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中國東部沿海省份,經濟相對發達。但從北到南,基本上每個省除了省會城市之外,都會有另外的經濟相對發達區域,所以省內的經濟發展也相對均衡。但唯獨廣東,經濟發展只有珠三角地區一股獨大。

俗話說得好:“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廣東的經濟,如果要長期健康協調發展,不能只是珠三角地區一股獨大。相對於江蘇、浙江和福建等省份,廣東的經濟發展,區域之間的差異是最大的。

所以常有人說“中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可能有誇大的成份,但不可否認廣東各區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的事實,這個困局的破解也應該要早日提上議程。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其它省份區域經濟發展情況

為了更好地瞭解廣東經濟的區域發展情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它兄弟省份的情況。

1、遼寧省

遼寧省除了省會瀋陽,大連的經濟總量甚至超過瀋陽,使遼寧經濟形成一南一北兩極協調發展格局。

2、山東省

山東省除了省會濟南,東南的青島經濟總量比

濟南還高,東北的煙臺也和濟南不相上下。形成三足鼎立之態。

3、江蘇省

江蘇省除了省會南京,其它的如蘇州、無錫、南通等區域經濟發展也非常不錯,蘇北雖然相對不如蘇南,但兩者之間的差距絕對不如廣東那麼明顯。

4、浙江

浙江的整體經濟應該是發展得最好的,除了省會杭州,寧波、嘉興、台州、溫州等區域的經濟發展得都非常好,形成多足鼎立、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5、福建

福建除了省會福州,泉州、廈門的經濟發展也非常不錯,也是形成多足鼎立發展態勢。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廣東區域經濟的發展情況

相對於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完全是珠三角區域一股獨大,這種情況 在之前的悟空問答裡面也作過了具體的分析,現在和大家再重溫一下。

1、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等級劃分

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江門、惠州、肇慶等9市),第二等級是粵西地區(包括茂名、湛江、陽江等)和粵東地區(包括潮州、汕頭、揭陽、汕尾等),最後一個等級是粵北地區(包括清遠、河源、韶關、梅州、雲浮等)。

2、珠三角區域與非珠三角區域的對比

珠三角是我國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其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珠三角九座城市人均GDP為138794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差不多二倍。珠三角人口占廣東的一半左右,但其GDP總量佔到廣東省的80%以上。

但是,除了珠三角地區,其實廣東省的其它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全國對比,沒有任何優勢,非珠三角地區的12座城市人均GDP只有41190元,大約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58%,差距顯而易見。

在非珠三角地區,陽江市以人均GDP5.6萬元排名第一,但仍然低於江蘇省排名墊底的宿遷市的6.3萬元。而廣東省排名墊底的梅州市,人均GDP只有2.7萬元,連宿遷市的一半都沒到。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綜上分析,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只是一股獨大,必須要尋找其它區域發展的突破口,以使經濟能更好的協調發展,提升廣東省的整體經濟實力。

為什麼是粵西

那為什麼廣東經濟發展的突破口,要選擇粵西呢?粵西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1、粵西的區域優勢

粵西地處廣東省西部,南臨南海,通過海運可以貨物運到東南亞各國和世界各國,東邊是廣東經濟最為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北部是廣西,西部是北部灣經濟區,南部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島。其中茂名和湛江都擁有優良的天然深水海港,適宜發展對外貿易。

2、粵西的地形優勢

粵西茂湛地區的中南部,擁有廣東省除珠三角地區之外少有的平原(一說臺地),這一區域地勢平坦,非常適合經濟的大規模開發建設。

3、粵西地區的人口優勢

粵西地區,是廣東省的三大人口密集區(另兩個是珠三角和粵東的潮汕地區),茂名、湛江、陽江三市常住人口接近1700萬,戶籍人口超過2000萬。而周邊的廣西南部,也是人口密集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有人口,才有消費力,這一區域可以輻射超過3000萬的人口,消費力巨大,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4、工業基礎優勢

現在的粵西地區,工業基礎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茂名石化、湛江寶鋼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國有大型企業。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粵西經濟該如何發展

粵西經濟的發展,一方面需要省裡的統籌和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

1、省裡的統籌扶持

其實,廣東省現在也開始力圖改變區域發展失衡這一現狀,加大對非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在2017年省政府公佈的《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中,把粵西地區的湛江列為區域副中心城市,以期發揮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對於省裡面的統籌扶持,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開展:

①基礎設施扶持

粵西地區現在的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等還是相對薄弱的,比如目前通往珠三角的高速公路,只有瀋海和汕湛兩條高速。雖然,現在瀋海高速在擴建中,中高高速等高速公路也在加快建設,但還是無法和粵西地區巨大的車流量相匹配。且粵西片區內的路網,也還是非常落後的,比如現在的整個化北地區,還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或快速路,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省裡應該要加大對粵西地區特別是公路網、鐵路網的建設資金扶持力度。打通路網,才能做到路通財通。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②財稅扶持

粵西要加快經濟的發展,省裡的財稅扶持也是離不開的。現在粵西本地的財政收入,還無法支撐粵西本地的大規模開發。所以,在粵西加大發展的初期,省裡也需要加大財稅的扶持力度。

③其它方面支持

其它方面的支持,我認為也是可以多維度的。打個比方,在粵西建設一些高校分校,比如中山大學就有珠海分校,這個對當地的經濟,包括對以後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輸出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個大學好幾萬人,對當地經濟、文化的帶動可想而知。 在重慶大學上學期間,周邊很多店家的生意全都是圍繞學校來開展的。

2、粵西自身的努力

①提高政府對企業的服務能力

當地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力和服務力,是影響企業投資,特別民間投資的重要因素,只有讓投資的企業可以安心經營、放心經營,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過來投資。

②粵西人民的團結

相對粵西,個人認為粵東地區、福建地區的民眾,他們更加團結。所以,只有我們粵西人民自身團結一致了,才能形成合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以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


粵西,能否成為廣東經濟第二極?


最後,希望粵西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希望廣東省的經濟能更加協調健康發展,打造中國真正的第一經濟強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