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本報訊(文/記者 邢靚 圖/採訪對象提供)宮頸癌,是發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新疆是宮頸癌高發地區,做好宮頸癌篩查、診治工作,就是挽救女性的生命與健康,近年來,伊犁州婦幼保健院堅持關注宮頸癌患者的篩查和診療工作,且摸索出了一條診療之路。

提高公眾意識,篩查率年年上升

自2015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宮頸癌新增發病例約為14萬例,每年因宮頸癌死亡約3萬例。衛生環境不佳、性行為過早、生育過早、多個性伴侶等,都是罹患此種生殖道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

從醫20多年,伊犁州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胡凌傑發現,宮頸癌患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臨床上他見過20來歲就已到宮頸癌3期的年輕患者,基本可以說已沒有治療機會,他惋惜不已:“要加強對年輕人的性教育,不要過早發生性行為。要向公眾尤其是鄉鎮地區的女性普及宮頸癌篩查,提高她們的篩查意識。”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胡凌傑在鞏留縣的一個宮頸癌專項普查義診

由於科學的發展和篩查手段的進步,宮頸癌實現了可防可控,如通過篩查發現是處於早期或是癌前病變階段,可以得到根治。2009年國家在伊犁州開展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為35-64歲的農村婦女進行免費宮頸癌與乳腺癌檢查,普及防治知識,增強女性自我保健意識和技能,提高“兩癌”早診率。現如今,宮頸癌診療費用可以報銷95%,幾乎相當於免費。

胡凌傑說,因為宮頸癌的發病率跟經濟收入水平有關,越是教育、衛生條件不好的地區,宮頸癌發病率越高,而患上癌症後,又容易因病返貧和因病致貧,陷入惡性循環。國家對宮頸癌篩查和治療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國家宮頸癌檢查項目的實施和醫保政策的支持,以及老百姓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宮頸癌篩查人數逐年增長,伊犁州婦幼保健院作為伊犁州“兩癌”篩查中心,宮頸癌篩查(HPV、TCT)人數,近5年由5000餘例/年,上升至2019年的近9000餘例/年,2020年被自治區由以前的項目管理單位新增為伊犁州農村婦女 “兩癌”檢查項目實施單位。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手術中,右一為胡凌傑

數據上有了顯著提升,胡凌傑則認為篩查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他說,就伊犁州婦幼保健院而言,由於是州級三甲婦幼保健院,會“吸引患者主動來就診”,而主動來做宮頸癌篩查的患者群體自我保健意識強,往往患癌率也比較低。不注重宮頸健康,不主動來醫院作篩查的群體,情況不會有這麼好,“如果去基層全部篩查一遍,相信患癌率會比我們醫院篩查的結果要高”。

這出自於胡凌傑的經驗之談:“轉到我這裡的患者中,有的來自鄉鎮地區,從未檢查過宮頸,在參加國家宮頸癌免費檢查時才發現有宮頸癌,常常已到中晚期。而平時就主動在體檢時加上宮頸癌檢查的患者,可以早發現,早診治,最後治療效果是很好的。”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手術中

他認為還是得轉變老百姓的健康意識,伊犁州地域廣袤,地廣人稀,基層醫護人員工作不易,但繼續大力宣教宮頸癌防治知識,提高篩查率,依然勢在必行。

篩查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篩查出疑似以及患病人群,並不是宮頸癌篩查工作的結束,而是開始。為患者治療,降低宮頸癌死亡率,才是篩查的最終目的。

近四五年來,伊犁州婦幼保健院主要推行微創手術方式來治療宮頸癌,早期宮頸癌行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免舉宮),局灶晚期宮頸癌則先介入栓塞化療後,再配合腹腔鏡下手術。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手術中

胡凌傑負責宮頸癌手術,一開始,跟許多醫院一樣,他帶領團隊做開腹的傳統手術,切開一個長度20多釐米的切口來清除腫瘤,創傷比較大。

不開腹,做腔鏡下微創手術,卻在業內頗有爭議。原因之一,是腹腔鏡手術中需要向患者腹中打二氧化碳來擴大腹腔空間,便於操作,但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另一個原因是需要放置舉宮器。舉宮器是一根金屬桿,伸入子宮頸裡,方便醫生搖擺子宮,暴露手術視野。但手術途中舉宮器對腫瘤細胞造成擠壓,有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播散。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張祥元主任醫師(左二)和胡凌傑在手術中

所以近兩三年中,國內有些專家提出不放舉宮器,來實行早期宮頸癌在腹腔鏡下的手術,對局灶晚期宮頸癌則主張傳統開腹手術。

胡凌傑團隊採用了不放舉宮器的微創手術辦法,防止腫瘤細胞“亂跑”,即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免舉宮)的方法來治療早期宮頸癌。

那麼局灶晚期宮頸癌怎麼辦?病灶大(直徑大於等於4釐米),如果先放療再手術,組織硬化,也不好做。

伊犁州婦幼保健院摸索出一個方法,通過介入的辦法將化療藥物注入到癌灶中,同時栓堵供應宮頸的子宮動脈,讓病灶縮小,甚至脫落,然後再施行手術。

胡凌傑做過一個“最神奇”的手術,做完介入栓塞、化療後,時隔兩週,患者陰道排出大量的白色組織。等他們進行最後一次手術的時候,切下的組織裡面幾乎已經找不到癌細胞了。“介入栓塞化療,聯合腹腔鏡下的宮頸癌根治術,已經成為了我們治療局灶晚期宮頸癌患者的一個亮點。”胡凌傑說。

為什麼對微創手術如此執著?胡凌傑說,這跟新疆患者的特點有關,大夥兒都知道,新疆人肥胖率和超重率都挺高,而癌症患者手術後大部分要補充放療化療,如果超重的患者做了開腹手術,再跟著放療化療,腹部脂肪厚,患者術後容易出現切口液化或裂開,從而延長進行放化療的時間,導致整體療效欠佳。

十幾年來,他們摸索出治療宮頸癌的“神奇”道路

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援疆教授講課、分享經驗

20多年來,胡凌傑做的微創手術切口感染率為零,切口裂開率也是零,患者可以儘早地進行下一步治療,不用多受罪,也能早痊癒。

“摸索了十來年,制定了介入栓塞化療,聯合腹腔鏡下的宮頸癌根治術,現在碰到一些局灶晚期宮頸癌患者,我們就不糾結,因為治療方法已經成熟。”胡凌傑說。

去年一年裡,胡凌傑帶領團隊完成了30多臺宮頸癌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