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認為原生家庭環境帶來的自卑只會是一生的記憶!這種記憶在你不順的時候推你前進。在你順意的時候提醒你謹慎不要回到之前。各種自卑除了是你沒有別人好的地方或是你認為沒有別人好的地方還有什麼會讓你自卑?人一生有好幾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思想。你小時候家庭就算糟糕透了也不會影響你長大成人後會發光!你發光的時候別人再來說你的家庭的時候你會在意嗎?他們是沒得說才去揭你以往的傷。過去了的不好的事時時刻刻掛在嘴邊是最無能的表現。好漢也不能老提當年勇!當下就是當下!人的一生中總有甜總有苦。先苦的人留下了自卑,那麼先甜的人除了沒自卑別的樣樣俱全了?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圈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除了一生的疾病沒有什麼是要用一生去治癒的。


小豆豆豆豆丫


我想簡單的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

我爺爺奶奶格外喜歡我姑姑的女兒,我的表姐。表姐是他們帶大的,而我只是偶爾去奶奶家吃飯。小的時候,表姐的玩具我不能動,她用過的餐具我不能用她的東西掉了我都不敢幫她撿,否則她會哭,爺爺奶奶自然是要哄她高興。有一次她有一本很好看的書,我想看,她不借給我,但是轉手就借給了她的同學。

我媽媽不是我奶奶喜歡的兒媳婦,我奶奶有原先喜歡的女孩,只是我爸爸非要娶我媽媽。但是我爸爸在婚後又格外聽我奶奶的話,所以實際上他們的關係是有裂縫的,只是他們從不吵架,有了矛盾是冷戰,但是那個時候我看不出來。

我記得有一次我媽媽跟我說:“你知不知道有時候你回去給你爺爺奶奶說的話,你奶奶再給你爸轉述,我們就要生多久的氣?”其實我從小話就不多,也不是嘰嘰喳喳的孩子,我說話都是要想一想才說的,但是我怎麼知道我哪句話就讓家裡不高興了呢?

於是我說話就越來越少,加上性格本來就內向,所以總是安安靜靜的。小學到中學,老師給我的期末評語,都是“性格孤僻”。

而且我媽媽對我的教育,加之他小時候從外公外婆那接到的教育,都是“無私奉獻不圖回報”所以我小時候也不要別人的東西,即便是別人給我的,我也不要。有想要的東西也不敢說出來,我總覺得如果我張口了,就不是乖孩子了。那個時候挺羨慕那些滿地打滾跟家長要東西的小朋友,他們哭鬧過後就總能得到,而我覺得我要是也那樣,肯定會捱揍。我小時候很少捱打,但還是不敢惹家裡生氣。

長大之後工作了,發現再工作中真的很吃虧,自己明明認認真真的工作,但是比不上那些會展示自己的同事。想去爭取一些東西,就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即便我爭取也得不到,又何必去爭取。這樣的想法真的不好,非常受限制。

也是工作的久了,見到的人和事,我才慢慢開始改變,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開始不總是看著別人的態度說話做事,才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狀態。

但是跟那些從小就自信的姑娘比起來,我還是差的太多太多了。


活性多糖


深有體會。

從小學說起。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在學校相當自卑,不敢與男生講話,也不敢跟老師說話,沉默話少,這種習慣影響至今。現在女兒上小學,我也不太喜歡和她老師多溝通。但是我知道這樣不好,所以,總是估計女兒勇敢一些,還好,女兒一直都很活潑聰明。

中學時暗戀一個男生,只敢寫在日記本里。哪怕那個男生跟我說話我也是臉瞬間紅了然後故意裝作清高不搭理,實際內心慌亂無比自卑。由於自卑,也不敢交朋友,同學說的新奇事物我從來不插嘴因為不知道,總是獨來獨往。至今也是,總不願意敞開心扉結交朋友,身邊除了同事,就沒有任何朋友。同事關係也一般。

大學,是我人生的轉折點。談起了戀愛,對方活潑開朗的性格多多少少改變了我,漸漸自信起來。青春有歡笑也淚水,分手了。打擊太大,又讓自己變得不自信了,回到了最初的自卑狀態。

畢業後,自卑影響著我的交際我的工作甚至我談戀愛的選擇。因為每月要寄錢給家裡,留給自己的就所剩無幾,省吃儉用捨不得買新衣服,女孩子該有的打扮的年紀因為沒錢買就乾脆龜縮在宿舍不出去。有喜歡我的男孩約我出去逛街因為自卑我直接拒絕拒絕,選男朋友根本不敢找條件好的總覺得自己配不上。。。

所有的這些,我努力在改,努力讓自己自信起來。現在女兒被我教育的活潑開朗聰明伶俐,我絕對不會讓她重走我的舊路的。


故事說給風聽呵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特別重要,我就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爸媽沒有離婚前我樂觀,開朗,即使他們經常不在我身邊我也並沒有覺得缺少什麼。後來他們分開之後,我變得小心翼翼,就連親戚們對我都變得不一樣了,小小的我經歷了所謂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剛知道他們離婚的消息我天天晚上躲在被窩裡哭,但又怕同學知道,第二天總是故作堅強用笑來掩蓋,久而久之我發現我總喜歡笑,別人眼裡我依舊開朗樂觀,但只有我知道我其實真的很自卑



白野貓的小匣子


真的會有影響。

我是農村的,留守兒童,性格比較大大例例,別人耍帥愛美注意分數時,我穿著不合身衣服、只懂傻笑,懂事晚,造成同學嘲笑,性格就開始內向,雖然表面上沒什麼,但內心就挺不自信的,而且有些喜歡壓你,打積你的父母親戚,更加不自信。分數成績一般,沒考上好大學處處被說,沒辦法,想改變,但家人都這樣,挺沒意思的;想啊天天有人不想你改變、壓你。挺悲催的…


叉子龍蝦


近年來,隨著心理健康常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學,並逐步學習將心理學運用到日常的人際交往與社會關係中。其中,“原生家庭”是多數人最為熟知的一個概念。人們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日益關注,並試圖從中尋找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源以解決問題。那麼,你的自卑是否源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真的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嗎?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來和你說一說。

原生家庭,指的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薩提亞提出的。

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簡單的說,原生家庭的氛圍、傳統習慣、家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子女在家庭中的學效對象等,無不影響著子女日後在社會上及自己新生家庭中的表現。

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小時候,我們就像一臺攝像機,把我們接觸到的大人們的各種信息拍攝下來。等到長大以後,我們又像一臺放映機,在一定外界環境的刺激下,就會把那些過去錄製的信息給放出來。”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我們一出生,就會受到來自家庭成員的影響,這些影響或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但我們的外在言行無一不顯示著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這個影響或許來自親生父母,或許來自養父母,或許來自陪伴我們成長的其他親人。

據一項心理健康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吵架的,子女在人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特種障礙中所佔的比例分別高達87%,90.5%,73.9%。

經常在兒童面前發生衝突會造成兒童焦慮、退縮、叛逆、攻擊性、反社會行為、人格障礙等多種心理問題。夫妻之間發生背叛、出軌、家暴,子女更容易厭學、自閉,甚至自殺。

民國才女蕭紅,從小經受著原生家庭的暴力和冷漠。母親早早過世,父親脾氣暴躁,總能因為芝麻點大的小事將人罵到四肢發抖,繼母則像陌生人一般。童年的陰影讓她孤僻、敏感、自卑,以至於愛情上屢次遭遇渣男,最後孤單一人,在異鄉的醫院裡離開這個世界。

原生家庭可以給我們帶來自卑、自負、傲慢、偏執、揮霍無度等消極的的一面,也可以給我們帶來樂觀、自信、自尊、自愛、勤儉節約等積極一面。

著名作家楊絳出生於1911年,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楊絳的父母並沒有因為她是女兒就忽略她,而對所有子女的教育同樣重視。學業方面,楊絳的父親楊蔭杭並沒有自作主張的給子女安排,而是教育子女,“最喜歡什麼,就學什麼”。不僅如此,楊蔭杭還教育她,“堅持原則,敢於說不”。他對子女的生活的要求,就是能夠自立。楊蔭杭自己說:“我的子女沒有遺產,我只教育他們能夠自立。”正因為如此,楊絳一生心有方向,不隨波逐流。

你是如何變得自卑的

然而,我們的自卑真的是源自原生家庭嗎?那或許只是其中之一。哲學上說,“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你的自卑可能來自原生家庭,也可能來自其他原因。

  • 愛的缺失

一個人的安全感來源於愛的滿足,兒童的安全感則源自養育者。在兒童時期,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對社會是非無法很好的做出判斷,這是可以依賴的就是陪伴自己成長的養育者(可能是親生父母,也可能是祖父母,或是養父母等人)。如果這個時候,養育者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那麼,孩子在養育者這裡得不到支持,外界信息一下子如洪水般湧進來,沒有來自養育者的支援緩衝,孩子的安全感很容易就缺失了,自卑也就容易形成。

  • 家庭教育

成年人的世界裡或許以為孩子沒有自尊,事實上,如果一個家庭裡,養育者長期的否定孩子,無論是大事、小事,幾乎從未給過肯定和鼓勵,那麼,這個孩子慢慢的在這種否定中,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無用之人。

而一個家庭裡,養育者任何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包辦,幾乎事無鉅細,孩子沒有自己動手或思考的機會,那麼,長此以往,孩子沒了自主能力,有一天遇到需要自己處理的事,養育者卻不在身邊,一旦和身邊的其他孩子形成鮮明對比,這時,孩子內心的自卑感就凸顯出來。

  • 其他因素

在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影響的同時,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是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有調查顯示,長期遭受校園霸凌的孩子,內心往往比較自卑。如果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這個孩子就很容易抑鬱。

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29%的學生30天遭遇過校園霸凌,11.59%的案件導致受害人死亡,38.2%的受害者徹底放棄學業,30%的受害者轉學,24.6%的受害者休學。“沒有影響”四個字,很難做到。

與校園霸凌並行存在的,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還有師德和街坊鄰里。

身為教師,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教育是正常的,也是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如果嘲笑諷刺,甚至動員全體學生一起嘲笑,則會導致學生自卑、心理扭曲。

最不可預測的,永遠是街坊鄰里,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突然開傷害孩子的玩笑,“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種在某些大人看來似乎無傷大雅的玩笑,卻會造成孩子一生的陰影,他可能會因此以為,“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愛我”,一度自卑,甚至可能造成骨肉相殘的慘案。2018年曾有一條新聞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有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將襁褓中的弟弟從樓上扔下去摔死,僅僅是因為鄰居的一句玩笑話,“爸爸媽媽不愛你了,他們愛弟弟。”(見2018年新聞《五歲女孩將弟弟扔下樓摔死》)。

你所受的傷,或許並不一定是來自原生家庭。

總結:療愈心中的傷痛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是否童年留給我們的陰影就永遠無法擺脫呢?答案是否定的。

你是否一直自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自己,成長經歷或許會影響你一輩子,但不能決定你一輩子。因此,我們需要自己尋找療愈心中傷痛的良藥。怎麼做?這裡提供三步簡易法:

1.正確認識你的自卑源自哪裡。是原生家庭對你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是校園環境,亦或是街坊鄰里。原生家庭固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卻不是唯一。校園環境對個人的成長影響,僅次於原生家庭。而除此之外,就是街坊鄰里和其他社會因素了。仔細分析自己的成長經歷,找到自卑的根源,是改變的開始。

2.下定決心改變自己,並付諸行動。一旦你真的想改變自己,那就定下決心付諸行動吧,只停留在想象中的改變是無法真正幫助到你的。只有當你邁出了第一步,才會有接下來的變化。在改變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考方式和人際交往模式,不斷在關係中積累新的體驗,去創造全新的你。

3.從小事開始獲得自信,並適時尋求外在幫助。一個人的改變是由點滴開始的,一下子從大方向改變,不但可能超過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還可能因為失敗造成更大的傷害。你可以選擇一件小事(比如堅持寫日記,以此來鍛鍊自己的文筆;或者讀一本書,以此來充實自己……),慢慢積累,循序漸進。必要的時候,向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外在幫助。

作為一個人,成長是必須的,成長過程中遇到傷害固然不幸,但更不幸的是,將傷害造成的後果不加分析的歸咎於原生家庭或其他人,自己卻不努力。

如果您還有其他疑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或您的朋友有幫助,請轉發給他們,謝謝!


裡外雅堂


我也贊同這樣的觀點。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句話前段時間很火,也很真實。



這句話出自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曾經追隨過弗洛伊德研究過精神分析,但最後觀念不合,自己獨立發展,開創了個體心理學研究領域。

而弗洛伊德強調童年的作用的觀念,在阿德勒的理論裡也傳承下來。

弗洛伊德的理論指出,成年人的人格基本在兒童5、6歲的時候已經形成。

成人時期所存在的心理障礙大多數都能在過往中找到原因,這也是心理治療過程中強調過往的原因。

小時候的經歷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會藏在潛意識裡。我們意識不到,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大家已經不陌生了,曾經,我也屬於這個群體。當社會如此關注這個群體是,我當初挺不理解的。

因為我自認為那對自己並沒有影響。

事實證明,並不是這樣的,上大學之後,學了社工和心理學,我才意識到我平時不善於處理親密關係,是因為我不安全的依戀人格,而這就是那段留守時光給我帶來的影響。



“你去買點東西吃。”媽媽給錢給小孩。

小孩拿著吃的高興地回來,卻發現自己最愛最依戀的媽媽不見了。這種情形大家一定不陌生,但就是這樣一個行為,會對小孩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對人格的形成也會造成影響。

小孩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會以為是自己的錯,是因為他/她媽媽才消失的,媽媽不愛他/她,不要他/她了,自卑也就會逐漸形成。

所以,各位家長,當你要離開時,請一定一定不要突然消失,告訴小孩,媽媽要離開一段時間並保證一定會在約定的時間回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Susta


1、首先一個家庭,要有一個好母親,怎樣做好一個母親?每個母親可能都沒有準備好,有時自己覺得還是一個小孩子,怎麼會又生了一個小孩子呢?覺得很惶恐、很唐突。也就是母親這個角色還沒有轉變過來,還是在家嬌生慣養的小公主。突然來了一個小生命,不知所措。

2、母親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新婚的小公主,變成主婦,要有許多委屈要受,丈夫不再是那個細緻體貼的暖男,而是又懶又埋汰的媽寶男。這讓主婦的心裡也是衝擊頗深,欲哭無淚。

3、經濟情況: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剛結婚,各種經濟壓力,突然降生一個小孩子。花費很大,家務活增多。妻子從不食人間煙火的美少女到凌亂的頭髮、粗紅的手指涼曬著衣物,真是仙子墜入凡間。

各種因素的影響,讓這位夫妻沒有準備好新加入的成員,什麼原生教育,生存、生活問題還沒有搞定,哪來的那麼心思。暴躁、冷戰、不滿。。。

如果有一個母親,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個新生命,那她是強大的。有些孩子自卑和父親有關,父親認為看小孩子是婦女的事,不管不問,大男子主義,暴躁,從不誇獎孩子。如果管就是打罵。關於孩子心靈的事,是一生的事,影響著以後的人生觀,工作和學習。

要治癒,也許並不能完全見效:

1、和開朗的人在一起。這個也有難度,因為孩子本身自卑,不愛交際,所以朋友就少。

2、和正能量的人、欣賞他的人在一起,能體現他的價值,讓他獲得自信。

3、多參加社會活動,如去當義工,去參加舞蹈訓練營等。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簡單,會如期開花,只是花期等待長短而已。





法度人生


題主所提到的“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這一句話,我覺得是因人而異的。

當你小的時候,家庭就是你的全部。家庭教會了年幼的你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你才能夠決定自己是誰、該如何與人相處。

一般來說,自卑的孩子常出於以下幾種家庭:

1.經常對孩子進行言語虐待(語言暴力)的父母;

2.以自我為中心,利己,虛榮心強,“大嘴巴”的父母;

3.以批評為主作為教育方式的家庭;

4.控制慾強,經常打罵孩子,不給孩子空間的父母;

5.如果父母自己本身素質以及文化水平較低,所教出的孩子就可能會有多多少少的心理問題;

6.重男輕女,教育方式比較老舊的家庭。

就來說說我吧。我父母基本上,上面的全佔了。記得小時候,我媽經常對我發脾氣:我吃飯慢,她會打我;我尿床,她會打我;我不聽話(就算她說的話是錯的),她會打我;我生病了,她說我是裝的;我不做家務,她會打我(省略100萬字)。總之只要不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她就動手。我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是:在kfc的時候,我想吃小食拼盤,我媽不讓我吃,我說我就要吃,結果她就動起手來了,“啪”一個耳光扇我臉上,接著又是一個,扇了差不多20個,我爸直接“跑路”了,還是旁邊的警察叔叔攔下她的。自從那時以後,我就再也不去kfc了,甚至不敢出門,現在想想都後怕。她還經常使用語言暴力,處處貶低我,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因此,我在家整整待了9個月不敢出門,害怕見人。父母的一切行為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我變得自我封閉,自卑,社恐,輕微的討好型人格,不懂拒絕。

可見,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個人成長以及性格方面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對於有些人來說,打倒需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的創傷。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在這些已經遭受過創傷的人當中,也是有人中途自愈的。

原生家庭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是未來的路是我們自己走的;老天給你一手爛牌,就看你自己如何去打好。

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不要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而自暴自棄,試著去改變它,不要讓它影響到你。我來推薦幾個我自己所用的方法:

1.多讀書(社交類,心理學類,認知類書籍),書可以為你療傷(強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2.如果真的嚴重影響到生活,無法自愈,就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3.走路時試著抬頭挺胸,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類似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之類的);

4.試著接受自己所在的處境,多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暗示,每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我是最棒的,加油!”(不要覺得麻煩,親測有效);

5.努力努力,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擺脫原生家庭;

6.放棄與父母的抗爭,這並不是說你必須同父母斬斷聯繫,而是你必須放棄: 改變父母來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的嘗試;尋找獲得父母關愛的做法;對父母持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幻想總有一天父母會給予你應得的關心和支持。當父母作威作福時,你不需要保持沉默,但你要學著平復自己的焦躁,控制自己的反應。

當你可以更好地把握過去和現在與父母的關係時,你會發現你和其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和自己的關係,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或許直到這一天,你將徹底擁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愛思考的憨憨


近幾年,“原生家庭”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在【奇葩大會】上,高曉松首次公開提到原生家庭,提及和父親的關係,高曉松說他,直到40歲以後才回想起,二三十歲的時候,由於對原生家庭的不滿,尤其是跟父親極為不好的關係,導致年輕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問題:討厭別人干預自己、愛較勁等。高曉松人生最大的痛就是得不到父親的認可,為此他用了大半生來化解。

還有很多例子比如說:

演員春夏因為家裡所有女性都離過婚,害怕面對親密關係。

徐靜蕾因為家人太強勢,以至於她總在追求著,自己都覺得在矯枉過正的自由。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的確對每個人都有著重大影響,甚至有人一輩子都無法走出。這主要是因為,當你尚不具備判斷能力時,你最基本的認知都是來自家庭。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本人原生家庭的複印件。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複印了原生家庭中的行為習氣、說話方式及為人處世等方面。

原生家庭如果是不幸福的,那麼給你帶來的傷害很有可能是一輩子的。

那些童年裡聽過的:

“我怎麼生了你個不爭氣的東西。”

“要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

“你怎麼那麼笨......"

一次次地否認,一次次地拒絕,一次次地無視,遲早有一天會將你拖進深淵。也許有一天你會被這個社會磨練的外向世故圓滑,但懂你的人一直都懂其實你自卑且自負,善良且敏感,脆弱但卻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