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跳水,國內汽車油費確依然堅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五月看廣州


國家層面的問題不是我們需要太費腦筋考慮的!開車產生的汙染問題估計油費裡面都解決了吧!既然想開車,那麼油費多點兒少點兒也就無所謂了!


Ghm9534


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國內汽油柴油市場供求關係已發生很大變化,“市場之手”正在部分地區發揮作用。近期,國內油價已表現出了下調跡象,北京、廣州等地的民營加油站陸續出現降價潮。民營加油站降價促銷,給國有加油站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中石油、中石化位於湖北和山東的加油站近期相繼下調了汽油柴油零售價格,下調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然而,這種降價,一方面與中石化、中石油旗下降價的加油站數目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降價的幅度與國際油價的下跌幅度完全不相稱。可以說,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依然堅挺。

  2006年石油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包括的兩大內容之一,就是將成品油價由原來的與國際成品油價直接接軌,改為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上國內合理加工成本和適當利潤確定。當前,我國每噸汽柴油出廠價格已高於新加坡2000元和800元,比美國高出1650元和750元。國際油價的大幅度下跌早已使國內成品油價倒掛的局面逆轉,成品油批發市場資源充足,價格回落,市場的批發價、零售價每噸相差1000元左右。

  民營加油站的油源來自於兩大集團,由於社會經營者、終端用戶購買氣氛低迷,兩大集團的批發價也節節下跌,批零差價增大,給了民營加油站充分的降價空間。既然民營都可以降價銷售,為何中石化、中石油不降價呢?其原因,一是在國際油價上漲時,中石化和中石油高價購進了大量石油作為儲備,目前,國際油價暴跌,市場需求大降,導致大量的高價油仍囤積手中,這就需要時間來消化。二是消化石化企業的虧損。石油作為生產鏈前端的原材料,4個月前,國內石化企業購進了大量石油和相關衍生品,4個月後,石油和相關衍生品回落,“昂貴”的石油成為了石化企業的軟肋。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目前我國石油化工全行業虧損企業達4360家,虧損面14.9%,同比擴大0.4%;企業虧損額達1605.95億元,同比增加605.6%。因彌補高油價下的煉油虧損,中石化今年第三季度獲得了117億元的財政補貼,而國際油價的回落,原油加工已擺脫了虧損,國家這時不可能再給石化企業財政補貼。由於中石油、中石化前三季度煉油虧損1000億元左右,國家發改委延緩成品油調價時間,可以減少石化企業的虧損。三是現有管理模式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油價漲跌確實存在一個滯後期。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成品油市場及價格的控制權基本在政府部門和壟斷企業手中。現在,國際油價上下波動太大,面對開放的市場信息,現有的管理模式顯然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我國成品油市場的價格反應也就總是比國際上慢了一拍,導致政府管理機構上下兩難、生產銷售企業忐忑不安、終端用戶不滿。

  一直以來,因國際油價高漲,我國多次上調成品油價但未能調整到位。就在3個月前,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仍存在每噸2000多元的倒掛現象。考慮到國內消費者的承受力,有關專家建議理順成品油價格應採取“小步快跑”的方針,經過兩三次向上調價的陣痛,實現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在當前煤、油、糧食價格倒掛情況下,國家將根據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地做出一些調整。調整資源的價格要讓它有利於資源節約和保護環境。可以說,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落,中國成品油價格終於找到與國際接軌的契機,此時接軌可以實現平穩過渡,應該抓住目前的有利時機,儘早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

  成品油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其定價機制的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國際石油漲跌變化和中國對國際石油的依存度,應提高應對國際石油漲跌變化的能力,而不是讓消費者為囤積的高價油埋單,更不是讓消費者為石油企業彌補虧空。理順成品油定價機制,要在國際化的市場中和國際接軌,要讓合理的油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降能減耗的實現,這也是市場經濟建設中加快、提高法制化程度的大問題。中國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的目的,是進一步實現國家、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均衡。可以說,擴大內需是當前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有效的辦法,而實現國家、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均衡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擴大內需的基礎。


期市曉文


原來2016年我國發改委下達了一條新的通知,確定了中國石油價格的熔斷機制,也就是說當國際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一桶的時候,國內成品油價格就不會繼續下調了。出臺這條政策是為了確保我國石油公司和一些地方煉油公司沒有太大的壓力,也能保證國內石油行業的正常生產。


胖仔隊長


咱們國家的車用汽油定價包含了很多方面的稅費,國家調整週期還沒有到來,國際油價持續跳水國內油價也肯定會調下來只是週期沒有到。調整肯定需要一個時間段,比如你現在加的油是我們以前高價採購的,便宜的油我們還沒有購買到或者運輸到我們國家,這時候你加的油肯定是以前的價格。慢慢等吧油價五時代馬上到來了。


廚房裡的那點事兒


中國是世界汽車使用大國,油價是涉及民生的敏感話題問,常常有沸沸揚揚議論。


談談我所知道的。

第一,中國油價與國家原油價是大致掛鉤的。

國際原油油價在每桶40—140美元區間時,中國汽油價隨行就市同漲跌。現在執行每隔14天為一個調價窗口期。也就是說,國際原油價格若發生劇烈波動,中國汽油價不會隨之劇烈波動(有14天平均折算值)。

國際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或高於每桶140美元,中國油價不再隨之調低或調高,維持現在價格。

第二,中國汽油價格並沒有完全與國際原油價格絲絲入扣掛鉤,還要參考國內生產原油價格。由於中國開採原油難度較大,國產原油價格是要高於國際原油價格的。

例如,波斯灣石油(以沙特為代表)開採成本低於每桶10美元,俄羅斯21美元,委內瑞拉23.5美元,美國36美元,巴西49美元。而中國的開採成本是每桶50美元(陸上)、60美元(海上)。

中國2019年進口原油5.072億噸,自產原油1.91億噸。在國內汽油調價時,要考慮中國原油的高價因素,汽油價無法與國際原油價格完全掛鉤。

第三,重點說說俄羅斯供應中國原油

中俄是戰略合作伙伴,俄羅斯是中國原油第二大穩定供應國(僅次於沙特),2019年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7585萬噸,約佔中國原油供求總量的11%。

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有25年長期穩定合同,購買總量有3億—4.5億噸之說。具體數據保密

運輸方式主要通過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管線”(4770公里長)的支線,“俄羅斯—中國大慶管線”(999公里長)運送,(這個運送量是公開的,每年運送1500萬噸)。


出此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的陸路火車運輸。

俄羅斯供應中國的石油長期合同價格是保密的,這裡面要考慮中俄共同投資石油管線建設因素,俄羅斯為確保環境惡劣的西伯利亞—遠東管線為中國穩定供油的特別投資等。

可以判斷;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價格會穩定在一個較高價格區間,不會劇烈波動。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不會拿到俄羅斯最低油價。

例如;俄羅斯供應中國的原油是在西伯利亞、遠東高寒地區生產的,成本遠遠高於俄羅斯在高加索、裡海生產的石油。



但出於國家能源供應安全考慮,中國會堅持購買俄羅斯原油。有中國大買主穩定價格支撐,俄羅斯也不懼怕與沙特打價格戰!

本人回答了國際原油價跳水,中國汽油價不及時跟進的問題,但願對提問者理解有所幫助。

作為吃瓜群眾,駕車大眾族,在關注汽油價格的同時,
可不要忘了關注汽油的穩定供應需求。中國是世界石油進口第一大國,受制於國際供應市場的複雜關係影響,中國會選擇多渠道保障供應,不會僅僅考慮低價投機因素。


諶人


不能降

國際原油的降價,是政治利益的驅使,不是市場產能過剩的正常降價,國內油價不能跟進降價。

之前俄羅斯石油願意低價出售中國,中國堅持原價購買,所有人都說中國傻。但是,如果中國撿便宜,俄羅斯石油公司必然支撐不了多久就倒閉了,到時候只剩美國和歐佩克,中國將會買更多的高價石油。——這是中國的大智慧,留著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美國等對抗,中國才有長期利益。


付商雲賈


國際原油暴跌,國內汽車油費依然堅挺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 國際上的原油價格是指原油的價格,是最原始的價格。沒有經過加工提純之前的汽油價格。而國內的汽油是經過一系列加工以後得到的價格。尚且我國的原油提純水平只能達到百分之60,跟國際提取水平可以達到百分之80,自然價格上有所差距。
  2. 同時,中國石油是需要繳納稅的,比如資源稅、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多種稅款,加起來也不便宜。佔了汽油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國內汽油依然下不來。
我國作為用油大國,國際原油降低是有利於我國市場。相信這時候有準備的人這時候會出手囤積原油。

姿霖姐姐


汽油是從原油中提煉加工的產品,原油是汽油生產的主體原料。通常原料價格下跌,會帶動後端產品的價格下行,然而,常常會有一個從動的滯後期。國內汽油價格在國際原油價格跳水之後,再經過一個滯後期,必然下跌,同樣也會有一個滯後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汽油價格不可能像國際原油價格那樣程度的跳水。因為汽油是原油精加工後的產品,精加工費用是汽油成本構成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國內汽油生產的原料中有一部分是國際原油進口,還有一部分是國內自產,國內自產部分的成本略低於50美元/桶,遠高於進口原油成本;再有,國內汽油是綜合的定價體系,響應市場波動、但不取決於市場波動。

這大概是國內汽油價格目前還堅挺的主要原因吧!


Brabante


中國成品油附加的稅費大多,如資源稅、增值稅、燒油稅、教育附加等,都是剛性成本,油價降到一定程度就沒空了。所以,降低用車成本還是要從高速費、停車費、保險費、年檢費、拖車費、施救費等方面想辦法!


lq732


囯內油價除了受國標原油價格影響外還和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價機制有關,不是不降、而是沒到將的時候!另外,國際油價一時的漲跌,國內油價還真不一定會隨之調整呢!

國內成品油調劑機制,有兩大顯著特點:

1、十個工作日一調整

國內的油價,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十個工作日的變化情況,採用均價對比的形式,來進行滾動調整,而不是每日隨行就市的。

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將分別於3月17日、31日開啟。沒到時間,調價窗口暫未開啟,自然國內油價是不會做任何調整的。

2、價格調整有“上下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板價”和“天花板”

成品油調價機制就設定了國內油價調整的“上下限”。當國際原油價格每桶超過130美元(或低於40美元)時,國內油價是不做調整的。

也就是說,哪怕國際原油價格一直保持30美元/桶、甚至更低的價格,國內油價也只是參考40美元/桶的價格進行調整,而不是根據市場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