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住寄宿制學校,心理會有問題嗎?

我是千錘百煉鋼


小孩子從一年級就住校,有利有弊。主要看孩子的性格,如果活潑好動那就適應能力強,融入班級也就快,幾天就和老師同學打成一片了,學習和生活能力也會得到鍛鍊,心裡也不會有啥疙瘩。但如果孩子內向膽小,住校可是受罪呢,因為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來往,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孤零零的,看起來就很可憐,有啥不願意與同學老師交流分享,就會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想家也無處訴說,受了欺負可能也是忍氣吞聲,得不到父母的及時關愛,這樣肯定會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對他人也不信任,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裡問題。


九月天80740999


我大姐家的小姑娘,就是我老公的外甥女,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學校了,每個星期天才能回家。她是媽媽在富士康上班,爸爸和爺爺在另一個廠裡上班,下面還有一個一歲的弟弟,奶奶在家照顧弟弟,奶奶一個人沒有精力和時間每天接送老大,所以就把孫女送到了鎮上的小學,當然了,要比村裡的學校條件好一點。記得她三四歲的時候還是一個特別調皮活潑的萌娃,現在放假去她家探親時,發現外甥女沒有那麼活潑了,很安靜,但是並不膽小,也不是很孤僻,怎麼說呢,感覺在同齡人中比較穩重,內斂,獨立吧。不知福道她的內心世界是怎麼想的,外表上給我的是這種感覺。

還有我們老家鄰居的小姑娘,算是我一個小表妹。也是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她是直接被送到縣城裡的小學,她媽媽壓根都沒有考慮鎮上的學校,一步到位。覺得縣城裡教學質量應該比較高吧。小表妹現在已經初中了,性格開朗,學習努力,成績中上。

我曾無意間打聽到她們在學校的生活,感覺學校的安排挺有意思的,她們寄宿的學生一般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會住在一個大宿舍裡,老師會鼓勵小學姐們去照顧學妹們,比如五年級的小姐姐會幫助一年級的小妹妹們鋪床,洗腳之類的,而一年級的弟弟妹妹們也很依賴和信眾學姐學長。

但是有的大孩子也會比較奸猾,會哄騙小妹妹們從家裡帶到學校的零食麵包火腿腸啊之類的,從我大姑姐得意傲嬌的敘述中得知,她們家的小機靈鬼就不上學姐們的當,把自己的物品保護的很好。

農村人現在都不種地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裡。並且農村的教育條件和水平有限,更多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和縣城裡去讀書。這兩種情況導致孩子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寄宿的特別多,基本上佔了農村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是父母都搬到縣城住,貨買房或租房,只有百分之十留在老家,雖然不寄宿,每天都回家,但是監護人照顧人往往也都是爺爺奶奶姥姥一樣的老人,對孩子的功課不能起到一個很好的監督和指導作用.

我的父親就是一名鄉村教師,去年年年剛退休,他們一個年紀就一個班,只有七個學生。他對孩子們很嚴格,因為他知道孩子們回家在學習上會沒人管,儘自己的耐心去督促和輔導每一個孩子。去年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去年的期末考試,班裡的七個孩子每個都是一百分的成績,這個成績在鄉里也是獨一無二的。我為父親對工作的認真和高度的責任心而感到驕傲。

這些就是目前農村教育的一個現狀,父母不愛她們嗎?父母不心疼孩子們嗎?父母肯定是愛的,也是心疼孩子的,但是現實確是不得不和孩子分開,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努力,我心疼那些為生活到處奔波的父母,更心疼不得不過早獨立的孩子們。

而城市的孩子,也有在孩子一年級就寄宿的,但是很少很少。城市的父母,下班時間每天也都是圍著孩子的學習轉圈,網絡裡朋友圈裡經常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家長上了一天班,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可以放鬆一會兒,完了還不得不為孩子的作業頭疼。我心疼那些每天忙完工作忙孩子的家長,更心疼那些被家長吼的手無足措的孩子們。

願農村的孩子們多一些愛的陪伴,孩子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就是父母陪伴的無憂無慮的時光。我們八零後的農村娃,最慶幸的是那個時候,我們的父母還不流行打工,雖然生活貧困,我們的兒時,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有美好的大自然,有父母都在身邊陪伴。

願城市的孩子們多一些自由和獨立,少一些侷促和無主,能讓城市的家長們多一些自由和放手,上了一天班回去能好好的放鬆和休息,而不是被無奈的去監察孩子的學校學習是否合格,這些更應該是學校的責任,而不是轉嫁到家長身上。我們小的時候,什麼時候讓家長管過作業呢?家長的職責是家庭教育和陪伴孩子成長,而不是陪伴孩子改作業寫作業。

最後想說,如果條件允許,還是不要讓孩子一年級就寄宿了。孩子們需要的是愛的陪伴,父母的鼓勵,和獨立的學習能力。


超媽阿凡達


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學校,我覺得孩子的心裡不會有什麼問題。

父母的愛無處不在

我有個親戚家的弟弟,他從幼兒園就開始住校,小學仍然是住宿學校。今年中考,舅舅給選的學校,仍然是住宿學校。弟弟開朗大方,一點心裡問題都沒有。弟弟特別獨立,自己能照顧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他們班的同學,也都是如此,沒聽他說哪個同學有心裡問題。週五放學接回來,週日送學校去。每個週末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兩天的娛樂時間,孩子完全能夠感受得到父母的愛。

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孩子都聰明,他們的適應能力特別強。有一次舅舅有事,就說我和老公送弟弟去學校,看著他一個人拉著拉桿箱走進學校,我覺得鼻子有點酸。我這情緒還沒到位,人家回過頭來,衝我一笑說,“下週回家我要吃糖醋排骨和酸菜魚,跟我媽說一聲”。有時候就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會帶入自己的情緒,其實孩子並沒有感覺到什麼。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之前有個電視節目特別火,就是把城市裡的孩子和農村的孩子換位置,生活的一段時間是。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之前他們並不瞭解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雖然在電視上看過但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當他們體驗到城市的生活之後,才發現農村的簡陋,這個時候才會造成心裡負擔。對於寄宿制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沒體驗過每天放學回家的感覺,也就不知道這其中有什麼差別。

所以,最關鍵的點,就在於孩子的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愛。有愛就不會有心裡問題。

我是有兩個娃娃的歡豆媽媽,一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那些事,關注我吧!

歡豆媽媽育兒


從小就開始寄宿生活的孩子的發展一般是兩個極端,要麼很早就開始獨立,有主見,生存能力強。要麼就是被寄宿制搞的狼狽🐺,沒有得到鍛煉出自信獨立,反而變得敏感脆弱自卑。

我鄰居家一個孩子,比我低一個年級。上小學是由於家長比較忙,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學校。孩子在家時晚上有家長叫著上廁所,可到了私立學校,媽媽式提醒沒有了,經常尿床,而孩子也長大了有了自尊心。尿完床不告訴同學老師,早上起床把被子疊好,晚上暖著溼被子睡覺。回家媽媽問起才說,於是媽媽隔三差五去學校給孩子曬被子……唉,對於孩子來說,這肯定是一段狼狽的記憶,也很難從這種陰影中走出來

當然有更多孩子是在家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學校後鍛鍊著自己做很多事情,從而能力得到提高,也變得更加自信。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適者生存。但究竟是否讓孩子去寄宿制學校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家長意願。而要具體孩子,具體分析……





踽嶄天空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老大七歲半,老二兩歲半)的寶媽姝心,因為我自己孩子和我弟弟家孩子就是正好上一年級的情況,所以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我家孩子,男孩,屬於半寄宿制,就是早上送去學校,一天三頓飯在學校吃,中午有生活老師帶著午休。從目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來看的話,心理是沒有問題的。學校的老師們都特別認真負責,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都會及時跟家長溝通,反映孩子的學校的狀況。我覺得只要家長平常生活中多給予孩子愛,孩子心理不會出現問題的。

我弟弟家孩子,也是男孩,六歲半,同樣一年級,不過上的是純寄宿制學校。因為弟弟和弟妹需要外出掙錢,我爸媽年紀大了,又擔心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寫作業,所以最後他們就覺得把孩子送到了我們市裡一家口碑較好的私立學校,一般一週或者兩週去接一次孩子。從目前孩子的情況來看的話,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那所學校同樣是老師和家長溝通很多,雖然家長不在身邊,但是輔導作業都有老師陪伴,生活方面也有專門的生活老師教孩子們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晚上孩子也可以給家長打電話。目前已經上了半年的學,回家之後比上學之前懂事不少,回家知道孝敬老人了,還會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弟,感覺他一下子懂事了不少。至於性格方面,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外向的孩子,現在反而開朗許多。

我覺得不管孩子是否上寄宿制學校,家長都不應該完全把孩子交給學校。心理是否有問題不在於是否住寄宿制學校,而在於他周圍的環境和他自身的性格。如果孩子本身就很敏感內向,家長又沒有時間顧上孩子,單純指望老師帶孩子,孩子體會不到家人的愛,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出心理問題的。如果孩子性格還好,比較陽光,家長能如實告知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孩子也會理解大人做決定的原因,一般情況是不會出現心理有問題的。


姝心


心理有沒有問題 我不知道 但是如果是我的小孩 哪怕他上初中 我都會讓他在家 ,走讀,而不是寄宿 ,孩子最好還是呆自己身邊 ,他的喜怒哀樂你都清清楚楚的,有什麼問題,父母都可以探討,學習很重要,但是人能走完一輩子,肯定不是單單學習好就行了的,拿我自己來說,我小時候安全感的建立就來自於我的父母。所以我的孩子,現在我再累再苦都帶在自己身邊,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過了就是過了,八歲想要的玩具,等他十八再給他,已經沒有意義了。


春筍520


一年級的小朋友一般是六七歲,人的意識記憶都是從六七歲開始的,六七歲也是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最關鍵的一年。顯然這時送孩子寄宿,不太適合。表面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得到一定的鍛鍊,然而過早的獨立,只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創傷。

孩子的內心是這樣的:

1.爸爸媽媽是不愛我了嗎?

2.現在我能管好自己,以後你們也別想管我。

3.家裡的任何事都跟我無關,我管好自己就行了。

4.同學情誼比家人重要。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孩子不得不寄宿,以下幾點建議儘量避免對孩子的心理傷害:

1.跟孩子說明,去學校寄宿,是我們家庭責任的分工合作,爸媽週一到週五去上班也去學習,你去學校也是去學習,我們學習的場所不同,都是為家庭做貢獻,目的是一樣的。以內在驅動鼓勵孩子獨立。

2.週末以家庭會議的形式,總結學習結果,當然平等對待,父母也要做總結哦,讓孩子帶著目的去學習。多鼓勵,表揚,讓孩子充滿成就感,積極自信!

3.週末要做到高質量陪伴,比如和孩子一起做頓美味的晚餐,一定要一起做哦,不要說覺得虧欠孩子,一回家就什麼都大包大攬哦。

4.寄宿涉及一個問題是,會給到孩子一筆不小的生活費,這是幫孩子建立合理消費觀的關鍵時刻。學會記賬,學會合理規劃!

小小拙見,望能有點幫助!


寶媽心情驛站


[愛慕][愛慕][愛慕]






小復卡羅林


肯定的,而且是百分之百的,無論孩子在哪個年齡階段讀書,最好的選擇都不要住校。要和家長多溝通。否則大多數心理,或多或少都有影響。還有就是在學校和同學接觸太久了,會受其他同學的影響,這一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學習只是一個方面,孩子的思想和價值觀等等,包括性格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才是決定他以後命運的東西。


中華民族的未來


多多少少會受影響,教育的年齡分級是這樣的:一、0-7歲是成人教育的關鍵期。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多和同齡人共處,並且共處較長時間。讓孩子承擔家庭責任。

二、8-15歲(小學少年階段)是成才教育的關鍵期。讓孩子有知識還有見識。幫助孩子提高思維高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孩子的見識和體驗。還包括志向教育。學無止境,引導孩子學習獲得知識,多帶孩子開闊眼界得到見識,從而自我成長。而在寄宿學校沒有人引領,或者引導教育的少,甚至會被其他品格不好的同學,社會的閒雜人員影響的更偏離。

三、15歲後是孩子成事教育的重要時期。告訴孩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失敗是成功之母”“你註定是成功的”。

雖然寄宿制學校可以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但是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更深遠。無論何時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建議能陪孩子就跟孩子多一些優質的陪伴。讓孩子在18歲以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優秀的品格,人格,這樣才能更好回報父母,報效社會,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