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中國已經邁過疫情至暗時刻,逐步走向春暖花開。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不僅僅影響到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影響了每個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01 大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

近日,百程旅遊網的一份內部通知文件在網絡上流傳,文件顯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程旅遊決定關閉公司並啟動清算準備。

疫情之下,我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百程旅遊網以旅遊簽證業務起家,阿里為其第二大股東,曾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公佈此前預計,僅僅在2020年春節,會有高達4.5億的旅遊人次。


疫情之下,我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人人“禁足”在家,讓原本處於旺季的旅遊業遭受重創。

無獨有偶,疫情衝擊蘋果公司手機銷量驟降, 日前已宣佈關閉大中華區以外所有零售店。

饒是這樣曾經風光無兩的行業巨頭,在疫情之下仍然面臨危機甚至破產倒閉,可想而知,中小企業該有多麼艱難。


02 我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在這次疫情下,受到波及的不止各個行業,還有在這些行業下生活的人,宅家裡時網絡上有個段子特別搞笑:

疫情之下,我們的“飯碗”還能保住嗎?

但是現在再來看卻只有辛酸,我們一邊擔心復工會不會交叉感染,一邊擔心企業扛不住了飯碗還能不能保住。

畢竟,各大網絡社交平臺已經陸續傳出“裁員”“降薪”的消息了。

網傳 “上汽大眾將取消雙薪,底薪方面管理層降25%,員工降15%,總體降約40%”

攜程公司高管層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

有的公司要求員工“自願降薪”,與公司共克時艱。

還有的公司被企業生存烏雲籠罩,CEO和HRD郵件互懟,裁撤整個人力資源部團隊,以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以上種種可見,今年的經濟形勢相當艱難,還記得前2年網絡鼓吹的“高消費”、網傳的“互聯網高薪”潮嗎?今年迎來的很可能是降薪潮甚至是裁員潮。

我武漢的校友群已經開始有同學在求內推工作了,

同學小琪2012年畢業於某211大學,畢業後在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了5年,由於工作壓力很大,2017年底跳槽到一傢俬企做審計,2019年剛買房結婚,每月房貸7500元,車貸2000元,家庭月收入僅15000元,疫情期間一直在武漢家裡每天的菜錢要大幾十。1月份的工資在多次爭取下3月發了,但2月份的工資遲遲未發,已經捉襟見肘了,“銀行存款撐不過3個月”,“據說公司近期發通知明確表示不裁員,但疫情期間只發基本工資,復工後起獎金減少40%”,小琪說。

也有的同學開始反思:如果不是因為房子,很多人手上應該還有些錢,誰又會想到,經濟繁榮,結果突然金融危機,又來了病毒,好多人收入大減。

有的同學說找工作太難:明年更慘,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又壓倒了下一年。

有的同學說創業太難:我們這個小企業積累了近兩年,才做到賬賬上3個月房租和員工工資的現金流。

覆巢之下無完卵,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