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一個菜攤老闆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日營業額5000

疫情期間好多實體店老闆虧損嚴重,但是有的老闆利用社區O2O的思維實現了逆轉。

就比如我們小區,有一家菜店,本來由於疫情封路,已經把它的用戶群體全部隔離了,但是老闆有頭腦,依舊照樣開店,利用之前建立的微信群,開啟了微信線上訂購,直接送到就近的小區大門,然後用戶下來取,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改變,老闆竟然成功了,營業額甚至比之前正常營業的時候都高。


疫情期間一個菜攤老闆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日營業額5000

因為人們的意識就是囤貨,所以雖然老闆沒有規定多少價格起送,但是人們默認會買至少三天的生活用品量,這麼下來一個訂單的金額至少是100起,再加上小區的限制出入次數,人們大都選擇了這家送貨服務,保守估計,一天的營業額至少在5000,送貨成本也相當低,就是附近的幾個小區,一個訂單最多5分鐘就完成。

老闆的這種成功,當然離不開年前的互聯網營銷策略,老闆結合微信的個人會員這種模式,會員打折98折,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群體成為了自己的好友,隨後沒幾天就建立了一個微信群,每天搞特價菜,同時發佈菜價價格,要知道這麼一個小舉動,會感覺很親民,因為大部分人現在根本不知道菜的價格,即使去了超市也是過目即忘,然而這個老闆卻給人們帶來了一種信息增量,保持了用戶的粘性。

社區O2O在2014年的時候火遍大街小巷,社區001也是在這個時候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中,當年邵元元作為擔任搜房網總裁的經歷,打造的是社區最後一公里,一小時內配送的理念,這個的確直擊人們的痛點,迅速獲取了很大的流量。不過最後由於經營不善,面臨了層層轉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疫情期間一個菜攤老闆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日營業額5000

試想如果它能堅持到今天,也許會成功,疫情之下,人們大量的使用了生活用品配送的無接觸式服務。

回過頭來再打開這個社區001官網,發現已經物是人非了,看著像是個冒牌網站,而且被百度安全還攔截了

(該頁面可能存在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內容,可能會散佈違法信息或通過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為避免造成個人損失,建議您謹慎訪問。)


疫情期間一個菜攤老闆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日營業額5000

冒著電腦被中毒的風險打開後,一股廣告盜版的味道衝滿了整個網站。


疫情期間一個菜攤老闆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日營業額5000

社區001在最昌盛的時候已在全國12個主要城市佈局78個實體網點(40多個城市”拓展到“300多個城市”),擁有了70多萬的用戶,而且其在北京覆蓋近 4300 個小區,28個商圈;在營銷方面,社區001的客單價在300元上下,月營收上億元,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在2萬左右,購買時間及人群上,比較集中週五、週六、週日,並且中年與老年用戶佔到70以上,復購率高達80%。

社區001的經營模式是將一個城市劃分若干商圈,每個商圈有一個物流駐點,每個駐點在20人左右。用戶從線上下單,所售商品由商超配送給當地物流駐點,再由駐點配送人員負責末端遞送。商超負責拿出需要配送的貨品,社區001配送人員則專注貨品傳遞到家,相當於物流的支線及其毛細分支。

然而社區001早在2015年9月18日其實就已經業務全線告停,只是當時該公司緊急對公眾表態說,一個月後的10月18日恢復正常,然而時間進入2016年,社區001還處在“荒廢”階段。

看網上帖子即使現在,還有人因為手中持有社區001儲值卡卻買不到東西而感到焦急。好多用戶抱怨:“說好2015年10月18日恢復正常,現在12月都過了,社區001卡還是不能用,我這卡里的錢怎麼辦?”甚至該媒體還接著寫道:“她(指王阿婆)哪裡知道,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社區商務O2O已經倒閉了,老闆不知去向。”

社區001 盛衰之況,讓人唏噓,只能說謀事人在成事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