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毒王”出现...」比灾难更让人恐慌的是人心的慌乱

最近,刷新闻、看文章,经常会看到“伊朗副总统确诊,毒王出现,疫情大爆发、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这样的字眼。


这是当下的事实,但集体袭面而来,潜移默化中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和恐慌。

「疫情爆发,“毒王”出现...」比灾难更让人恐慌的是人心的慌乱


接二连三的恶性自然灾害,给人一种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错觉,这一后果无疑是人类打破自然平衡受到的惩罚。


我们该怎么办呢?到底是冷静地继续生活,还是陷入一种观望灾难的被动之中?


我想中国在疫情爆发中呈现的姿态以及中国人共克时艰的信念,都给了我们答案。


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只要集体信念不倒,我们就不会倒,而在信念之外,我们真的应该慎重思考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一点一滴的事情中改善生态。


除此之外,生活还要继续。


与其在脑海中加大恐惧,不如谨慎地面对现实


返回北京之前,因为疫情原因,换了不下3次票,从1月31日换到2月5日,又从2月5日换到2月21日,接着2月21日换到2月27日,就在临行前的25日,我又退了票。


25日那天晚上,老爸说他看新闻,现在各国都开始有疫情了,虽然他没说一个让我留在家的话,但是走的欲望又降低了几分;而我妈从当天早上说到晚上让我退票,就一句话:“等再稳定一点,大部分都开始复工,你再去。”


晚上出去散步,遇到发小,聊了几句,她说他们等疫情好一点再回去复工,聊没几句,我回家后,就退了票,


退票的那一瞬间轻松了一些,好像已经下了决定再在家呆几天。但是第二天一早看到朋友圈里的朋友们陆续到达工作城市,看着疫情数据的下降,再看看3月份车票不好买,又动了买票的心思。


人总是习惯追随大多数的脚步,寻找安全感,我也不例外。


反复纠结的后果是自己当时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在家里心慌意乱,公司复工虽然没有强制性去公司,但到达所在城市的要求一直都在。


下午盯着电脑沉思,决定还是走吧,疫情一定会过去的,所有的城市都会好起来。

「疫情爆发,“毒王”出现...」比灾难更让人恐慌的是人心的慌乱


那天晚上去车站,下着小雨,和我一样出发的人并不少,送行的父母都是千叮咛万嘱咐。在火车上,听到下铺的大叔晚上和家里人语音,说自己也是改了好几次票,害怕去了北京小区不接收,又回不来就尴尬了。


然而回到北京,真眼所见,才会清楚情况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这个城市人口纵然很多,但有序的隔离降低了风险概率,是恐惧本身让人想入非非。


生活中,太多烦恼不是来源于问题本身,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大脑对未知事件的过度放大。


如果生活一定要继续,与其被外界信息干扰加大恐惧而停步不前,不如谨慎地面对现实,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保持前行的姿态。


与其沦为乌合之众,不如做孤独的行者

《乌合之众》里面有一句经典的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疫情爆发后是这样,疫情爆发初期也是如此。


各国疫情爆发初期,人们的反应如出一辙的相似。因为概率低的可怜,大多数人都不在意。


武汉未封城前,人们上街不带口罩、部分地区人口聚集,媒体文章报道层出不穷;中国疫情逐渐平稳,日韩后来居上,日本钻石号游客下船后不隔离,韩国新天地教徒举行大规模集会活动......


这如出一辙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掉以轻心的本性,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不大,我们往往都不会在意。


说到底,我们是集体动物,只有样本足够大,人们才真的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在集体里面寻找安全感,自己不知道真相,还攻击发现真相的人。


去世英雄李文亮的例子就是一记警钟。


李文亮是在2019年12月30日发出预警的。他在自己的微信同学群里说:“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
一个小时后,他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那个群里全是医生,他发出预警之初,是希望自己的同事能在诊疗的时候注意防范,毕竟他们是冲在医疗一线的人。


但是让李文亮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番言论被别人散布了出去,自己被训诫,被当成了一个造谣者。那个时候,很多人骂他,有人说他是唯恐天下不乱,有人说他是在制造恐慌。


后来武汉肺炎的消息被专家确认,我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李文亮的预警原来真的是对的。


有多少勇士是在真相大白时,才收获众人的认可呢?局势不明朗时,我们可以对一切结论和观点存疑,但最好不要随着情绪攻击发表理论的人,我觉得这是对人本身最起码的尊重。


所以在灾难面前,与其和众人一起恐慌,不如保持理性,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安稳人心的不过是信念


这段时间,看到很多文章里面都写过一句话:信念比黄金珍贵。


高中读的所有的外国书籍里,印象最深之一就是《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出狱后只有一个目标复仇,并为之做种种准备。当时就很叹服一个人为了做成一件事所具备的信念和执行力。


在文学作品里,人物刻画没有什么比信念感更重要了,人生抑或人类的整个命运,亦是如此。


现在大家面对的恐慌看似是外界带来的,更多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安定,有坚定信念的人想必一定会在短暂的慌乱后,继续寻找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也有人会问:人生的信念到底该是什么呢?


在发问这句话时,我脑子里出现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莫言的《丰乳肥臀》里,上官鲁氏偷粮食给家人吃,她给生产队里拉磨,趁着干部不注意时,将粮食囫囵着吞到胃里,这样就逃过了下工时的搜身检查。回到家后,她跪在一个盛满清水的瓦盆前,用筷子探自己的喉咙催吐,把胃里还没有消化的粮食吐出来,然后洗净、捣碎、喂养自己的婆婆和孩子。后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跪在瓦盆前,不用探喉,就可以把胃里的粮食吐出来。


一个是许知远采访蔡澜,蔡先生讲了一个故事。


“我曾经去外国旅行,在飞机上。你会遇到 air vortex(气旋),所谓 air vortex 是忽然间飞机到一半有一个真空的状态,这个飞机会一直降,不停的,可以持续五分钟,是蛮恐怖的。


我旁边坐了一个澳洲来的大汉,抓住扶手两边。等停下来了,这个澳洲大汉很讨厌我的眼神,说你死过吗?我告诉他,No(不),No(不),我活过呀,你活过你何必怕死呢?我相信我活得比一般人精彩一点,所以我不怕。”


一种人为了生存拼命活,一种人因为活过,不怕死。我说不清,这两者之间差了多少精神积累和物质积累。而在文学角度,都有一种美感,前者是贫瘠的美,后者是富足的美!


而活到这个时代的平凡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感呢?

「疫情爆发,“毒王”出现...」比灾难更让人恐慌的是人心的慌乱

可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我们总喜欢用80后、90后、00后这样的代名词总结一代人的特点,总觉得这种刻画有点单薄,跳脱出群体的个体美感才是这个时代的一大亮点。


总之,找到自己信念,不必千篇一律,活出自己的美感即可,少几分恐慌,多几分淡然,与我与你都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