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01 在最近的新闻里,你一定听说过「晋江毒王」的大名。

根据新闻,这名男子在1月底从武汉返乡,走亲戚之余还参与了多次大型活动。尤其是1月22日这天,他参加了有300桌规模的宗祠酒席,最终导致7人确诊、3000余人被隔离观察。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晋江毒王」本人并不是病情最严重的,但他一定是最知名的患者之一。归根结底,这源自大家对「超级传播者」的恐惧。

在流行病学中,这种造成大量感染的「毒王」被称为「超级传播者」。由于80%的病例来自20%的传染者 ,因此在传染病防控中寻找「超级传播者」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2003年非典疫情时,按照世卫组织的统计,将SARS病毒传播给10人以上者,即被认定为「超级传播者」。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京华国际九楼SARS病毒的传染情况

2003年,正是通过居住在香港京华国际酒店的超级传播者刘剑伦,SARS病毒被传染给了同酒店的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房客,迅速蔓延至全世界。

棘手的是,某些传播者虽然携带致病原,但却并未发病,因而成为了隐形的疾病播种机,这就是所谓的「带原者」。

历史上最有名的带原者是俗称「伤寒玛丽」的玛丽·梅伦(Mary Mallon)。在她一生中,先后将伤寒沙门氏菌传染给53人(另有47人等说法)——其中3人不治身亡。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玛丽·梅伦,(1869.9.23-1938.11.11)

在玛丽生活的年代,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伤寒都是当时最可怕的流行病之一。它不仅会引发咳嗽、失眠、腹泻、高烧等 一系列症状,还可能导致肺结核、脑炎等并发症。除了本身5-10%的致死率之外,伤寒还会摧残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伤寒中康复的患者次年死亡率是正常人的 3 倍。

玛丽之所以能成为超级传播者,和她的职业有关——她是一名厨师。而且,玛丽不仅是一名厨师,还是一名倍受欢迎的厨师,她的雇主大多是来自纽约的富人阶层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庄园,同样位于牡蛎湾

1906年夏天,银行家沃伦(Charles Henry Warren)一家到长岛的牡蛎湾租了一栋度假别墅,并成为了玛丽的第八任雇主。三周之后,沃伦的女儿感染伤寒,接着是沃伦太太以及家中的女佣,接着是园丁……最终,家中的11人有6人染上伤寒。

这场突如其来的伤寒不仅困扰着租户一家,也让房主乔治·汤普森(George Thompson)忧心忡忡。

伤寒主要的传染途径是不洁的水和食物,因此大多在卫生条件糟糕的贫民区爆发,如今这栋豪宅里竟然出现了“穷人病”,如果不能尽快找到传染源,租金昂贵的夏日别墅很可能面临租不出去的窘境。为此,汤普森雇佣了一名卫生工程师乔治·索珀(George Soper)寻找疫病源头。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乔治·索珀

钱没白花,索珀确实有两把刷子。他很快锁定了玛丽,通过中介,索珀调查了她过去的七任雇主,发现几乎每家都有人感染伤寒。

索珀决定上门和玛丽谈一谈。在1906年的美国,还没有健康带原者这个概念(毕竟玛丽就是第一人),这样的指控当然让玛丽怒不可遏,她不仅勤劳、健康,还曾主动帮助雇主照料家中的伤寒病人,如今竟然有人指控她是瘟疫之源!玛丽抄起叉子赶跑了索珀。

第二次,索珀学乖了,带上了助手——结果再次被打跑了。

最终,借助警察同志的帮助,索珀终于如愿带走了玛丽,检测表明,她体内的确携带了大量伤寒病菌——虽然玛丽自己是健康的。玛丽糟糕的卫生习惯和他的厨师身份相叠加,让她成为了一个移动的传染源。

未经任何审判,纽约的卫生部门将玛丽送往了纽约附近的北兄弟岛长期隔离。玛丽始终无法接受这一点,她曾多次抗辩,自己从未患过伤寒,也无意加害于人,为什么要被放逐?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被圈禁三年之后,玛丽与卫生部门达成了妥协:她承诺不再担任厨师,接受卫生部门的监控,以换取自由。

在被拘捕之前,玛丽的最后一份厨师工作月薪为45美元。

20世纪初,美国仍然实行金本位制,1美元约合1.5克黄金。一战之后金本位制解体,截至本文发稿时,黄金市价约50.5美元。经过简单的换算,玛丽这份月薪约等于今天的342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0元。(如果按照美国劳工局的通货膨胀率来计算,则玛丽的月薪约合今天的1350美元,接近10000元人民币,也不少了)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玛丽在北兄弟岛的小屋

显然,没知识、没学历的玛丽不可能找到像这么好的工作了。她曾做过洗衣工,但收入远不及做厨师。

于是,玛丽决定隐姓埋名,重操旧业……

重操旧业的玛丽结局如何?历史上的“0号病人”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回复“毒王”

看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02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们的好朋友“世界知识局”。

信息时代,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已不用多说。然而,真正有趣有料的内容却不多。

在信息流海洋中,不贩卖焦虑,不玩套路,还能给人获得感的,世界知识局算一个。

例如下面这篇文章,就源于局长对世界的观察:

无论你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你的身边可能都有一条这样的街道。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统一的字体,统一的材质......整齐划一的商店招牌,透露着一种十分令人费解的“美感”。

近些年,这些“极简主义”风格的商店招牌,逐渐布满了全国的大街小巷。无论你置身何处,千篇一律的街道,仿佛都让人觉得是在同一个地方。

而这样做的原因,一般都是为了整治“市容市貌”。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评判体系,如何让人觉得“美翻了”是个难题。为了确保不出错,由上而下的指示便会层层模糊加码。最终,“整整齐齐”就变成了最简单实用的统一审美。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去年以来,昆明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出于市容市貌的整治需要,把主要路段店铺的招牌统一换成了黑白搭配灵异风,被批“像办丧事”“不吉利”,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也因此,我们的城市,不仅越长越像,而且越来越丑。

整治老旧街道,翻新商店招牌,本是好意,但问题主要就出在一刀切上。

我们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整齐并不等于丑。

对商店招牌设置种种规定,并非我国特色,在其他国家早有先例。

为了保证不破坏城市的整体风貌,1949年起,日本出台《户外标志物法》,对广告牌形制乃至配色方案都给出了明确“边界”。像是在知名的日本古城京都奈良,麦当劳和711等国际连锁品牌,必须调暗色调对比度,与城市素雅审美协调。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上图为京都店的招牌,下图为连锁店在其他地区的招牌

而不同的是,日本采取的办法并非突击式整治,而是制定严格的标准,再给商家充足的时间,慢慢设计出符合城市整体气质且兼备商家特色的招牌。

2014年,京都市对户外广告看板制定了详细的限制规范,违规者最高面临50万日元的罚款。而该条例早在2007年就开始修订,以7年为缓冲期,对商家进行柔性劝导。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京都市历史遗产区域广告色彩限制示意图

即便并未直接立法,在西方,很多历史名城、重要古典民俗区也经常有意无意使招牌风格趋近。例如,因为巴黎红磨坊的风车招牌过于显眼,周边商铺纷纷效仿,逐渐形成统一的风格。这不仅没有违反商业逻辑,反而集中放大了品牌效应。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可以说,对市容市貌的忧心和整治,并非中国独有。而整齐划一的城市招牌,在其他国家可以和城市融合的很好,但为何偏偏在我们国家,商店招牌就是丑得齐齐整整呢?

这也许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主义美学。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今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社会主义美学”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世界知识局

回复“招牌”

探索中国式招牌背后的秘密

03

此外,世界知识局还有更多的小知识想与你分享: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为何日本与中国古诗渊源这么深?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复工后还是买不到口罩,是奸商囤积居奇吗?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遇到现实版“生化危机”,你需要一份这样的生存指南: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为了从「钻石公主」号上撤侨,美军动用了生化战争装备?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

我们的目标是每天为读者带来一条新知,它也许是最前沿的新成果,也许是被忽视的旧常识;也许是一个回答,也可能是一个故事。

这些知识常常是「无用」的,不厚、不黑,和升职、加薪、成长也没什么关系——它们只和好奇心有关。

关注世界知识局,一起涨姿势

「毒王」的悲剧:历史上的超级传播者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后台回复关键词【伊朗】【口罩】【皇帝】【奶茶】【僵尸围城】,解锁更多新鲜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