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父親的囑託

父親是一個八九十年代的鄉村小企業家,只讀了那個年代的初中。從小我就記得村上別人家有大大小小的事,大到莊戶爭論,小到婆媳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都會來請父親出面和解。他對我們兄妹三人教育也是慈中有嚴,粗中有細,並沒有過多給我們講過做人的道理,但身教大於言傳,他的一言一行從小從骨子裡影響著我們兄妹三人的成長!

【馳援武漢】父親的囑託

2月15日晚上接到援鄂通知時由於太晚了就沒有敢打擾父母,第二天早晨當我在電話裡告訴父母親我要去援鄂時,本以為從小就對我寵愛有加的父親會阻攔,但誰想他在電話裡卻說:那就去呀,國家有難,你正好學的這行,需要你們就得去呀!母親只是囑咐我要小心,穿厚點,吃好點!來武漢後為了不打擾我的工作,父親很少打電話給我,但每天都會從各種途徑打聽我上什麼班,什麼時間回來。偶爾我打電話報平安時,父母親除了問寒問暖外,父親額外都會加一句:安心把工作幹好,生活上有困難儘量自己克服,儘量不要給組織添麻煩!我還開玩笑說父親講話像領導。昨天,聽說我們可能還有其他任務,近期還回不了蘭州。晚上給父親打電話時,告訴他我可能還要一個月才能回來,父親說:那就安心工作,習主席考察武漢時說“你們是全國人民的功臣,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給你們這麼高的榮譽,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年你們也要堅持到底。當時我的敬意油然而生,這就是我的父親,一個古稀之年的農村老人,一個平凡的中國父親,經歷過無數苦難和艱辛,對於現在的生活每每都會感嘆是國家政策好,才有今天的。記得那年生病住院,當得知新農合政策給他報銷了大部分醫藥費,現在吃藥每個月有長期門診補助的時候,都會感嘆國家的好政策,連農民住院都能報銷了。那個年代的老人對於黨對於政府的感恩都是深藏於心的,所以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會有如此格局和胸懷,讓我這個援鄂路上的女兒敬佩,也是我堅持到必勝的動力!

【馳援武漢】父親的囑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