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白雪乾金飛瓊苑,黃芽坤土發玉園。” 今天繼續跟韓金英老師學習《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守微,返本性,後天意識心藏,先天意識心現,玄關漸開,從此踏上追求大道之路。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第六十四章 守微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這一章叫人守微,返本。其安易持,什麼叫安?念無念,心無心,情無情,欲無慾,物無物,我無我,如此才能安。有一絲念頭,雖安而不持;萬緣放下才是安而能持。別把持看容易了,要先在安上下足了功夫,才能易持。先把後天意識心治理好,天一真氣才會持續不斷的出現。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其未兆易謀,兆指了然明白,常常昏默好像糊里糊塗,未兆指雖然理明瞭,但是行動上落實不好,明而不默,還有念頭。

太明白了,若不了愚,所以容易嘀咕。

其脆易泮,脆指日夜不放心意,日耗其思,心不放下,泮,壞的意思。脆則魔生,導致金丹崩而裂之,其形易壞。其微易散,微指稍有心念,使真我不顯現,先天一炁就散掉了,這些都是修道的通病。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無心則無病,如此病多,怎麼修?默而為,誠而守,無念而行,為之於不有,寂然無我,冥然無人,治之於未亂之先,無為心不亂,無作意不馳,無功情不種,如此才可以開始言道。

道怎麼修?合抱之木,木指汞,真陽之炁上升到泥丸,與腦海陰精合一,木液生於離火,水火在中土交併。水火交媾,不為不作,一任天然,隨氣運用,不知不識,湛若天之清,冥若地之寧,等待真氣發生在毫末之初、無始之前,以虛無元神守之,叫合抱之木。一點真炁,靜極而生毫末之間,定極而降一氣之初,叫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九層指二土成“圭”字。從腎水生起,從心火下降,九層之臺的臺既是“圭”,真意土。陰陽二氣在臺上合抱,二氣交泰,累於土中,合成太極,從太極中,返於無極。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比喻道不是一下兩下的事,是不間斷,須臾不離的。真氣無止境地流入的,一動後天意識心,就感覺不到它了,好像炁跑了。長久地保持無念的狀態,炁就總會合抱在身。臨物不著,臨事不染,感受到炁的運行,依然用無心對待。為者易敗,執者易失,用意識心有為和執著都會失去真一之炁,不用人為的干涉,隨元神運作,元神跟著炁走,清心靜意,有為執著都因為動了意識心,犯了避陽就陰的毛病。聖人無為無敗,無執無失,為什麼?因其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空空洞洞,二個氣象,有有無無,兩段景象,聖人就是這樣學道的。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民之從事,民指氣。若有為則敗,若無為則成。有人心意識心就敗,只有自然天心就成。玄關開了,一炁產了,可是有為的意識心干擾,炁就會消失。慎終如始,是說先靜,而後雖有景象從靜中而來,從靜中而返,本來面目,總是不失。聖人學道,全在於心,心靜無敗事,心靜欲才不欲,毫髮 不生,叫“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心靜所以像愚,愚所以不學,叫“學不學”。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道從何學?心靜似愚就是道,道本來在自己身上,不用外求,既是有所學,仍是無所學,叫學不學。復我本來,與眾不同,叫復眾人之過,生兮動兮,長兮滅兮,隨陰陽之氣,聽其自然之始,天地萬物,總不過二氣所化育,所以輔萬物之自然,因有敗有失,聽天然而不敢為。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這一章講玄關開,因為沒有後天意識心的干擾,人心退藏,天心照耀,靜中一炁生出,德一能量一點一點地積累,一陽初動時,氣機很弱,到二陽、三陽真精自動,浩浩如潮。在這個過程中,要像天地無為而四季運行生萬物一樣,始終保持無知無為,之間有無相生,任其自然。道通神既通,神調動無形能量的功力大增,人心的沉渣稍一泛起,比如有了成績一得意,就是魔從心生,自己有了心魔立刻招外鬼,一些無端的麻煩就會被吸引過來。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人心退藏天心照耀——修道其實不難

修道的人也都是人,人心的習性在有點功力以後,膨脹起來更是不妙,神魔大戰,武俠小說寫得都是真實的情況,比普通人更不清淨,是非的垃圾更甚。修道的危險來自人心習性的不能自控,老子說要隱藏,要始終如履薄冰,看好自己的人心不動,因為這時道通通一切,跨越物質,跨越時空,人心一動魔就來,空洞有無的境界就會被魔干擾。如果人不在第一時間立刻醒悟,這時還容易治理,災禍還沒形成,要是得意再加上忘形,現實中很快會化出一個災難的果子給你吃。

要慎終如始,始終以恬淡的無為心對待成績,對待失敗,憑著靜,憑著德,才會善始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