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生命

□刘素清 臧力卿 马静波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共战瘟神。在一线队伍中,152名云中儿女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把汗水洒在长江之畔,与全国的医疗人一起筑起了白色防线,筑起了希望之城。


“这是一场与病毒的‘博弈’,你死死守在患者身边,会有惊喜发生”“尽量深吸气,慢呼气,让呼吸变得更慢一点!”在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里,王朝鹏一边和护士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一边安慰鼓励着患者。

时间回到2月17日,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朝鹏刚刚下了夜班,便接到紧急通知,奔赴湖北省仙桃市,踏上了抗“疫”的征程。


来到仙桃,“加长版”工作成为王朝鹏的常态。交流最新病情和治疗情况、病情评估、制定方案、处理救治、关注体征、追踪数据、疗效评估,再优化新一轮方案、直到病情稍稍稳定……


“我们来,就是为了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人。”王朝鹏在电话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一位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处于衰竭状态,我们立刻为他插管。患者一度非常烦躁,我们便轮流守在患者床边,指标一有变化,立刻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用药。慢慢患者病情稳定下来,逐渐好转。这是一场与病毒的‘博弈’, 你死死守在患者身边,‘敌动我动’、策略得当,会有惊喜发生。”


“谢谢你们带来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你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工作压力。”……在大同市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中,第三批和第四批全部医护人员,第一批和第五批部分医护人员在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他们大多来自临床重症一线,涉及呼吸、重症医学、传染和心外等多个科室,医生中高级职称占了多数。他们以严谨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不轻言放弃的积极态度,为仙桃疫情阻击战贡献出大同的“硬核力量”。


三月的荆楚大地,夜凉如水。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孙海利,用手拍了拍累得疼痛的腰背,继续忙碌起来。


每每提及护士,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戴燕尾帽、穿护士褂的女护士形象,很少会想到男护士。而我市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中,就有几位“男”丁格尔。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孙海利就是其中一员。


笨重的防护服密不透气、氤氲的护目镜遮挡视线、紧绷的防护口罩导致缺氧、三层橡胶手套影响操作……孙海利每次穿戴好防护设备后,要连续工作4个小时,一刻不停歇。“对于男护士来说,体力充沛、胆大心细、抗压及应急能力强是我们的优势。”孙海利说。


“能握住的手坚决不放,尽我所能地去保护去珍惜。”谈到这些天在湖北的工作,孙海利在电话里说,“重症患者平时起床翻身、上床下地都很困难。所以护理时要不停地为他们翻身拍背、更换尿袋、……为了走近患者的内心,我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甚至自学了湖北方言,比如‘不捉急、有哈数’就是‘不着急、有希望’,‘你蛮杠’就是‘你非常棒’……拉近和患者的距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当患者能够摘掉呼吸机,摘掉面罩,向医护人员伸出大拇指的那个时候,就是作为医者最大的成就。”“看着病人病情好转、被他们深深信任,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让我们感到欣喜、骄傲的了。”记者连线远在湖北的医护人员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温暖而有力的话语。


“一到仙桃就写下入党申请书,最危险时想第一个上”“不管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一名共产党员,战斗于第一线,与病魔赛跑。”这是大同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同煤集团总医院护士黄敏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3月3日,经党组织批准,黄敏在战“疫”一线——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立下铮铮誓言,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一到仙桃就写下入党申请书,最危险时想第一个上。”黄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忆道。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位66岁的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降到60%。生死一线,黄敏和当值医生立即进行抢救。没想到处置到一半时,黄敏突然把其他人都赶出了病房,语气还很严厉。走出去以后,大家才知道,黄敏把所有人都赶出去,是要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吸痰。20分钟后,经过救治,病人血氧恢复到90%,终于脱离了危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操作真的非常危险。”黄敏说,当时病人气道开放,整个房间弥漫着高浓度的病毒,而护士与病人几乎是脸贴着脸,感染风险很高。让人们都出去,只是想着,能保护一个是一个。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这次在支援湖北一线战斗中,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守护着当地百姓的生命和健康;用一颗颗甘愿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病毒肆虐的疫情,大月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毫无畏惧投入防控救治工作,舍生忘死,不负重托,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