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市城衛中心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隨訪故事

大小新聞3月16日訊(今日龍口報 記者 劉啟強)

龙口市城卫中心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随访故事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疫情形勢向好,工作也要加快進度。這不,近一段時間以來,市城衛中心組織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開展轄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隨訪,將黨的各項扶貧政策給他們講明白,將溫暖送到他們家裡。

放心上 各項要求囑咐到

3月3日,中心醫生徐明和東萊街道李巷社區鄉村醫生邢麗相約一起入戶隨訪。

提前電話溝通好,早上7點40分,徐明準時來到衛生室門口,和邢麗會面。

前一陣正值新冠肺炎防控期,做好這次入戶隨訪非同尋常。二人都做了充分準備,口罩必不可少,一次性手套、消毒酒精和隨訪記錄,一樣不能少。

村裡的執勤點,能讓進嗎?沒想到,聽說為健康扶貧而來,再加上經常上村裡,大家都臉熟,二人沒費過多口舌,村裡的值班人員就熱情地讓他倆登記進了村。

“大姨,認不認識我了?”進了門,邢麗提高嗓門。“認識認識,你不是衛生室的小邢嗎?”王大娘連聲說。“這是城衛中心的醫生。”邢麗怕大姨不認識,趕忙介紹了一起來的徐明。

沒想到,王大娘的記性真不錯,看了看全副武裝的徐醫生,說:“去年來過,我記得。”原來,作為城衛中心16團隊的成員之一,去年,徐明在疾病篩查中就來過大娘家。

最近疫情防控期間出去了嗎?現在身體感覺怎麼樣?都吃的什麼藥?邢麗一個個問題地問,隨後又給老人測血壓,並告訴她血壓值、應該注意的事項,並叮囑她:“大姨,儘量不要外出,出門要戴口罩,經常用的物品用上級發的酒精擦,一定還要遠離明火,注意安全。”

一通忙乎後,徐明和邢麗在接診記錄上將2月份電話隨訪的疫情注意事項和這次的隨訪情況,仔細地記在簽約服務手冊上。

工作細上要加細,兩位醫生又打開精準扶貧袋,一樣樣地仔細看看裡面的簽約單、聯繫卡、明白紙、服務手冊是不是齊全、填寫是否規範,臨走還不忘叮囑:“生爐子遠離酒精啊,防備一氧化碳中毒。”一項項活都做妥實了,邢麗還囑咐老人要注意安全。老人不住地說:“恁倆對俺可真夠好了,又耐煩又心細,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真是有福。”

細心的徐明下意識看了一下手錶,隨訪這一戶他倆用了半個多小時。

出了門,一會兒就到了第二家,這是一個被疾病困擾的貧困戶。將血壓儀放在小桌子,邢麗蹲下,給老人量血壓,還拉家常,瞭解她的健康狀況和用藥情況。

到了這家,邢麗也不忘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把以前的電話內容又重複了一遍,“大姨,可要按時吃藥啊,有什麼異常情況就打聯繫牌上的這個電話,最好趁早到醫院去看。”邢麗就擔心老人忘事兒,反覆叮囑。

對老人問的健康問題,徐明一一解答,對有些問題暫時沒法回覆的,他記在隨身帶的小本上,等落實好第一時間再反饋給群眾。

和群眾交心 才能幹好

走在大街上,徐明和邢麗聊了起來。邢麗說,疫情防控這些天,鄉醫按照城衛中心的佈置在2月份給每人都打了一通電話,有些沒有電話只能告訴子女或者親戚,告知今年新冠肺炎的嚴峻形勢,告訴他們注意事項,以及消毒和防護的措施。

打電話,邢麗也摸出了門道,她講了自己的“竅門”,“跟老百姓打電話就要混熟了,幹工作才好溝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脾氣、習慣,必須和他們交心才能幹好這個工作。”

邢麗是個熱心人,幹鄉醫近20年,以前在下丁家鎮的衛生室工作,來李巷社區衛生室已經5年多,和村民都熟絡。誰家老太太有高血壓、誰有糖尿病,她心裡非常清楚。

打2019年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精準扶貧起,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的一員,儘管又加了這項工作,但邢麗說:“扶貧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從上到下都在幹,咱也得幹,還必須幹好了。”

牆上的“攜手家庭醫生,共享健康生活”聯繫牌,記錄著鄉村醫生的每一次入戶,群眾的一聲聲謝謝和再來,見證著鄉村醫生的辛苦付出。

“別忘了用酒精消消毒。”走出家門,邢麗還不忘提醒徐明,“畢竟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既是保護自己的健康,也是為了走家串戶時避免交叉感染。”

一上午的隨訪完成。回來的路上,從邢麗口中知道,她老公是一名公安幹警,在前一陣疫情防控緊要時候經常值守在一線,家中還有上網課的兒子和兩歲的女兒。

為了健康扶貧的入戶簽約隨訪,鄉醫們克服了不少困難。徐明感觸不少:“其實在城衛中心近百名鄉村醫生群體中,還有許許多多邢大夫這樣的,在基層醫療衛生崗位上,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忠實履行了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