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庭院經濟富農家


●本報建寧記者站 曾 程

3月12日,在建寧縣均口鎮修竹村,村民劉建民正忙著打理自家庭院裡的蜜蜂箱。“房前屋後整清楚,養點蜜蜂,再種點油菜花,真不錯。”劉建民笑著說,通過發展庭院經濟,不僅美了庭院,還能增加收入,綠色又方便。

近年來,均口鎮把地塊資源還給村民,以庭院整治為抓手,鼓勵村民經營好自家庭院的“一畝三分地”,積極發展小型種養項目。這一舉措既豐富了村民的“菜籃子”,又降低了村民生活成本,拓寬村民的增收渠道,讓小庭院創造大價值,為鄉村振興增色助力。

“發展庭院經濟,找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小切口,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性。”均口鎮黨委書記饒黎明說,讓村民自覺做好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既能美化家園,又能增加收益,很受大家歡迎。

眼下,在建寧縣,發展庭院經濟讓村民增收的例子還有很多。

今年58歲的董江良,是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村民,因患腎病幹不了重活,兩個孩子又在上學,家庭負擔比較重。平時,他編點竹籃緩解生活壓力。董江良在自家庭院前育了臍橙苗,還種了一些蔬菜。“等到臍橙豐收了,可以自己吃,還能賣一些。”董江良說,蔬菜也不用買了,很划算。

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溪口鎮以庭院為吸睛點,將竹編文化、農耕體驗、精品果園和菜園植入庭院,讓美麗庭院成為家庭手工業的載體和農特產品展示的美麗窗口,遊客遊在鄉村、玩在庭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使美麗庭院成為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新渠道,形成社會效益帶動經濟效益、經濟效益反哺美麗庭院的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