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01.


人间精品张伟丽。


我很少用那么激烈的修辞,但是对于她,我想这么说。


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张伟丽是谁。一句话概括:她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让国人了解综合格斗这个项目的运动员。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这阵子她上过两次热搜。


先是在3月8日,妇女节当天,张伟丽在拉斯维加斯卫冕UFC草量级冠军。此后,她和当场对手乔安娜一起,因为比赛过于激烈,被内华达体育会员会判定2个月强制医疗停赛。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事实上,这场比赛在赛前就已经硝烟弥漫。


张伟丽的对手乔安娜是级别创立以来的第二位冠军,在拳坛有“异形女王”的绰号。此前她参加过9次UFC冠军战,5次成功卫冕。


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这位自信的波兰人频频挑衅张伟丽。张伟丽微微一笑,回了一句Shut up。乔安娜挥舞着拳头说:“我会用我的拳头让你闭嘴,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当一个冠军。”比赛结束后,乔安娜说:“我感受到了她的拳头。”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人狠话不多,就是张伟丽。


这场赛后被喊出“医疗暂停”的世纪大战,是张伟丽职业生涯的第21胜。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仅有一场败绩。


唯一输的那场比赛,张伟丽直到赛前两天才被告知,将以业余身份顶替,还临时升了公斤级别。三局比赛,两局打完,裁判就宣布对手获胜。


我们可能会以为,如此彪炳的战绩,意味着张伟丽从出道起就是一个神挡杀神的“怪物”。


事实完全相反。这个出生在河北邯郸矿工家庭的普通女孩,不过是受武术之乡氛围感染,天生好动,有心习武。


在17岁的黄金年龄,她已经因为训练中旧伤复发选择退役,开始北漂。因为武校毕业,学历有限,张伟丽很难在北京找到薪资丰厚的工作,履历表上陆续添加的是育儿园老师兼保安、旅馆前台、收银员、健身房销售。


在去健身房应聘时,张伟丽看到一个搏击擂台。她问店长,如果没有客人,我可不可以在这儿练。店长回答可以。张伟丽第二天就去上班了,甚至连工资都忘了问。


我不想借此说太多关于热爱和梦想的鸡汤。但很明显可以感受到,张伟丽异于常人。无论是14岁就夺得省冠军的意气风发,还是17岁就可能终结事业的颠沛流离,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愿意为什么而活。


02.


这还不是张伟丽最打动我的地方。哪怕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打出一片天地,她身上依然闪现着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关于性别,关于自由。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格斗类项目从来是与力量挂钩的。而力量,第一反应自然是男性。就像提到花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女性,直到这两年才红了一个羽生结弦。即便想到他,描述的词汇也是“花样美男”。


张伟丽投身的就是一项充满性别刻板印象的运动。即便是屡获冠军备受关注之后,很多围绕她的声音依然在说:女拳手找不到对象吧?不会家暴吧?谁敢娶啊?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这些问题也曾萦绕在张伟丽的心头。她因为长相不符合传统的柔美取向、块头太大而自卑,可综合格斗让她明白,美的样子从来不止一种,肌肉也是力量与健康的美。


她对着镜头说:


“我觉得女性可以做很多事情,女性不能被定义为是什么样的。她可以是温柔的,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坚韧的,可以是各种各样类型的!”


而那些针对女性力量的偏见,在她看来,根源是男性不自信。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男性或女性,从来不应该被框定在某种狭隘的想象里,每一个人都可以跳出社会针对性别定制的枷锁,为自己而活。


拳台上,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奋勇搏击。回归生活,也不影响她们相夫教子。如果她们不愿意牺牲事业奉献家庭,同样没有指责的理由。


人应该多元,每一个基于多元的自由选择都应该尊重。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无数人为了实现它,趋近它,还在水深火热中努力。


在这条路上,张伟丽是绝佳的榜样:以一种颠覆成见的方式,讲述个体与性别认知斗争的故事,最终不断突破既定的限制,丰富人生的可能。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但一定要像她那样生活


关于性别,我们太习惯孰强孰弱的思维定式,在每一个场景中都硬是想分出个高下,然后再打着“千百年来从来如此”的旗号,替男性和女性统筹安排。


其实,没有任何人能替别人规划人生。人生的路,只能由自己选。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张伟丽,也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症结和方向所在:无论多难,抛开那些限制和枷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与此同时,接受别人和自己想的不同,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在我看来,这是张伟丽用自己的人生替我们高亮的金句。


你我皆凡人。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张伟丽的样子,但我们一定要用张伟丽的态度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