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陝西省 延安市 黃帝陵 旅遊攻略 VR簡介

這個太厲害了! 考慮到大家宅得無聊了,免費自助遊!陝西省 延安市【 黃帝陵】旅遊攻略,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進去自助遊,全景3D模式瀏覽 :【點擊文章最下方:瞭解更多】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號稱“天下第一陵” ,又稱“華夏第一陵” ,“中華第一陵”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黃帝陵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 。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 ,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 。“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 ,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古柏群

1961年3月,黃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2006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黃帝陵祭典)活動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1月,陝西省啟動“黃帝陵祭典活動”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旨在弘揚傳承中華文明,團結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維護黃帝陵祭典活動唯一性和至上性 。2014年8月,黃帝陵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

橋山在遠古時代為有蟜(jiǎo)氏居地,稱作蟜山;黃帝時代稱作“軒轅之丘”或“軒轅之臺”,黃帝因此而得名“軒轅”,黃帝城中宮即位於此,以後演變成橋山。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黃帝陵冢

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後,由華族部落聯盟首領成為天下共主,使華夏民族由蠻荒時代跨入了文明時代,黃帝的豐功偉績理所當然地受到後世的敬仰和崇拜。黃帝死後,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人文初祖的懷念之情,便在橋山起冢為陵,立廟祭祀。在黃帝死後的幾千年裡,歷代祭祀黃帝的活動從未中斷。從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時段將黃帝同時作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無一例外地將黃帝作為祖先祭祀。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黃帝陵

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漢朝建立伊始,漢高祖劉邦便頒詔於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其後漢武帝親自祭祀黃帝陵,《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和《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載:“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漢武帝領軍十萬北巡朔方,返回時專程來到橋山,祭祀黃帝之冢。這是正史中第一次記載黃帝陵。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視,不斷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奏:“坊州有軒轅黃帝陵闕,請置廟,四時享祭,列於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橋陵大興土木,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修繕活動,修建黃帝廟,並栽植柏樹1140株。從此,祭祀黃帝升格為國家大典,橋陵也成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黃場所。這不僅有助於規範祀典,更在客觀上起到了加強政治統治和文化認同的作用。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宋嘉祐六年栽種松柏聖旨碑》

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包括黃帝陵在內的前代帝王陵寢已經出現了“樵採不禁”的情況。而祭祀的建築“隳毀”,則讓正常的祭祀活動無法進行。為此,宋太祖趙匡胤一即位,就於建隆元年和乾德初兩次下詔,規定黃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堯、虞舜、夏禹諸陵“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祠以太牢”,“隳毀者修葺之”。開寶二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官員上書朝廷,宋太祖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即今址。

宋嘉祐六年(1061年),宋仁宗趙禎下聖旨,責成坊州(今黃陵縣)地方官員,發動黎民百姓,當年種植柏樹1400多棵,同時抽調三戶人家,免除一切搖役斌稅,專門在橋山看護和種植柏樹。並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前,這是現存最早的關於保護黃帝陵的官方文件。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泰定帝頒佈保護黃帝陵廟敕令,並刻立《禁伐黃陵樹木聖旨碑》,記載元泰定帝頒發保護軒轅廟建築、禁伐橋陵樹木,並免除宮觀、寺院所屬地稅、商稅,對破壞橋陵之人,官府加重處罰的聖旨。此碑亦為中國現存唯一的關於黃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時期黃帝陵的珍貴實物資料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軒轅廟西側被大火焚燬的保生宮。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明宣德元年御製祝文碑》

明代將橋山黃帝陵列為國家祭典,祭祀從未中斷。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黃帝,修繕黃帝陵廟,同時在軒轅廟設立五品護陵官二人,後由縣令兼任。這一做法為後世沿用,縣令兼護陵官成為制度。朱元璋不僅安排大臣代表自己前來祭祀黃帝,還拔高了當地的行政級別——明代縣令多為七品,由於中部縣縣令要兼任黃陵護陵官,所以按照五品對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軒轅黃帝坐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朱厚熜修葺軒轅廟;明天啟元年(1621年)秋,明熹宗朱由校整修黃帝陵廟;明崇禎九年(1636年),中部縣知事重修黃帝陵廟。有明一代,共存留御製祝文碑21通。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順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順治命使祭祀黃帝陵,並對黃帝陵廟進行了清代第一次維修。此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後派員赴橋山黃帝陵,進行了三十多次祭祀活動,大修九次。其中,康熙年間維修三次,雍正年間維修兩次,乾隆年間維修一次,嘉慶年間維修一次,道光年間維修兩次。清代沿襲明代制度,對黃帝陵的祭祀一般為三年一大祭,多是皇帝派專員致祭,儀式更為隆重,規模更為宏大。常祀之外,又於皇帝登基、太后壽辰、水旱災害、五穀豐登、弭除邊患之際,更增特祭。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於陵前題碑“古軒轅黃帝橋陵”。自此以後,橋陵之稱更為聞名。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陝西省延安市黃帝陵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陝西省政府急令設黃帝陵廟管理所,主任由中部縣長兼任;同年秋天開工維修黃帝陵廟,“凡大門、享殿、圍牆及聵缺者”,均在這次維修之列,而“崇閎之制,尚有所待”;次年三月,整修完畢。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考慮到黃帝聲名遠播、威名遠揚的無比崇高地位,加之為了與陝西蒲城豐山唐睿宗之橋陵相區別,遂改橋陵為黃帝陵。自此以後,黃帝陵一名沿用至今。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1978年以後,陝西省將黃帝陵列為重點維護整修單位,先後於1984年、1987年進行過兩期工程建設。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批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不遠萬里,奔赴橋山,共祭黃帝陵。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文旅陝西」第四十一期 陝西延安市「黃帝陵 」旅遊攻略(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