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守著青山守著孩子 他是布朗山鄉教育扶貧引路人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我在布朗山從教38年,這些年布朗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待遇提高了,少數民族孩子都會說普通話,我願意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布朗山的教育事業!”這是來自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邦丙鄉邦歪小學的布朗族教師李志華站在雲南省優秀鄉村教師獎勵領獎臺上的獲獎感言。

38年守着青山守着孩子 他是布朗山乡教育扶贫引路人

李志華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1962年,李志華出生於邦歪村。邦歪村距縣城104公里,距鄉政府32公里,是全國七個人口較少民族布朗族聚居村之一。上世紀70年代,人民群眾生活困苦,基礎設施落後,教育發展滯後,村裡大多數布朗族都不會講漢語,李志華暗下決心要努力學習,一定要改變家鄉落後面貌。高中畢業後,他順利被分配到家鄉任教。

上世紀80年代的小學,校舍簡陋,窗破瓦漏。學校沒有錢修繕,上級部門也拿不出更多的維修費。李志華和趙校長三番五次求助於村支書,通過發動村民,和泥補瓦,對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校舍進行修繕,千方百計克服缺少桌椅板凳和教學設備等重重困難。就這樣,在這個深山溝的教學點,守著青山,守著孩子們,李志華一干就是38年。

38年守着青山守着孩子 他是布朗山乡教育扶贫引路人

李志華陪孩子們玩耍

當時山裡的孩子因家庭困難,輟學現象經常發生。為了保證每一位適齡兒童入學,他走遍全村的每家每戶,翻山越嶺做家長的思想工作。有時為了孩子上學問題,他甚至會同家長理論爭吵。

由於鄉親們生活困難,推遲繳納或者繳不出學費的家庭不少,許多年來,李志華經常從自己的工資中為孩子們墊付學費。為保證孩子們不輟學,他就帶著孩子們摘茶、磚窯搬磚,通過勤工儉學積攢學費、生活費。在他的努力下,當地適齡兒童入學率連年達到百分之百。

清貧,是李志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鄉親們都住進了漂亮的樓房,而他仍然住在其父親30年前建蓋的磚木老瓦房裡。儘管生活拮据,家裡開銷和兩個孩子上學的費用全由他承擔,但他從不吝惜資助別人。38年來,他先後資助100多名學生,金額近萬元。

38年守着青山守着孩子 他是布朗山乡教育扶贫引路人

李志華正在備課

教學中,他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親自制作教學工具,給優生“錦上添花”,又給學困生“雪中送炭”。教育中,他關心學生,從不放棄每一位貧困生。雖在全鄉最邊遠最艱苦的學校任教,但李志華卻是全縣教師學習的榜樣。他培養出700多名布朗山村孩子,有20多名走上了工作崗位,600多名孩子進城務工擺脫貧困,還有20多名回鄉創業,成為致富能手。

2016年,李志華獲得教育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鄉村學校從教三十年”榮譽證書。2018年7月,他參加“關愛鄉村教師百人計劃”學術交流活動,獲得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優秀學員”稱號。2018年9月,榮獲雲南省教育廳頒佈的“在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