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榮:【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錄調添春色 傾懷樂世詞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文 / 王文榮

大凡一本好書,開卷引人入勝,掩卷受益終生。古廣祥先生的《詞牌巧對話人生》既是詞牌錄,又是楹聯集;既是日記錄,又是名言集:可謂盡展“秋風第一枝”。

香港新聞出版社社長古廣祥先生素有一種自覺的文化擔當精神——自出機杼,敢為人先,其著作《詞牌巧對話人生》境闊、勢雄、情摯、律工,堪稱創新之作、功德之作,在聯界乃至文化界獨樹一幟,為發展和繁榮祖國傳統文化喚發出蓬勃活力。筆者僅從這部書的創作目的、技巧、形式所展現的創新風采談三點體會。有聯曰:喜探驪得珠,詞牌著韻;贊飛霞溢彩,足跡嵌聯。

王文榮:【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香港新聞出版社社長 古廣祥

01

引領創新 再立潮頭

廣祥先生在自序中談創作目的:“一則,讓讀者簡單明瞭地知道我的人生軌跡;二則,讓讀者通過讀聯來掌握更多的詞牌名;三則,通過這種寫作方式給傳統文化帶來新的活力。”這體現出一種創新思想,而這種精神的來源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愛國之情與敬畏之心。可以說,《詞牌巧對話人生》源於傳統文化,又發展了傳統文化。

青年樂,百宜矯,晚妝/如夢令;赤壁詞,最上乘,新曲/沁園春。這副載於“天道酬勤篇”日記中的聯反映出作者不虛度年華,積極樂觀,發奮進取的創新意識。也正是由於立志、博觀、悟道、勤勉,使他才華橫溢,卓有建樹,使他有創新之舉。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孟繁錦指出:“特別是在香港這塊中西文化交融之地,作者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勇氣和才情值得欽佩。”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穗芳說:“何以稱英雄?識以領其先。”

創新是中華文化事業發展並保持發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廣祥先生創作的源泉。創新意識,激發了作者開拓新路的膽量、氣魄;激發了他對傳統文化寫作方式的鍥而不捨的探索、嘗試;成就了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夢想、追求。

王文榮:【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02

探驪得珠 詞牌著韻

楹聯具有的三個屬性,文學性、實用性和諧巧性,要使楹聯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並不斷髮展,就要不斷創新。從廣祥先生《詞牌巧對話人生》的獨到之處,讓我們領略了作者寫作技巧之創新。首先,該書所有楹聯全部採用詞牌名稱屬對,遣詞命意不借助其它任何詞語,而深入挖掘詞牌自身詞語的含義,巧妙地將其組合連接而生新意。甘州歌上韻;古調笑雙蓮。此聯是廣祥先生1982年7月的日記所載。上下聯中用的詞牌名是:甘州歌、上韻、古調笑、雙蓮。作者將“歌”從詞牌“甘州歌”裡分解出來與另一詞牌組成“歌上韻”,遂令詞語靈動,屬對工穩,意象頻生。元朗郊區景色秀麗,風華正茂的廣祥君觸景生情,夜有所思。想起濟慈的名言:“願青春的夢想,是未來的真實投影。”他壯志未酬,感慨萬千,以聯抒懷言志,憧憬未來信心百倍。

其次,妙用詞牌、解讀人生、意在聯外的神來之筆令人稱絕。清波引,綵鳳飛,紅窗燈影/思晴好;更漏長,燕歸慢,玉臘梅枝/看瑞香。這副聯是作者招待前來香港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會議的越南衛生部部長夜遊維多利亞港的一篇日記。日記中說:“好個一江春水,深來不似情深。”正值香港新聞出版社成立25週年,此聯借景抒情,一方面表達“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的深情厚誼,另一方面表達出版社的事業繁榮之景象。從創作角度來說,此聯聯語採用當句自對。上聯“清波引”和“綵鳳飛”相對,下聯“更漏長”和“燕歸慢”相對,和諧工穩。從作者的這副13言聯的遣詞技巧,反映了他的學識和運用文字的能力,構思精巧,修辭精準,使其聯語風趣橫生。意在聯外之妙,讓讀者品味到語盡意不盡的楹聯寫作技巧,也是創作應追求的至高境界。廣祥先生說:“書中聯句不僅記錄了自己‘但得路可上,更高人也行’的不服輸性格,同時也淺顯地流露出本人‘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的無城府品性。”驀然回首,筆者性格與此何其相似乃爾。

第三,該書集詞牌名之大成,這是古廣祥先生的首創。他從一千七百多個詞牌名中,選用了八百個詞牌,將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以來,迄今38年的日記內容改編成一百三十九副對聯。歷史學家范文瀾說“坐得冷板凳,吃得冷豬肉”,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最終取得成功的人,則往往是廣祥先生這樣耐得住寂寞之人。

喜常新,雙飛燕/銷夏/聲聲好;不怕醉,十拍子/探春/步步高。這是廣祥先生1985年一天的“盤點記”。香港新聞出版社取得很大成績,轟動業界。“強有力的創造會嚇跑許多人,但卻迷住了更頑強有力的人。”勃蘭兌斯的這句名言是對廣祥先生寬闊胸襟和工作魄力的寫照。他的這部著作,八百詞牌,浸透著多少辛勤汗水;兩行文字,鐫刻了多少人生足跡。有聯曰:八百詞牌八百韻;兩行文字兩行情。

王文榮:【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03

飛霞溢彩 足跡嵌聯

日記是把自己每天的活動、思考或感覺進行的記錄。廣祥先生說“寫長篇回憶錄難有讀者”,遂“決定將生活日記的部分內容改變成對聯”。該書充分發揮楹聯文化簡潔、高雅及意境美、對稱美、音律美和形式美的優勢,用詞牌聯書寫半生的回憶和感悟,以詞牌入聯,以楹聯寫人生,這種“詞牌楹聯日記”確是先生首創,是獨家之作。

《詞牌巧對話人生》對楹聯形式和日記形式來說,都是一種創新。這種楹聯作品形式新穎別緻、趣味無窮;這種日記形式言簡意賅、思想深邃:本書以其雅俗共賞、喜聞樂見、別有韻味的特點,增強了可讀性。

夜來花,浪淘沙令/回波樂;西夢令,月照梨花/上馬嬌。此聯選自該著“收穫篇”。這篇日記中寫作者組織民間最高規格的全球性學術活動“第二屆中醫藥全球大會”閉幕後的總結和第二年活動安排。廣祥先生引用居里夫人的名言表達了不計得失、為理想獻身、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在該書自序中,作者以“生命是一張弓,弓弦則是夢想”為題目,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和實現中華偉大復興、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報國之心和遠大志向與抱負。廣祥先生說“人生喜悅在於自己做了別人暫時做不到或是別人一輩子不願意去做的事情。”他的苦樂觀、人生觀,對未來的信心百倍,令筆者欽佩學習。

有詩曰:拓開新徑至情嘉,巧對詞牌賦麗葩。

韻酌心裁書境界,珠聯璧合蘊精華。

古廣祥先生的《詞牌巧對話人生》領新潮於聯苑,敢為人先,注生機於作品,耐人尋味。聯話人生,功在聯外。傾心揮翰,酬志報國。意興所致,筆者採來“錄調、傾懷、添春色、樂世詞”四個詞牌,不揣淺陋,是以贊之。 錄調添春色; 傾懷樂世詞。

王文榮:【 古廣祥詞牌巧對話人生】賞析

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副理事長 王文榮

王文榮,天津財經大學畢業,在教育系統從事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津門十大聯家,野草十老。天津市楹聯學會原副會長,天津楹聯報、中國楹聯書畫報主編。現任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副理事長、《野草詩刊》執行主編,天津楹聯學會顧委會副主任。

圖文 古廣祥 作者 王文榮 責編 常策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