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說:“一切都是通過鬥爭

和必然性而產生的”,他認為所謂的秩序就是將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就像優美的旋律是由不同高低的音符所組成的一樣。事物間的互相排斥傾向能使其密不可分地合為一體,並形成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對於一座城邦來說,組成它的成員在出身上有高低貴賤之分,利益也不完全一致。但就如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一起會產生一個合力一樣,不同利益的人群鬥爭到了一起,也會形成一個代表國家的共同利益,推動著歷史的發展。

從權力鬥爭向階級鬥爭轉變

基於古希臘的鬥爭哲學,在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在《論李維羅馬史》中進一步提出了政治領域中的權力鬥爭理論。他在分析羅馬共和國的歷史時,發現有三股勢力貫穿於共和國的始終,分別是君主、貴族和平民。這三股勢力互相鬥爭,決定著共和國政體的週期性循環。

所有的共和國都是從推翻王權專制開始的,人們因憎恨一人獨裁而在少部分人的帶領下將其推翻,並推舉那部分賢能之人來共同執政,使國家從專制政體變成

貴族政體;然而,不久之後,貴族政體會墮落為只為少部分人謀私利的寡頭政體,再次遭到民眾的反對;民眾就將寡頭政體推倒,建立起了平民政體,進行輪流坐莊;但民眾也會腐化,時間久了之後,將變質為暴民政體。這時候又需要像蘇拉、凱撒和屋大維這種獨裁官來壓服暴民的混亂傾向,使他們得以竊取政權,恢復到君主政體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馬基雅維利認為權力鬥爭推動共和國政體的變化,是一種循環

對於羅馬共和國來說,權力鬥爭始終存在,這是因為國家的統治者分為了君主、貴族和平民這三個階級。他們分別以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身份來分享政權。因此,權力鬥爭或者說最初的階級鬥爭就表現在不同階層的人圍繞政權所展開的鬥爭。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人都是統治階級,是最接近於政權的那部分。因此,恩格斯就說:

“在古羅馬,階級鬥爭只是在享有特權的少數人內部進行,只是在富有的自由民與貧窮的自由民之間進行,而從事生產的廣大民眾,即奴隸,則不過為這些鬥士充當消極的舞臺臺柱.。”

這說明古代的階級鬥爭大多是統治者間圍繞政權所展開的權力鬥爭,被統治階級只是有限地參與進來。例如西漢歷史就是王室、大臣與外戚的鬥爭史,漢初之時,鬥爭集中在王室與異姓諸侯王之間,以劉邦殺戮功臣為表現。劉邦死後惠帝柔弱,以呂后為代表的外戚得以趁虛而入,壓制王權。漢中時期,王權逐漸加強,在霍光家族被宣帝誅滅後,達到了頂峰。元成哀平之世王權又走下坡路,外戚在與王室的鬥爭中逐漸增強,最終以王莽的篡位來結束。在這兩百多年的權力鬥爭史中,那些作為被統治者的農民連個影子都沒有。因此,恩格斯又說:

“古代階級鬥爭同現代階級鬥爭在物質經濟條件方面有根本的區別。”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恩格斯認為古代階級鬥爭停留在統治階級內部,不夠廣泛

法國曆史編纂學家發明階級鬥爭理論

馬基雅維利所描繪的是古代階級鬥爭,在當時從事生產的廣大民眾還沒有普遍參與進來,他們只是通過少數奴隸叛亂或農民起義等方式對統治階級進行挑戰。而且馬基雅維利將政治還原為不擇手段的權力鬥爭,被人們視為敗壞道德的邪說,未能得到普遍的認可。在啟蒙運動時期,人們更喜歡的是無階級差異的“博愛”,希望所有階級都能拋棄偏見,在理性的指導下,聯合起來,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

但無論是英國的1640年革命還是法國的1789年革命,都發生了殘酷的內戰。權力鬥爭不再僅限於統治階級,而是擴大到了全國的大部分人口。法國曆史編纂學家基佐的《1640年英國革命史》和米涅的《法國革命史》都提到了這種變化,他們重新肯定了馬基雅維利用鬥爭來解釋政治與歷史的觀點,並且將權力鬥爭發展為階級鬥爭,指出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基佐在《英國革命史》的前言中,延續馬基雅維利的方法,指出古代歐洲的歷史就是權力鬥爭的歷史。貴族、教會以及皇權是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他們依次佔有過政權,成為主導性力量。對此,基佐進一步說:“也就是由於上述各力量的共處及彼此之間的鬥爭,歐洲在一個長時期內取得了自由、繁榮和開明;換言之,發展了歐洲的文明”。他改進了馬基雅維利的理論,認為權力鬥爭並不是導致歷史陷入循環,而是不斷地推動歷史發展,當鬥爭平緩時,歷史也就陷入停滯。基佐說:“在十七世紀的英國,在十八世紀的法國,上述三種力量之間的一切鬥爭都停了下來;它們處於一種停滯不動的和平中。”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法國曆史編纂學家已經提出“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動力”的觀點

當統治階級內部陷入這種均勢之後,歷史的發展也就緩慢了下來。而就在此時,第三等級即廣大的被統治階級卻活躍了起來。他們向皇權討要自由,向貴族要求平等,向教會索取教育,最後在資產階級的帶領下,爆發了革命,使歷史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與基佐一樣,米涅在《法國革命史》中也發揮出這種觀點。他認為在大革命之前,法國仍處於中古時代的社會形態,人們分屬於敵對的階級,彼時貴族與僧侶已經沒落,王權在路易十四的時候達到了頂峰,變成了專制制度,將法國拖入一片呻吟之中。大革命代表著第三等級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而這個等級裡又分為工商業人士、律師、醫生、農民和貧民等,他們粉墨登場,互相鬥爭,推動著大革命的進程。

總的來說,法國曆史編纂學家的階級鬥爭理論有兩個核心觀點:

  1. 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2. 階級鬥爭不侷限於統治階級內部,還包括被統治階級對統治階級的反抗鬥爭。也就是說階級鬥爭不單是爭權奪利的鬥爭,它還可以是進步的革命運動;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用階級鬥爭理論來研究政治史

什麼是馬克思所主張的階級鬥爭?

階級鬥爭理論處於不斷髮展之中,它是通過對歷史進行研究而得總結出來的一種理論。馬基雅維利研究古羅馬的歷史,發現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鬥爭左右著國家政體的變化;法國曆史編纂學家研究英國及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史, 認為第三等級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具有革命性,推動著歷史的進步與發展。在他們之後,繼續利用階級鬥爭理論來研究歷史的就是

馬克思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宣言》中毫不掩飾地說:“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並且肯定地說由第三等級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社會並沒有消滅階級鬥爭,而只是使鬥爭採用了新的形式。它將過去各種複雜的階級鬥爭簡化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鬥爭。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封建地主階級已經被消滅,農民、小業主、手工業者等小資產階級也日漸邊緣化,主要的階級只剩下兩個。

無產階級是大工業的產兒,它從出現的那一天起就不間斷地對資產階級進行各種公開或隱蔽地鬥爭。就如資產階級在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時候代表進步的力量一樣,無產階級在對抗資產階級時也代表著革命的方向,它是未來社會的主人翁,必然在推翻資產階級後,促進社會生產及分配的大變革。

因此,可以說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是指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鬥爭,而不是第三等級對舊社會的鬥爭,也不是與自然界或其他民族的鬥爭,因為歷史階段和社會形態已經改變了;而且馬克思認為鬥爭的結果必將是無產階級的勝利。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馬克思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來闡述階級鬥爭理論

馬克思對階級鬥爭理論做了哪些改進?

在《宣言》中,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還顯得很抽象,缺乏具體的事例。因此,在見證了1848年歐洲革命之後,馬克思相繼寫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和《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在前者中他用手術刀的方式剖析了法國七月王朝的本質,指出這是一個由金融貴族統治的國家,統治者將法國當作了用來投機的公司,所以經常使國家陷入財政危機的邊沿。這極大地觸動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最後由這個階級來主導,聯合無產階級推翻了金融貴族,建立起臨時政府。不久,資產階級又拋棄了無產階級,獨佔政權,使無產階級非但沒有分享革命的成果,還淪入更為苦難的深淵。因此,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一刻也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不能滿足於空洞的口號,不要總是做資產階級的尾巴,而是要大膽地向政權發起進攻。

馬克思:至今所有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用唯物史觀來作為階級鬥爭理論的基礎

《霧月十八日》則對“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這種觀點進行了完善。如果單單說“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那麼這種觀點顯然是非馬克思的。馬克思認為在階級社會中,一切歷史上的鬥爭,無論是在政治、宗教、哲學還是在其他意識形態領域中進行,都只是或多或少的表現了各社會的階級鬥爭。因此,馬基雅維利所主張的那種

權力鬥爭只是階級鬥爭在政治領域中的表現,政治屬於上層建築,它並非歷史發展的根源。所有的階級鬥爭“為它們的經濟狀況的發展程度、它們的生產的性質和方式以及由生產所決定的交換的性質和方式所制約”。在封建社會里,不可能有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在奴隸社會中也不可能有地主與農民的鬥爭。所有的階級鬥爭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形態、生產力水平及生產關係之上的。

總之,正如馬克思所言——“在我以前很久,資產階級歷史編纂學家就已經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歷史發展”,階級鬥爭理論不是馬克思發明的。因此,這個理論並不等於馬克思主義,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馬克思所加進去的東西,主要有這三點:

一、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階級鬥爭理論要建立在唯物史觀之上;

二、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要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來運用這個理論;

三、階級鬥爭只有在無產階級取得勝利之後,通過改變原來的生產力及生產關係才能徹底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