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最近一段時間,陸續有境外帶病返國人員,他們有一種身份“境外輸入者”,他們給國內的防疫帶來新的壓力。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我當時寫這篇文章時,大多數人表示贊同,因為會有更多人前仆後繼回來。

如果都是採用吃退燒藥瞞報的方式,會給全國各地造成極大的危害。

我記得當時我還做了一個視頻表達了觀點,但在某彈幕網站,某些網友居然不看前因後果,直接給我扣了一個反華僑的帽子。

視頻被舉報,最終被撤掉。

他們沒有看到此時瞞報違法行為,大談善良和價值觀。試問,假如你和瞞報之人坐在同一飛機上,你會作何感想。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我們歡迎華僑回國,但是如果明知病情,是不是要換種方式。即聯繫大使館,看看當地能否得到救治,得不到救治能否和同樣共性需求的人一同尋求國家幫助。

如果只考慮到自己,那麼被傷及的他人怎麼辦?

生死麵前,儘管都是小事。

但為了自己的生,不顧他人的死,那對於他人何嘗不是天大之事。


所以,我們今天透過《西藏生死書》這本書,就聊一個話題:死亡。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我記得小時候,死亡這個詞,離我們都很遠。

現如今,在信息傳播速度加快的今天,家門口就可以洞悉天下事。打開手機見生死,你將發現到處都是死亡的消息,請問在疫區的每個平民百姓,安居樂業的時候,哪想到禍事會這麼快降臨。

他們像我們一樣,視生命為理所當然的事。我們不是經常聽到認識的人或朋友突然去世嗎?我們甚至不必生病也會死;我們的身體有可能突然垮下來無法運轉,就像車子突然拋錨一般。某一天我們可能還是好端端的,隔天就病倒去世了。

有時,我們需要清醒一下,真誠地問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該怎麼辦?」我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會醒過來,或者會到那兒去。如果你呼出一口氣,卻再也不能吸氣,你就死了,就那麼簡單。就像西藏諺語所說的:「明天或來世何者先到,我們不會知道。

死亡是真實的,而且會毫無預警地降臨。

有可能你坐飛機多一個廖女士、黎女士這樣的鄰座,死神都在向你招手。

最近的黎女士稱自己在3月3日、5日、10和11日在美國就診時,3次申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都遭到了拒絕,所以她才於3月12日從來到美國洛杉磯乘飛機回到中國治病。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據報道稱,黎女士在美國洛杉磯登機前曾服用了大量的退燒藥,並對乘務人員隱瞞了自己的病情,還說自己沒有同行者,僅稱自己有點不適,讓乘務員將自己安排到了飛機的後排就坐。

直到臨近飛機落地前2小時,她才吐露真相,說自己任職的公司有人確診,她自己也發燒了,但吃了退燒藥,還說自己有丈夫和孩子在機上同行……

同機乘客還有她一路掃射過的人,是不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所以,《西藏生死書》有一個觀點: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別處,這種教法至今仍具有革命性的佛教智慧。

廖女士、黎女士求生我們可以理解,但飛機上其他人難道就該因為你的錯誤求死嗎?


佛教認為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它創造了快樂,也創造了痛苦;創造了生,也創造了死。

我們的生活步調如此地緊張,使我們沒有時間想到死亡。為了擁有更多的財物,我們拼命追求享受,最後淪為它們的奴隸,只為掩飾我們對於無常的恐懼。

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消磨殆盡,只為了維持虛假的事物。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成了要把每一件事情維持得安全可靠。一有變化,我們就尋找最快速的解藥,一些表面工夫或一時之計。我們的生命就如此虛度,除非有重病或災難才讓我們驚醒過來。

到那時,已經為時已晚。

所以,我們必須深入思索無常的秘密訊息,也就是思索究竟什麼東西可以超越無常和死亡,可以直接引導我們進入古老有力的西藏佛法的中心:最根本的「心性」。

心性是我們內心至深的本質,也是我們所尋找的真理;體悟心性則是瞭解生死之鑰。因為在死亡那一刻,凡夫心及其愚昧都跟著死亡,而且在這個空隙之間,像天空一樣無邊無際的心性,剎那間顯現無遺。這個根本的心性,是生與死的背景,正如天空擁抱整個宇宙一般。

因為不知道我們到底是誰。我們相信自己有一個獨立的、特殊的和個別的身份;但如果我們勇於面對它,就會發現這個身份是由一連串永無止境的元素支撐起來的:我們的姓名、我們的「傳記」、我們的夥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我們就把安全建立在這些脆弱而短暫的支持之上。因此,當這些完全被拿走的時候,我們還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嗎?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當你洞察到:

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積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墮。

你的內心也許才能寧靜。心的寧靜就是從這裡來的。寧靜的心可以讓你追求精神事物,以及湧自精神真義的知識,可以幫助你面對死亡。

當你洞察了死亡,你的生活也許越來越簡單。畢竟,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是「當下」,此時此地。

然而,當下如何獲得快樂呢。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我經常講一句話是利他是利己之根基。


寂天菩薩也說:

這個世界上不管有什麼樣的喜悅,

完全來自希望別人快樂;

這個世界上不管有什麼樣的痛苦,

完全來自希望自己快樂。

佛陀所說的:「不要忽視小惡;火花盡管再小,都會燒掉像山那麼高的乾草堆。」他又說:「不要忽視小善,以為它們沒有什麼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大容器。」


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致黎女士、廖女士及更多男士女士


總結起來,你要時刻問自己,你在當下有沒有讓更多人快樂。只有讓更多人快樂,你才能更加喜悅。

但更深層次的喜悅,我認為會來自於你看透死亡後,同時又能夠帶給更多人快樂。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麼醉生夢死,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著:年輕時接受教育,然後找個工作,結婚生子,買房子,在事業上力爭上游......

總之,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別處,佛教認為心是一切經驗的基礎,它創造了快樂,也創造了痛苦;創造了生,也創造了死。

你要有一顆心,不能只為自己生,而不顧他人死。

美國拒檢不能成你瞞報回國求醫出發點。

所以,回國有道,千萬別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