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他負重前行

“你的病就是因疲勞過度引發的。回去後一定多加休息、控制好血壓、保證充足睡眠、不能再熬夜了……”這是3月5日在吉林大學第三人民醫院心腦血管二診室,吳教授看完剛剛做的腦核磁片子後,向患者做的最後叮囑。

患者叫張建軍,是大安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市區二中隊的一名普通民警。自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公安民警承擔著一線防控疫情的特殊任務。張建軍所在的中隊大年初二便接到市局的命令,他和隊友一道來到城區5公里外的大安與松原交界處的疫情檢查站晝夜值守。設卡之初,過往車輛較多,張建軍與衛健、交通的防控人員一道攔截車輛、測量體溫、信息採集……每天忙得馬不停蹄。在零下近30度的極寒夜晚凍得兩腳發麻,手指僵硬。超負荷工作、睡眠嚴重不足,張建軍多年的高血壓、腦供血不足病達到了極至,低壓120、高壓220。頭痛、昏厥時常伴隨著他。妻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擔心丈夫發生不測,催他請假休息一下。張建軍所在的中隊除了疫情檢查站的晝夜值守外,還要對城區街路巡邏布控,警力非常緊張。張建軍十分清楚,自己倒下隊友的工作量就得加大,幾次請假,欲言又止。於是他揹著妻子,買來了降壓藥,揣在兜裡,加大劑量服用,緩解當下之急。

2月26日,已在疫情檢查站奮戰20多天的張建軍轉入到城區進行巡邏防控。疫情期間的交巡警工作顯得尤為特殊,交通管理、維穩處突,每天要面對事無鉅細的海量工作。3月3日晚,張建軍與兩名隊友吃完晚飯,提前來到轄區路面進行巡防。晚上8點半左右,當巡邏警車駛向大安市區南湖麗景小區附近時,張建軍頓感身體不適、頭痛加重、心慌暈厥、手腳冒汗。稍停片刻後,張建軍打算到藥店買點藥進一步維持。輔警楊金龍擔心張建軍走路出現意外,於是驅車把他送到附近的和順堂藥店門前。此時,張建軍還一直牽掛工作,將楊金龍打發回到巡邏地點,自己執意去藥店買藥。當張建軍穿過馬路正準備踏上藥店的門口臺階時,突然兩眼發黑,一頭栽倒在地上,昏迷了過去。

疫情面前,他負重前行

今年60歲的張建軍是中隊唯一的“60”後,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他每天和年輕隊友一樣奔波在市區的大街小巷,工作熱情依舊不減。“交巡合一”後民警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除了完成原來交警的路面管控、打擊違法車輛外,還要完成接警處警、巡邏布控、救助群眾等突發事件。工作量的不斷加大,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身體的嚴重透支,張建軍越發顯得身心疲憊,身體大不如從前。然而,面對工作的“倒計時”,張建軍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不斷地挑戰自己,把每天的工作都當做最後一天幹。他說:“我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穿了30多年的警服說脫就要脫掉了,心裡還真是戀戀不捨。我非常熱愛人民警察這一光榮職業。”經過幾天的調理,張建軍的身體得到了一定恢復,臉部摔壞的傷口逐漸癒合。病情好轉後的張建軍此時更多牽掛是自己的那份工作,放不下的是仍然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隊友。他不顧妻子和同事們的善意勸解,毅然重返工作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