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更廣、危害更重!面對草地貪夜蛾,專家表示:能防住

上熱搜、中央一號文件點名、農業農村部連發通知要求做好防控……近日,草地貪夜蛾入侵的消息引起很多農戶關注。

現在情況如何?草地貪夜蛾入侵會造成哪些危害?是否已採取措施?一起來看看!

草地貪夜蛾入侵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佈的病蟲情報,初步統計在7省(區)176個縣(市、區)查見草地貪夜蛾幼蟲,累計發生面積76萬畝,目前發生面積近55萬畝。雲南、海南、廣東等省發生普遍,部分地區蟲量較高。

今年發佈的蟲情,已經相當於去年4月底、5月初的情況,3月份草地貪夜蛾開始陸續往北邊飛。藉助西南氣流,草地貪夜蛾在3月份可以到達湖南西部,但沒有特別適宜草地貪夜蛾的作物,所以3月對主要作物為害不大。

但到3月底,江蘇、安徽就有可能出現草地貪夜蛾零星遷入,長江流域主要遷入期在4、5月份,比去年早一個月。5~6月可能會到達河南、山東一帶黃河區域,7月份有可能進入東北春玉米區。

相關專家一致認為,2020年草地貪夜蛾北遷時間更早、發生區域更廣、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務更艱鉅。

區域更廣、危害更重!面對草地貪夜蛾,專家表示:能防住

蟲情測報很重要

面對草地貪夜蛾的入侵,首要的措施是蟲情測報:什麼時間會遷飛到哪裡、蟲子發育到哪個階段,必須得清楚。

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要求,全國玉米生產重點縣每個村至少一套性誘捕器,西南華南邊境地區、遷飛擴散通道和玉米小麥主產區,每個縣至少配備一臺高空測報燈。

去年6月,農業農村部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建成“草地貪夜蛾發生防控信息調度平臺”。這是我國植保體系全國規模的大型應用系統,可滿足各級植保機構信息採集、傳遞、彙總、分析、發佈、查詢等工作需要。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副處長姜玉英介紹,這個平臺可以調度各地蟲情、防治進展,佈置總體防控任務。“今年我們一直在實行成蟲和幼蟲‘首見’當天報、發生情報週報制度,第一時間瞭解蟲情擴展情況,為防控爭取更多時間。”


區域更廣、危害更重!面對草地貪夜蛾,專家表示:能防住

專家表示:能防住

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思路,農業農村部已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制定了今年的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提早準備防控物資。去年底下撥了草地貪夜蛾冬春防控經費5000萬元,近期下撥4.9億元資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的物資準備。

去年12月以來,雲南、廣西等六個省已經防治了180多萬畝次,有的重一點的地方打了兩遍藥,不僅對當地蟲災進行防控,把蟲源基數壓下來了,也減輕了往北遷飛的壓力。

而在防控手段上,“大家可能擔心化學農藥的副作用,所以更要強調科學用藥,要在低齡幼蟲期施藥。第二是要選對藥,如果藥不對的話,打上去也沒用”。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王振營強調,今年農業農村部對推薦的防治用藥進行了優化,“基本是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比較環保”。


區域更廣、危害更重!面對草地貪夜蛾,專家表示:能防住

“當然能防住。因為今年我們下了很大力氣,而且和去年相比,我們更瞭解草地貪夜蛾的習性、發生規律、為害規律,也有了監測手段、防治技術、推薦用藥,心中都有數了。因此,今年防控的信心比去年要足。”姜玉英說,今年的救災經費已經第一時間撥付到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