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天,长沙为“零”而战

3月14日,这是平凡的一天,又是特殊的日子


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治疗的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刘女士治愈,迎着春日暖阳走出隔离病房。至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长沙实现了“在院确诊病例清零、全体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零交叉感染”的目标。


“清零”的背后,是全市上下迎难而上,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过硬的医疗水平,全力救治患者彰显出的公益使命和责任担当。
“清零”的背后,是一个个白衣战士挺身而出、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坚守在医疗救治前线的艰辛付出。

“清零”的背后,是社会各界星火驰援、守望相助、携手并肩的力量汇聚。

54天,长沙为“零”而战

以疫情为令第一时间建立医疗救治体系,抗击疫情跑出“长沙速度”


庚子鼠年初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病毒,前所未见;疫情,空前严峻。
长沙是距离武汉最近的省会城市,山水相连、道路相通、人文相亲,特别是临近春节,在湖北务工、经商、读书、旅游、出差的人员大批返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1月21日,长沙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且为武汉籍重症病例。
生命为号,疫情为令。
市委常委会会议第一时间专题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强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及省委常委会会议有关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准备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阻击疫情,重中之重;救治患者,刻不容缓。
长沙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严格早诊早治、中西结合、综合施策、精准救治,对长沙地区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与时间赛跑!长沙及早分析预判疫情发展趋势,全面统筹医疗救治工作:确定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为定点救治医院,春节奋战72小时完成了该中心1.41万平方米的改造修缮,隔离病房床位数扩充至300张;迅速集中全市医疗资源,选派培训1017名医务人员组建医疗救治预备队伍;迅速成立涵盖呼吸、重症、感染等医学专业的25名专家组成的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同时,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的14名专家组成长沙市医疗救治高级专家组,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与时间赛跑!迅速组织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新冠肺炎诊断治疗方案、院内感染预防控制、个人防护等业务培训。全市选择4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统一设置发热门诊,集中收治发热病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隔离新冠肺炎患者;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建立24小时采样送检制度,疾控部门12小时内出具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明确诊断结果;市120急救中心24小时转运,及时转运确诊病人,为救治争取时间。
……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却必须打赢的战“疫”,长沙“早”字打头、“实”字打底,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揣在心里、落到实处。


54天,长沙为“零”而战

“清零”的背后,是一个个白衣战士坚守在医疗救治前线的艰辛付出。图为医护人员在病房查房。市一医院 供图


以使命为号第一时间集结精锐医疗队伍,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看不见的疫魔。大疫当前,医务人员扛鼎逆行。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有经验,让我上!”

“我年轻、身体好,请优先考虑!”


第一时间,全市数千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
一封封慷慨激昂的请战书,发出白衣战士最血性的呐喊;一个个让人热泪盈眶的出征场景,在长沙各大医院上演;一个个激励人心的动人故事,在星城大地传播。


以生命赴使命,秉初心显担当。党徽闪耀,处处是冲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入党时宣誓,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上抗疫前线,就是践行誓言。”1月30日,南华大学长沙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晏木云主动向党组织请战,成为该院第一批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的医疗队队员。出征前,他把鲜艳的党徽别在胸前。
“我是医生,也是党员,想都没想就报了名。”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骨伤科博士李涛,请缨支援市120急救中心。“五加二”“白加黑”转运确诊病人,长时间在狭小车厢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哪怕因缺氧导致呕吐,也只能让呕吐物在口罩、防护服里流淌。有人问他,一个骨伤科医生为什么要报名,他说“为抗疫做点贡献,才能无愧于心”。
以白衣为战袍,以生命护佑生命——从“50后”到“90后”,长沙医务工作者向险而行,义无反顾坚守战“疫”一线。
握指成拳、合力攻坚——战“疫”打响,从省部级医院到市级、县级医院,纷纷增援定点救治医院。
1月27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由6名重症医学专家、12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支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3月3日,该院派出“人工肺”治疗团队再次驰援,抢救危重患者。该院累计派出5批次共计59名白衣战士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地矿医院以及长沙各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请缨进驻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699位医护人员充分发挥抗疫主力军作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医疗界精锐尽出,战胜疫情的决心坚不可摧。
当战斗的指令发出、冲锋的号角吹响,一个个医务人员化身白衣战士,奔赴战“疫”一线,义无反顾、永不言退。
英雄亦是血肉之躯。一袭白衣,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一个人不惧生死?
“就像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防控疫情、治病救人,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唐勇军教授,是该院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在负责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排查、治疗工作之余,还参与全国新冠肺炎与血栓预防专家共识的制订。唐勇军的妻子陈腊梅,是开福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从疫情之初就没有片刻清闲,疫情处置、采样送样、重点楼栋筛查、复工防疫指导……夫妻俩携手抗击疫情,1个月都见不上面,工作之余电话里的相互叮咛、鼓励成了这对“老夫老妻”最深情的告白。
心若向阳,无谓恐惧!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知危险依然前行。


为生命接力第一时间展开医疗救治攻关,托起患者生命之舟


54天,长沙为“零”而战

图为长沙最后一例在院治疗患者刘女士走出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54天,长沙为“零”而战

图为在长沙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解除隔离后回家。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让心手相牵,第一时间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鑫在隔离病房坚守了40天,被患儿亲切地喊作“谭爸爸”。两岁的患儿田田(化名)病情很重,谭鑫在她身上投入的精力最多,经过10天的精心救治,田田终于康复。出院那天,谭鑫向田田说再见,孩子竟跑过来拉住他的手,奶声奶气说了声“谢谢”。
“有的患者看到我端着治疗盘,总是主动帮忙开门;给患者输液时,他们会帮忙把胶布撕好……”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刘湘君说,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大家彼此信任,共战病魔的经历让她终身难忘。
白衣战士用他们的奉献与坚守,换来患者的健康,从他们出征那一刻起,他们的安危冷暖也成为亲友、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牵挂。
长沙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护士卢念懿在战“疫”日记中写道:穿上防护服工作一天,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医院同事为他们送来“百家衣”;酒店给医疗队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可口的食物和贴心的服务;经常有爱心企业、爱心市民送来各种礼物、食品,请酒店工作人员送到医护人员的房间……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等领导多次看望慰问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战斗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叮嘱大家在全力救治病患的同时,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以健康状态、良好心态,持续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救治这场硬仗。


一项项支持和关怀,筑牢坚强后盾——

强化医护保护,加紧调度、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医疗和防护用品供应,坚决做到应保必保,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注重关心关爱,尽心尽力做好饮食供应、生活物品配送,合理安排轮班轮岗,注重心理压力疏导,关心关怀医务人员家庭家属,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弘扬尊医重卫,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医务工作者的良好氛围,不断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点点爱心,汇聚成海。心在一起,何惧风雨。
面对疫情,社会各界心手相连、同舟共济。
面对疫情,社会各界日夜兼程、星火驰援。


有爱不惧风来急,风雨过后是晴天。
花正开,春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