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三歲半,這幾天剛上幼兒園小班,哭著死活不去幼兒園,孩子的性格都變了,我該怎麼辦?

傷心淚150581708


三歲半的孩子,他們從未與父母家人長時間的分離過,再加上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陌生的人,孩子如果沒有一點牴觸情緒,那才不正常呢?但是,無論孩子多麼的哭鬧,幼兒園是肯定還要去的,如何改變這一情況?或者說,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要做哪些準備,來減輕孩子的入園不適感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多讓孩子與人接觸、交流。

我經常發現,有很多小朋友,在家裡跟個小八哥似的說個不停,可一見到陌生人,就不敢吱聲了,甚至別人問他,都嚇得往後躲。這樣的孩子,很明顯,是與人接觸過少。或者說,沒怎麼見過世面。你想想,跟大人一起,尚且如此,離開了家長,那該怕成什麼樣啊!所以,孩子快到二、三歲了,就一定要讓他們多與人接觸,鍛鍊鍛鍊他們的膽量才行。

二、讓孩子先熟悉幼兒園周圍的環境。

快入園時,可經常帶孩子到要入學的幼兒園周圍轉轉,告訴孩子這就是他快要入學的幼兒園。瞧,這周圍的一切多美呀!將來在這上學,肯定不錯,啟發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嚮往。

三、告訴孩子幼兒園裡面有什麼。

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我們可以學習唱歌,跳舞,畫畫,手工製作等知識,還能認識許多小朋友,整天和他們一起學習,做遊戲。這裡還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教我們學習很多本領。這些都給孩子即將開始的幼兒園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嚮往和渴望。

四、熟悉的小夥伴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不管怎麼說,幼兒園是個全新的環境,孩子離開了父母家長,離開了熟悉的家,心裡還是不安的。這時,如果有平時就認識的小朋友一起入園,會使他們對幼兒園的陌生感減淡,安全感倍增。

五、鼓勵孩子多找小朋友玩,儘快熟悉環境。

孩子安全感缺失,原於不認識,不熟悉。鼓勵孩子多找小朋友玩,儘快地熟悉他們,也可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問題中所說的孩子,如果小朋友們都熟了,他自然也就樂於上幼兒園了。

總之,孩子上幼兒園是他們的人生旅途邁開的第一步,家長可事先多為孩子做些準備,避免到時孩子因離開家人而過分恐懼。只要我們從孩子角度出發,多關心,多體貼,就一定能讓孩子平安度過分離期,儘快融入幼兒園的大家庭。


愛小豬的媽媽


你好,我家兒子2歲10個月。這幾天也是剛入幼兒園小班, 和你家情況一樣,死活不肯去,最後我轉園了。和你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的,希望能供你參考:

不對號入座,傾聽孩子的內心真正的聲音

很多家長會把孩子哭著不去幼兒園和“分離焦慮”結合起來 ,尤其是幼兒園的老師,會不斷地安慰你鼓勵你,要你不用擔心分離焦慮。其實,有些孩子確實是分離焦慮,但有些還真不是。

我家兒子剛進幼兒園的第三天開始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死活不肯去。一開始我也以為是分離焦慮,可他每次放學後就很平靜地和我說,“媽媽,我們明天不要來了,我不喜歡這裡。”可當我問他不喜歡什麼,他答不上來。直到後面兩天,他忽然很認真地和我說,“我不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

於是,我抽了一整天的時間去觀察老師上課是怎麼上的,果然如兒子所說,老師上課的方式不是兒子所需要的。

試著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我找到了原因,也認同兒子的理念。我就開始問兒子,你想怎麼辦?是去適應,還是改變?兒子表示,他想改變,用換園的方式。

於是,我帶著兒子去找適合他的幼兒園,參觀、體驗、觀察其它幼兒園的小朋友狀態。最後,選擇了一所適合兒子的幼兒園。

當時身邊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我的父母,覺得新幼兒園離家遠,太折騰。可是兒子都願意去改變,我為什麼不能改變呢?

我不願意我的兒子在三年的幼兒園時光不開心,所以我願意試著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換個幼兒園,他開心,他也喜歡。

觀察和對比

但兒子換了新幼兒園後,我會每天拿新幼兒園和老幼兒園做對比,讓他知道每個幼兒園都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不能讓他覺得換了幼兒園,就一定事事都能如他所想。也不能讓他覺得老幼兒園就很不好,只是對他而言,不適合。

通過這種觀察和對比,讓孩子逐漸適應新的幼兒園,也能讓孩子瞭解每個幼兒園都有獨特之處。

最後,如果你的孩子死活不肯去,甚至性格都變了,那麼你也可以像我一樣,緩一緩,試著問問孩子的需求,然後和孩子一起去面對。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我是寶藏媽媽,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寶藏媽媽


我家孩子也是剛上幼兒園一週,送了4天,有一天剛送去老師就打電話說孩子鬧情緒,哭吐了老師給打電話讓接回來,後來幾天就各種哭鬧不想去,有的時候見到老師就好了,有的時候就是抱著不進班級,後來老師說不能一哭就接走,得讓孩子慢慢接受這個過程,我也怕這麼想的但是孩子去了幼兒園我在家就各種心思是不是哭了鬧了啥的,其實大人也挺焦慮的,但是晚上接的時候發現孩子白天在幼兒園還可以,也不是一天都鬧情緒,再加上老師也是確實哄,各種拍各種玩,大人也就放心了


惡魔搗蛋鬼


孩子三歲半已經聽懂大人的話了,上幼兒園還哭鬧得這麼厲害,確實讓人揪心。我孩子兩歲上幼兒園,結合自己的情況分析如下:

一、孩子安全感缺失,分離焦慮

我的孩子是兩歲進幼兒園的,頭兩天分開時候哭了一下,第三天就不哭了,在幼兒園過得很開心,很順利。

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的情況,是想要孩子儘快去幼兒園的,所以我特意鍛鍊孩子自主大小便,每天帶他去公園,超市等公眾場合,鍛鍊他的膽量讓他學會跟人接觸。

還未送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帶他在準備要去的幼兒園附近玩,看小朋友上下課,從圍欄裡觀察幼兒園裡的小朋友玩,就好像他是裡面其中一員一樣,讓他對幼兒園有熟悉感和安全感。

進幼兒園前跟孩子交代父母接送的時間安排,在幼兒園裡該面對的一些小問題,讓孩子心中有數,別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大人的話而懶得說,其實孩子心裡清楚得很。

這樣的效果特別好,孩子很快地融入幼兒園生活中,每天開開心心的,特別喜歡去幼兒園。

現在孩子哭得這麼厲害,如果可以暫時讓孩子在家多呆一些時間,然後多帶他跟小朋友做遊戲、玩鬧,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鍛鍊膽量和養成樂天的性格。

二、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跟老師保持溝通

孩子哭成這樣,好好地跟孩子溝通了解,三歲半小朋友已經懂得表達了,看他在幼兒園是不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受到驚嚇欺負等,排除這些干擾再來調教孩子,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這所幼兒園,就給孩子換一所幼兒園吧,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平時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希望老師多關心擔待一下孩子。

三、想辦法開導孩子

孩子畢竟還小,家長直接訓話接受不了,平時跟孩子讀讀繪本,在讀書中慢慢地引導孩子明白一些,他這個年紀該懂得的道理。

大人可以自己編一些關於小朋友上幼兒園不哭,跟小朋友開心玩樂的故事,讓孩子對上幼兒園有好感,喜歡上幼兒園。

就比如小時候自己還未上學,看到哥哥姐姐們背書包上學,覺得很羨慕,每天背個小書也想上學。大人要特意渲染強化孩子這種心理。小孩子就是靠哄的,用點小心思哄他準沒事。

還有大人要注意剋制焦慮,不要訓斥打罵孩子,不然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媽媽要耐心點,在教育孩子的同時,給孩子點時間慢慢去適應。


馨言馨語


哎呀,這個真是讓人頭疼。面對孩子這麼強烈的反應,家長也會很痛苦。

我家的兩個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在一個星期後出現的反覆。剛開始都很新鮮,每天高高興興地去。一週後就開始不想去了,各種耍賴。不過,我和老公都立場堅定,沒讓孩子得逞。

只是,回想當時的情況。也忍不住心疼孩子。

老大每天出門前,都是一邊自己穿鞋子,一邊嘟囔:“不去也得去。”

老二隻要一有機會就鬧著說不想去幼兒園,不過每天早上還是乖乖地跟著去。

想想都覺得心酸。

對於孩子的情況,我們也跟老師做過一些交流,老師倒是有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1. 實踐

慢慢延長孩子和主要照顧著分離的時間,增加照顧著的數量。不過,這項工作最好能提前開始,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的前幾個月就開始準備,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 適應環境

提前帶孩子去適應幼兒園的場地,如果已經開始上學了,那就多帶孩子去玩,讓孩子在教室、操場和遊樂設施上放鬆地玩。提高熟悉程度,有助於孩子適應新的環境。

3. 交朋友

若是能幫孩子在班裡交到一個好朋友,可以有效地緩解孩子的焦慮。朋友越多,當然孩子也就越可能願意去幼兒園。

4. 練習社交技巧

在家裡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教孩子在常見社交場景下該如何做,比如如何認識小朋友,如何開始對話,如何詢問是否可以參加遊戲,或者向老師尋求幫助等等。一次練習一種社交技巧,直到孩子能熟練地面對各種場合。

5. 安慰品

給孩子一個安慰品,比如手帕、照片,或者是其他能讓他感到安全和舒適的物品,幫他們緩解焦慮的情緒。

6. 好好說再見

家長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不要流連忘返,做出痛苦的樣子。這回讓孩子更加的焦慮。告訴孩子一個簡單而且實事求是的事實,“媽媽會很快見到你!”然後,平靜地離開不要偷偷溜走。

7. 開心

孩子會從父母那裡得到暗示,如果父母總是開心的,孩子也更容易保持冷靜,並建立信心。所以,家長要首先忍住眼淚,直到你看不見孩子為止。

8. 注意

如果孩子的反抗過於強烈,也可以從老師和醫療專業處獲取支持。比如:

反抗持續時間過長或過度干擾正常活動;

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如胃痛,驚厥等等;

害怕分離,不願單獨睡覺,反覆做噩夢;

過度擔心失去父母。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分離焦慮是正常的並且很快會過去。關鍵是要注意逐漸增加孩子的信心,並減少他們的憂慮。如果焦慮持續時間過長或不斷增加,可以請專業人士一起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適應幼兒園的過程或許需要一天到幾周,父母要有耐心,幫助孩子學會說再見,並在沒有父母家長的情況下自信地處理生活。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木橋故事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本身自己也是一個寶媽也是幼兒園工作者。其實孩子剛上學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剛脫入媽媽的懷抱,突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再加上幼兒園飲食作息有可能跟在家完全不一祥。其實不用焦慮,每個孩子大多數都有個這個時期,你可以給孩子多看看繪本,或者看一些幼兒園的動畫片,或者可以換個方式每天讓孩子告訴你一件幼兒園比較好玩的事情,每天認識一個好朋友😊以此來吸引孩子去幼兒園。記得以前看過一本繪本,媽媽心媽媽樹,就是裡面描述孩子剛去幼兒園的心理,害怕焦慮,於是媽媽給她帶了一幅畫,她再委屈的時候看到這張圖片就不哭了,她覺得媽媽在陪伴他。再就是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都適應的很好,一般都是剛送去哭,其實很多到教室就不哭了。孩子適應能力遠比我們強很多。



君媽辰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哭著不去幼兒園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我們應該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孩子,安撫他的情緒。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會哭

孩子一直跟著家人長大,尤其是媽媽親自帶大的孩子,和媽媽感情很好,上幼兒園是第一次分離,孩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難免會想媽媽,所以孩子哭鬧屬於正常現象。

這也是屬於分離焦慮,孩子認為媽媽不在了就是消失了,孩子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情緒,希望媽媽可以認識到這點。

我認識的朋友裡只有一個孩子上幼兒園很開心,一次都沒有哭過。這個小朋友性格特別特別的活潑,膽子也大,所以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是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少之又少的。



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

其實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應該多做一些鋪墊,幫助孩子瞭解幼兒園,順利入園。
  1. 帶孩子在周圍的幼兒園參觀。可以帶孩子在家附近的幼兒園參觀,可以在外面看幼兒園小朋友玩滑梯,做遊戲,很快樂的樣子。也可以帶孩子進去了解,讓他們對幼兒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 帶孩子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現在大部分幼兒園都會有親子課或者親子活動,可以帶孩子積極的參加。也是一個幫助孩子認識瞭解幼兒園的好方法。
  3. 通過一些繪本來認識幼兒園。可以通過繪本來了解幼兒園,比如《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魔法親親》都是很不錯的繪本。



和孩子一起建立分離儀式感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分開的時候都是偷偷摸摸的跑走,因為擔心告訴孩子他會哭。其實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我們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回來接他,而且這個時間是以孩子的作息為標準。很多家長會說媽媽下班就來接你,其實這是不明確的孩子不會知道你什麼時候下班,我們應該說,等你吃了晚飯我就來接你,孩子才能理解這個時間。大方的和孩子說再見,不要偷摸走掉,可能孩子開始會哭鬧,慢慢就適應了。

他會明白媽媽回來接我,不是把我放在幼兒園不要我了,這個真的很重要。孩子慢慢了解了就會有安全感,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見到媽媽,就可以在幼兒園安心的玩耍了。



我是育兒達人錦心,家有兩個男孩,愛學習愛分享,一直在學習育兒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交流探討。

俊媽智慧養育


這位家長:你好!你的問題帶有普遍性,作為一個連續教了11年小班的幼兒教師,我想根據我的經驗來幫你分析一下關於新入園小朋友哭鬧的問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孩子離開家庭去上幼兒園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過程。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人,單獨去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和一群完全陌生的人,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孩子由於年齡小,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內心會產生一種因恐懼帶來的焦慮,哭鬧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這需要一段時間,少則一週左右,多則一個月。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必須進幼兒園過集體生活,孩子和家長都應該有心理準備,都要學會逐漸適應。

作為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讓孩子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一、和孩子溝通一下,問清楚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三歲的孩子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比如:想媽媽、沒有好朋友、想玩玩具、想看動畫片、想吃好吃的、想去遊樂場等。耐心聽孩子說完,然後仔細想想主要原因會是什麼?

二、多跟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跟老師溝通的方式有很多,如:電話、微信、家園互動專欄、家長留言等,把你的想法和困惑告訴老師。多聽聽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三、從自身找原因。有的全職媽媽通常一個人帶孩子,使得孩子很少接觸他人,很少接觸外界,這樣的孩子上幼兒園往往比較難適應。還有的家長在家看孩子,為了省事,索性光讓孩子看動畫片,更有甚者,讓孩子抱著手機玩,這都是一些很不好的教養方法,值得家長深思。

四、接孩子回家後,多跟孩子聊天,可以問一問今天在幼兒園都幹什麼了?聽故事了沒有?做遊戲了沒有?中午吃的什麼飯?以表揚鼓勵為主,幫孩子建立自信心。

五、多抽時間帶孩子出去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開闊孩子的視野。

六、多看書,多交流。看一些幼兒方面的書,多跟同齡孩子的家長交流,學一些好的帶孩子的方法。

最後我想說的很重要的一點,作為一個3歲孩子的家長,當你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一些功課是必須要做的:提前帶孩子參觀幼兒園,幫孩子選擇幼兒園,給孩子講一些幼兒園的趣事,激發幼兒上幼兒園的願望,陪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有關幼兒園的繪本,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要上幼兒園的道理。這樣做,會使孩子提前有了上幼兒園的心理準備。有這樣體驗和準備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沒有哭鬧現象。


燕子老師說育兒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多適齡幼兒媽媽都可能碰到,剛入園時孩子不願意去,這種現象是正常的,首先我分析下可能的原因。

第一:孩子從小生活的圈子裡同齡人少甚至沒有,以至於孩子沒有主動跟小朋友玩的能力。

我家大寶就是一個例子,我家所在的小區老人居多,年輕人少,3到5歲的孩子幾乎沒有,大寶經常一人玩或跟老太太們玩,沒有同齡玩伴,只知道怎麼跟老人玩,不知道怎麼跟小朋友玩,因此缺乏玩的能力,不會主動去找小朋友,在家裡也沒啥,但是在幼兒園就顯得很孤單。

第二:相對獨立能力差。

剛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3歲以上的,這個年齡段應該會幹什麼呢?自己吃飯、自己尿尿、拉臭渴了會說、自己入睡等等,這些都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萬一尿褲子了又不敢說,豈不是很難受,哪一項沒做好,老師又沒有幫助解決,那估計得鬱悶一天呢。

第三:典型的分離焦慮症。

如果家裡一直是固定的一個人帶孩子,那孩子肯定非常依賴這個人,入園後環境的陌生會加速孩子對這個人的想念。

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堅持送,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有連續送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環境,要充分相信幼兒園老師的能力,他們能安撫好孩子的。

其次:下午孩子接回家儘量少提幼兒園。不想上幼兒園的寶寶,"幼兒園"三個字他決對不樂意聽。我家大寶剛上幼兒園那會,晚上只要提幼兒園,他就開始哭,嘴裡唸叨著我不想去幼兒園,甚至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感覺上幼兒園都成了他的心病了。

第三:週末可能的話聯繫離自己家近的幼兒園同班孩子及家長一起組織活動,通過活動讓小朋友們熟悉,只要有了同班玩伴,上幼兒園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第四:孩子在家的習慣及作息儘量保持和幼兒園同步,加快孩子對幼兒園適應過程。

對於問題中所說感覺孩子性格都變了,我想是不是上幼兒園這件事已經成了孩子負擔、心事,有了心事,可能會變的不活潑了,不過不用擔心,這是短暫的,待孩子適應了自然會回到以前的性格。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家有二寶育兒


三歲左右的孩子,是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期。

孩子去幼兒園哭,是從早晨起來,到校門口這一段哭,還是一直哭,跟老師進教室也哭?


孩子哭鬧是正常表現,如果孩子不哭不鬧,那你才要擔心呢。

無論孩子多大,第一次和家人分開,都是挑戰,剛送幼兒園,可以先送半天,然後慢慢送一整天。


另外你說的孩子性格都變了,變成什麼樣了呢?

你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如果都正常的話,就觀察一段時間,慢慢孩子適應了,就會好起來的。


可以關注我,過幾天會更新學齡前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