受到雨後要宅家的詬病。 我是農村人,我認為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也很不錯了,現在每個村裡都有幾個環衛工,再也不是以前的髒亂差了。 現在的農村超市商品非常多,生活物質也是應有盡有。 在城裡買了房子所有生活物資全部都要購買,如果沒有穩定工作真的很難在城裡有質量的生活下去。反觀農村除了電器基本所有都可以自足,例如今年疫情影響,在農村基本上不用擔心生活物資的影響。 如果在外面有了穩定的工作,安了家落了戶就完全沒有必要在家裡建房子,畢竟房子只是住的,在哪裡都一樣。





玉昆能否脫貧實錄


記得小學四年級,表哥去村裡招生,姥姥那邊的親戚,重來未見過面的那種,無意中看見了我,特意跑到家中商量去寄宿學校上學。小學四年級,大概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從此踏上上學路,記得有次放假在父親背後走,同村的竟然問我是誰?可以說在那時開始,基本上在村裡的活動就少的多了,轉眼大學畢業,工作結婚,定居市裡,回村裡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但心中總是有著一種對家的眷戀與不捨,更加喜歡農村裡的那種寧靜與安逸。也許這就是一種戀家情節吧,總是忘不了生你養你的地方,現在隨著年紀的變大,這種感覺越來越變得明顯,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回家再建房,陪同父母,過這種寧靜的生活。


流l郎l者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出生在農村,農村給我們很多的回憶。對我們70後人來說,哪裡有我們曾經的生活,有曾經爸媽的音容笑貌,有爸媽的溫度;有我們四季裡每日的三餐,還有我們的歡天笑語,有我們的左鄰右舍,有我們小時候的玩伴……在夕陽西下時投下媽媽在田間長長的身影……有條件在農村建一個房子,閒暇之餘坐在那裡溫存一家人在一起的體味。嗚嗚!


大陸的春天


現在農村的宅基地可是香餑餑,不是誰想蓋房子就能蓋的,現在應該審批宅基地建房很嚴格了,必須符合一戶一宅之外,鑑於建房用地減少、新農村建設、鄉村社區規劃等原因,宅基地建房要比以前管控的嚴格,目前為止我們當地農民蓋新房的現象少了,起碼我是沒看到的。


農村蓋房子好處多,但審批不太容易。

在農村有一處院落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畢竟是老家的,農村人有一種很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就是要葉落歸根,年輕的時候無論在哪裡打拼,最後還是會想起老家的種種好處,想搬回來居住。我們鄰村的三個兄弟,都在北方包工程,很有錢的大老闆,幾年前還在老家合夥蓋起來很氣派一處院落,說是給自己父母住的,現在母親不在了父親也去城裡養老了,只留下房屋還僱人看管,說他們以後也回來,逢年過節的也會回來小住。


我去過他們家裝修過,真的很大氣,早幾年就花50萬在農村老家蓋房子,還是有前瞻性眼光的,不像咱們手裡積蓄不多,踟躕猶豫不決,到現在想蓋新房也難了,除了造價好很多之外,宅基地建房審批也要嚴格好多,一般人審批不下來。不過我覺得在偏遠山區和農村審批還要容易些,因為能蓋房子的場地還是很多的,我們是平原地區,宅基地用地確實緊張,大傢伙都搬到公路兩邊蓋房子,哪有那麼多的臨街房宅子。

還有必要建房,但指定規劃區域的可能性大。

農村宅基地房屋,現在雖然還不出來有多大的好處,但以後說不準。很多城裡人都想方設法地想在農村有一棟房屋,哪怕是花大價錢而不可得,可見他們也是有所圖的,也許就是看中了以後農村土地的升值潛力,我們看不到的潛力,因為住在農村太久了,看夠了農村美景,不過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罷了。農民有對本村集體建房用地的使用資格,也是一種福利,不用花大價錢去買,這是商品房比擬不了的,農民蓋房子需要投入的是建房成本。


有必要在農村蓋房子,但隨著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計劃等,必然會走鄉村社區整體規劃的路線,以前只要是宅基地就能建,之後估計會指定規劃區域去建。還要有去按照規劃圖紙來蓋房子,極有可能不會再讓自己蓋房子,社區規劃後建好房屋,然後由村民來購買,這種規劃可能性要大些,因為我們這裡的小區就是如此。所以我想說的是,不是有沒有必要,而是就算你有必要,也不一定能蓋的成。

我的一些不成熟建議。

在農村老家原有宅基地房屋的,就算不住人也要打理好點,爭取別讓倒塌了,倒塌了再危房幾年就不是自家宅基地了,村集體是要收回去的。家裡沒有房屋但有宅基地的,如果村裡讓蓋房子,趕緊去蓋,不知道以後還會有什麼樣的變動,蓋好了手續齊全,就算徵遷也有相應的補償。


多相信有些城裡人或者老家人的前瞻性眼光,他們做投資很少吃虧。比如在農村蓋房子,只要有條件有機會他們都會去投資,前幾年看不到什麼收益和回報,但大頭在後面。現在農村房宅三權分置,所有權、使用權和資格權分置,後面肯定有大的動作,信不信有你去想了。

農村老俗話


在農村建房首先你得有宅基地,農村的宅基地可比城市裡的房子金貴多了,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對在農村建房這個問題,往年人們都不太注意。今年經過疫情影響,農村有宅基地的人都心動了。有條件的人都想回去建個小別墅。節假日的時候可以回去度度假,換個心情。農村的地方大,有房有院子,好多地方都是自來水和天然氣到戶了,道路也是柏油路,交通很便利。城市的房價奇高,拿出城裡一般的房錢就可以在農村蓋個不錯的小別墅了。如果退休了想回家養老一樣不錯。農村空氣新鮮,環境優雅,個別地方自來水都是免費用,院子可以養點花🌸,種點菜,每天喝著沒汙染的水,吃著自己種的有機菜,既陶冶情操又鍛鍊身體,生活成本很低,生活質量很好。不像待在城市裡物價高,生活成本高,壓力大。同樣3000元的退休金在城裡得省著花,在農村大可不必省,菜和水不要錢,房子不用交物業費,就買點米麵油等,生活會過的很悠哉。人常說狡兔三窟,農村有房子的話,再遇見像今年的疫情可以回老家待著,每天在自家院子鍛鍊鍛鍊身體,不像城裡只能待在面積不大的室內。





東嶺新天地小趙家餃子


導讀:目前農村建房地難批。特別是靠近大路,水泥路的水田,旱地。很多人都想等自己黃土起脖子,自己的子女成家立業後,回到自己出生的農村鄉下,種點菜園子,吃點綠色健康的蔬菜。安享晚年,共度餘生。養老,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把自己埋在自家的祖墳邊,每逢清明,大寒節還有晚輩上墳祭奠。


對於現在還必要在農村建房嗎?有何建議?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有機會可以批地建房,或是通過消息可以買的到別人的鄉下房子,建議還是建一棟房子,或是買一棟房子。按著自己的想法,專修的乾淨利落就可以了。建房的時候,要請風水先生,看好風水,選擇旺財,發家,後輩出人才的房屋朝向建房。這樣建出的房子住著心裡舒坦。同時,把路面硬化,路住大點,不僅自己可以方便,鄰里鄉親也可以使用,只要不上幾十噸的大車就行。方便了他人,鄰里關係和睦,住著很安心。同時,修路積德,天佑後人。



其次,房子建的不要太大,兩層就好。一般有3~4個臥室就好。房子太大,一是太花錢裝修,二是自己老了爬樓梯,爬不動,腿腳不靈活,不安全。同時,房子太大不好收拾,打掃衛生。還有就是,房子的構造要保證通風,採光好。



最後,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住,跟的上形式就好。不要過分的花費,人力,財力去修建,量力而行。
否則,又要成為房奴,操心借錢,還債。


荊山朵朵


農村已經很多年不給村民劃分宅基地了,現在即使想在農村蓋房子,恐怕也沒有地方,除非是拆了舊房重新翻蓋,不然即使你是農村戶口,即使你有再多的理由,村裡也不會給你劃出一塊宅基地,讓你蓋房子。正因為如此,現在的農民們,也只能到城裡買樓房。不過,如果你有空閒的宅基地,或者是想翻蓋老房子,那倒是可以的。至於說有沒有必要,那要看你各人的需求和一些具體情況。

如果你已經在城裡買了房子,在城裡工作生活,而家裡也沒有了父母親人,自己以後也不打算再回到農村居住,那就沒必要回村裡蓋房子了。蓋了房子不回去住,豈不是浪費錢財,多此一舉?而如果你還有父母健在,或者說即使父母親已經不在了,而你各人捨不得那塊你長大的地方,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回到村裡重新建房子。

或許現在農村有很多的空房子,年輕人都跑到城裡去了,好多村子只剩下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和買不起樓的村民。年輕的時候,或許願意去城裡生活,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特別是老了以後,思鄉之情更加強烈。我有個遠房親戚,十幾年前,就跟著兒子去了大都市生活,前幾年他回老家過春節,我們見面時他跟我說,都說農村人去城裡住不習慣,我就覺得很習慣。回到村裡卻不習慣,洗個澡要跑出幾十里路,買個菜也要趁著趕集的日子,不能隨時買。冬天沒有暖氣,光靠生煤爐子也還是比不上城裡的暖氣,總之農村就是不方便。



今年春節他又回老家了,因為疫情回不了城市,他再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口氣完全變了。他說,還是住在有院落的房子裡好,還可以隨時到院子裡透透氣,城裡的樓房沒法出門透氣。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忽然意識到,將來如果一直在城裡生活,過年過節不能親自祭拜已故的父母,心裡總覺得不好受。農村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可我這幾年卻覺得還是應該在村裡有個家,葉落歸根可能是每個人願望吧。我打算把老房子收拾一下,每年回來住一段時間,等孫子不用我們照顧了,還是想回來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反正我本人還是喜歡農村的生活環境,我喜歡春天去山裡挖野菜,秋天去山裡收莊稼,喜歡農村的山山水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