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Author: TeroVesalainen / photo on pixabay)

開源是如何馴化企業的?

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一開始都是無法理解開源的,因此產生的不解、擔憂、懷疑、鄙視,甚至敵視,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隨著使用開源的企業越來越多,一家一家的企業,終於有一天會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也嘗試一下開源呢?——真香!

當然,事情往往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那些較早採用開源的企業,多半都有掉進坑裡的機會。但是,至少有兩類企業,會堅定的使用開源。一類是非常小,甚至尚未贏利的初創企業。對於他們來說,成本是首要因素。另一類是高速成長,越來越大的企業,傳統的商業軟件,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了,他們只能自己動手,基於開源軟件做修改,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第三類使用開源,是那些找到了基於開源的商業模式的企業。隨著開源軟件的不斷成熟,這樣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具有可行性,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

從使用,到修改後使用,甚至修改後賺錢,總之是有很多企業,在內部維護了某個開源軟件的自己的私有版本。這時,有兩種新的“煩惱”產生了。首先是License,企業們開始意識到,有些License是強制他們要在修改商用之後,將修改的代碼開源的。為了避免法律風險,他們只能將代碼回饋社區。

其次是開源的發展速度太快了,當開源社區又推出新的版本,企業自己的私有版本,該何去何從呢?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企業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不要將自己的私有版本,回饋社區?也許,儘可能減少與上游社區的差異,才是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方案。

從懷疑到採用,從私下使用到回饋社區,企業們也必須更加深入的理解並認同開源社區的理念和文化,這就是企業被開源馴化的過程了。

企業裡的員工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裡所說的企業,自然是開始接受開源的企業,這些企業看待員工的方式,首先會發生變化,然後是員工的構成成分,以及他們的能力結構,都將發生緩慢,但卻不可逆轉的變化。

首先是招人,那些從不使用開源技術的企業,只會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自然也不會將掌握某種開源技術,寫入他們的招聘條件之中,只能要求考察各種基本能力。反之,他們就會想要尋找各種熟手,甚至高手。以致到了現在,候選人可以僅憑自己的開源經歷與社區貢獻,就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其次是人員組成,越來越多的開源高手進入企業,並且勝任愉快,這就使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成為可能。企業內部的技術棧,系統架構,甚至開發模式,也會逐漸的變得越來越開源。企業內部,從用開源、到學開源,再到懂開源。這樣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最後是一個順理成章的變化,在就業市場上,懂開源成為一個巨大的優勢,開發者在職業生涯中,積累開源方面的經驗將不會被浪費。更進一步說:由於開源技術的普及,開發者的橫向比較變得更加容易了。於是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樂於在工作中使用開源技術(甚至是尚不成熟的開源技術),還會有不少比例的開發者,不僅在工作中使用,也願意投入自己的業餘時間,成為開源社區的貢獻者。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Author: Geralt / photo on pixabay)

更懂開源的企業們在做什麼?

對於員工們發生的變化,有些企業是比較擔憂的。隨著開源技術大行其道,開發者群體的能力和經驗積累變得更加容易了。一方面企業更加容易招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企業自己的人才也更容易跳槽了。當然,那些不太懂開源的企業只是關注自己失去的人才,而那些更懂開源的企業,則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一個企業,為啥要把自己的內部項目開源出來呢?我們可以思考一個數學模型,某一個市場,原本的規模是100,其中一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是20%。當他開源了一個項目,這個市場將變得更大、更成熟,市場規模從100變成了200。由於參與者眾多,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從20%,變成了15%。但是,他的整體收益,依然上漲了50%。當然還有一些企業,通過開源,不僅做大了市場,更提升了自己的市場份額,那就更厲害了!

舉例:谷歌的安卓系統,就是成功典範!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Author: Mammela / photo on pixabay)

再看另一個數學模型:假設全世界的程序員,每年能投入開發活動的時間總數,幾乎是一個常量。他們的主要工作時間,用來完成公司的工作。其他的時間,他們會利用業餘時間,看看其他的新技術,開源項目,參與社區活動之類。所以,既然一家公司,不可能招募全世界的開發者為他打工,那麼搞一些有趣的開源項目,吸引開發者業餘時間來參與,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這個策略,本質上是一種陽謀:通過各自的開放平臺,開源項目,吸引開發者的業餘時間。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企業間競爭。

舉例:現在所有的大企業,都在推自己的開放平臺和開源項目,本質上就是在爭奪開發者的業餘時間。

除了擴大市場,吸引外部貢獻,還有第三種收益:企業技術形象的提升。這種形象的提升,帶來的不是“XXXX”增加,而是各項成本的下降。比如,在招聘一名新員工時,所需的成本更低,原本需要談4周,現在人家二話不說,1周內入職。再比如,在推出一項新技術的時候,市場上會有自發的粉絲、代言人出現。甚至在產品的各種細節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能夠贏得信任,有人慕名申請試用、試玩。再比如:同樣推出一個新產品,A公司的產品就能夠上頭條,B公司的產品就無人問津。

舉例:微軟公司現在的一系列擁抱開源的動作,極大的提升(扭轉)了企業的技術形象。

思考題

行文至此,就該出現“但是”了。既然開源這麼好,那麼為啥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義無反顧的投身開源?為啥一家企業不會把自己的所有技術都開源?為啥那些完全開源的企業(比如RedHat)不是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一定有一些更加深層次的原因,我們還沒有分析出來!

最近我有一個猜想,也許能夠解釋一二: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並非所有的產品,都應該開源,我們可以區分三種情況:

  1. 什麼樣的產品,開源之後,有百利而無一害?
    有兩種產品,符合這樣的設定。一種是:市場上尚未有類似的產品,完全創新,全靠摸索。另一種是:市場上已經有完全成熟的產品,並且佔據主導地位。如果不以開源的方式進入,則毫無機會。
    這兩種情況,如果不開源,幾乎不會有成功的可能。開源之後,放手一搏,也許還能起死回生。前者可以用Docker作為案例,而後者可以用FireFox作為案例。
  2. 什麼樣的產品,開源之後,邊際收益遞減?
    當一個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存在多個比較類似,且各有所長的產品。這時開源的選擇,就會非常艱難。開源能夠吸引一定的貢獻者,但是同時也會給競爭對手帶來機會。甚至,幾個競爭對手還是基於同一個開源項目,進行各自的二次開發。
    這時,哪些組件、模板應該開源?哪些版本可以開源?開源時選擇的License是哪種?都是相當困難的問題。這樣的現象,可以用OpenStack作為例子。
  3. 什麼樣的產品,一旦開源,就會養虎遺患?
    作為市場上真正的王者,他們的產品即使閉源也有眾多的擁躉,但是一旦開源,卻可能讓競爭對手迅速發展壯大,這些產品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一般而言,企業都不會把這種產品開源。
    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賺取最高的利潤。這樣的現象,可以用iOS系統作為例子。

在企業內部,需要多少開放性?

這個問題的缺省答案,並不是:越開放越好!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事實上,一個企業如果有明確的目標,無需探索、創新,他們也不必追求任何的開放性。因為一切都很簡單,目標可能是另一家企業的最新產品,只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實現最逼真的模仿效果,然後再把成本控制到足夠低的水平,則是一個非常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商業模式。——山寨模式!

當一個企業走出模仿的階段,已經找不到模仿的對象時,只能靠摸索,嘗試、創新。這時:在內部管理中,逐步鬆綁,逐步放開限制,成為企業家必須認真考慮,小心前行的方向。

如上圖所示,我們假設創新的邊際收益,會隨著開放性而遞減。另一方面,管理的難度,則會越來越大。企業家需要找到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上,最終收益才會是最大的。

當然,困難之處在於:上圖的模型無法預先估算。所以只能摸著石頭慢慢增加開放性,甚至放一放、再收一收。逐步找到最佳的開放度。

而更加困難的一點在於: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這個臨界點也會不斷飄移。是的,並不是“不斷右移

”!這就更難上加難了!

企業與開源的關係

圍繞開源的系列思考之二——企業篇

從歷史上來看,最初的企業都是看不懂開源的。隨著願意嘗試的企業越來越多,願意瞭解甚至學習開源的企業越來越多。到了現在,企業“號稱”擁抱開源,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的選擇。但是,在我看來,只有斤斤計較的企業,才有可能在開源的領域越陷越深。

對於企業來說,使用開源能夠省錢,參與開源甚至主動開源還能賺錢,這才是他們願意持續投入開源的核心動力。

個人可以堅持理想主義,但是企業首先應該活下去。只有那些斤斤計較,然後不斷嘗試,再不斷地從開源獲得回報的企業,才會是開源領域堅定的支持者。

那些高唱理想主義的企業,標榜不求回報,一心奉獻的企業。要麼無法持久,要麼就賺個眼球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