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院:重装上阵 发热门诊“群英”战病毒壮志凌云

郑州市二院:重装上阵 发热门诊“群英”战病毒壮志凌云

中原网讯 如果说武汉前线和隔离病区是对抗新冠肺炎的正面战场,那么发热门诊就是“星罗棋布”的支线战场,是拦截病毒的第一道屏障。从大量的发热病人中甄别新冠肺炎患者,奋战在发热门诊的医护和正面战场的“战友”们一样,身披战袍,全副武装,直面病毒。自从郑州市全面启动紧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这些“战士”已经在发热门诊连续作战近50天,依然斗志昂扬。在郑州市二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小组副组长吴景硕、发热门诊负责人刘文静、发热门诊护士长王小波,互相配合、彼此支撑,架构起医院抗疫战场的中流砥柱。

吴景硕 关键时期,他是大家心目中的“定海神针”

吴景硕,郑州市二院呼吸科主任,新冠肺炎救治专家小组副组长。这个职务,无声地折射着疫情来临时他肩头沉甸甸的重量。且不说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已是常态,也不说发热门诊的筹建、运转他都要从专业角度一一把关。面对汹汹而来的疫情、狰狞可怖的陌生疾病,吴景硕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发挥高年资专家的专业优势,沉着冷静、稳定军心,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定海神针”。

对于年轻医护来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遥远而陌生,新冠肺炎又是一种全然陌生的疾病,他们大多没有疫情防控经验。在这种时刻,吴景硕披挂上阵、冲锋在前,进行第一例发热病人的排查,根据敏锐的直觉、丰富的经验,确诊了发热门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防控时期就是战时,吴景硕枕戈待旦,睡觉时都不敢松懈。一高龄发热老人深夜来就诊,他凌晨3点接到电话赶来医院会诊,迅速排除了新冠肺炎,为正常抢救赢得时间。

刘文静 “发热门诊这道屏障由我们来坚守”

作为发热门诊负责人,1月23日至今,刘文静和同袍们已经近50天连续吃住在发热门诊,接诊了3600多例发热病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4人。“接诊发热病人,观察留院患者,安抚病人情绪……”刘文静要做的工作很多,每天休息时间只有4个小时。在疫情面前,她忘记了时间和疲劳;在患者面前,她充满热情和耐心;在家人面前,她隐瞒了自己工作的危险。刘文静说:“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即使再危险也要坚持。”

5例确诊病例,刘文静都“自私”地抢在同事前面接诊。不是不信任同事们,而是深知责任在肩。接诊每一例确诊病人,刘文静不敢有丝毫怠慢,从高度疑似、留观到确诊,再到向上级报告,她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规范”。“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绝不能让医院发生交叉感染事件。

为了规范和扩大发热门诊,医院不仅腾空体检科9号楼改扩建发热门诊,还全部腾空神经内科5号楼,增设发热留观病房,并设有专用药房和检验设备。发热门诊从接诊、检查再到检验、取药、留观等工作,做到了一站式服务,还设置了医务人员专用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刘文静豪迈地说:“这里硬件、软件、人员、设施全都是最好的,发热门诊这道屏障由我们来坚守。”

王小波 “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

作为医务工作者,虽然每年春节都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休息,但今年春节,无疑是王小波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大年三十接到通知,从门诊手术室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担任护理负责人,他和团队已经在抗疫支线战场连续奋战了近50天。34岁的王小波是门诊手术室的护士长,护理上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在护理一线工作了12年的他,辗转神经外科、手术室、门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经验丰富、能力出众,是领导和同事们倚重的护理骨干。说来这本是他“策划”的全家团圆的一个春节,早早就把父母从老家接来了郑州。可抗疫的“集结号”刚一吹响,他就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从踏入这个行业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365天,哪一天都不算假期,哪一天都要随时顶上”。

发热门诊护理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虽然年轻,但这是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王小波自豪地说,大家都是各个科室抽调来的骨干,不仅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也好,觉悟也特别高。疫情初期,防护物资紧张,为了节省防护物资、节省时间,王小波和他的护理团队在岗12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下班时口罩一摘,脸上都是深深的勒痕,嘴唇都干得起皮。王小波说,虽然工作又累又苦,但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