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補習,孩子就能優秀了嗎?

最近,聽到一個詞語“包辦童年”,不禁讓人不寒而慄,我們人類經歷了多少年的艱難苦楚,方能推翻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如今剛剛過上好日子卻又出現了“包辦童年”,顧名思義,假期又開始了,孩子們又要開始了他們各種學習班的課程,不是在接受培訓,就是在接受培訓的路上。

上海的姐姐,為了給11歲的女兒報各種課外班,花將近大半年的工資,共12科個,從放假開始,一直學到開學前一天。現在的社會有一種現象,不是孩子要學習,而是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習,現在的學習環境,成了拼家長的狀態,家長們的心理對話大概是這樣的,“鄰居家的小南學了圍棋,我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同事家的孩子學了編程,我們也得學,要不然他會我們不會,多被動”“孩子班裡的同學數學都學的特別好,我家的娃落後了3分,不行不行,要趕上來‘。家長瘋狂給孩子報補課班的背後是家長們的焦慮與不安,怕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無法立足,無法獨立,無法自給自足,被人的孩子出國讀大學,我們也要拆房子賣地也要去。

而從頭到尾,有問過孩子的想法嗎?有關心過孩子的樂趣嗎?她想學嗎?他愛學嗎?還是被家長說的只能硬著頭皮去學?她自己真正想學的是什麼呢?

與其擔心將來孩子無法自給自足,跟風補習課外班,不如從現在起教會孩子什麼是獨立。問問孩子自己想做什麼,向學生們,有了想法就要說出來,不能一味地任憑父母決定,現在父母幫他決定所有的事情,將來他就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遇事優柔寡斷,沒有主見,沒有自信,甚至不能判斷是非、辨別善惡,那才失去了課外補習的一切意義。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卻也是她自己未來,待到孩子懂事,可以從一些小事讓他自己做決定,慢慢的再決定一些重要事情,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掌控感和掌控力度。很多時候其實孩子是不想學那麼多的課外班的,想想12年的學習生涯,中途不能斷,那是怎麼樣的感受,唯一的孩子可以享受的童年時光,便是每年的暑假與寒假。可是卻被父母給規劃的滿滿當當,沒有任何空隙可以讓孩子展現她的活力。

問問孩子,你想學什麼,然後為什麼,如果選擇了就要全力以赴,這樣孩子才能學會有擔當,總好比,樣樣都學,樣樣稀鬆的好。經常跟孩子溝通,也能鍛鍊鍛鍊她的表達能力,再有不至於跟你有隔閡,多瞭解瞭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有針對性的教育,才是對孩子真正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