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大清國力空前強大,為何最終卻無法打敗一個小小的緬甸?

孤舟一瓢飲


乾隆在位時大清國力雖強,但不等於軍事裝備優良,更談不上部隊戰鬥力強。史載,第4次徵緬清軍總兵力4萬多人,其中滿洲八旗就佔了3成左右。


然而,號稱清軍“精銳”的八旗兵,單兵武器不過是老式的弓箭、刀矛、鳥槍。清軍配備的火炮性能也不佳,連緬軍臨時搭建的木柵欄都無法摧毀。

相比之下,緬軍武器卻普遍優於清軍。當時,緬甸正值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巔峰時期,國力蒸蒸日上,堪稱東南亞“小霸”。

通過購買、搶掠(當時緬甸海盜在東南亞海域十分猖獗)等方式,緬軍從西方殖民者手中搞到不少洋槍洋炮。1766年9月下旬,3000緬軍水陸夾攻軍事要地新街並大敗清軍,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揮了西洋火炮的威力。

不利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也大大抵消了清軍的國力優勢。徵緬戰場山川縱橫、植被茂密,清軍的騎射本領難得施展,還經常遭到熟悉地形的緬軍偷襲。而且,由於交通不便,勞師遠征的清軍後勤難題一直無法破解。

另外,清軍還飽受“煙瘴”(以瘧疾為主的熱帶疾病)肆虐之苦。1769年,清廷第4次征討緬甸。但由於瘴氣感染、作戰傷亡,徵緬戰爭打響不到3個月,4萬清軍就銳減至1.3萬人,減員達70%以上。

只是因為連年戰爭,緬甸消耗也很大,遂主動提出議和,總算給了乾隆一個休兵罷戰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